• 白话资治通鉴 全5册 全五 1-5
  • 白话资治通鉴 全5册 全五 1-5
  • 白话资治通鉴 全5册 全五 1-5
  • 白话资治通鉴 全5册 全五 1-5
  • 白话资治通鉴 全5册 全五 1-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白话资治通鉴 全5册 全五 1-5

139 4.7折 298 九品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司马光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05-1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2-09-2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司马光
  • 出版社 岳麓书社
  • 出版时间 2005-11
  • 版次 1
  • ISBN 9787806655481
  • 定价 2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比美。

  《资治通鉴》既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在这部巨著中,作者运用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而且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资治通鉴》着眼于为政得失,择取治政史料,略古详今,剪裁运化,系统完备,通览政史,警诫后世。宋神宗听司马光讲读了该书部分内容之后,认为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欣然改书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曾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最后官至宰相,率史学家刘恕、范祖禹等人,治书十九载,在正史之外,参阅涉猎了稗官野史、笔记、文集、杂史诸书,凡三百二十二种之多,最终成就了它“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四库提要》卷四)的美誉。

  《资治通鉴》描绘了战国至五代十国,几十个政权的兴盛与衰亡的轨迹,生动刻画了这些帝王将相的治国为政,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生死悲欢的个人命运。司马光的历史观未必能被今人苟同,但书中记人则神采飞扬,栩栩如生,呼之即出,叙事则词釆纵横,汪洋恣肆,抒发心怀清风穆如,长歌慷慨,渲染征战则意气飞扬,一泻千里;辞彩华美逊于齐梁,文风骨气直逼两汉。其内容思想博大精深,求实考信,通古今之变,兼收并蓄拾遗补阙,考评兴衰得失于前世,镜鉴往昔当今于后人,实为一部皇皇大书。
【作者简介】
湖北省枝江县人,1953年5月3日生。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著有《战国迄唐田租制度研究》、《中华大谋略》、《大唐西域记注译》等书。本书编译第75~118、238~240卷。
【目录】
卷第一周纪一

卷第二周纪二

卷第三周纪三

卷第四周纪四

卷第五周纪五

卷第六秦纪一

卷第七秦纪二

卷第八秦纪三

卷第九汉纪一

卷第十汉纪二

卷第十一汉纪三

卷第十二汉纪四

卷第十三汉纪五

卷第十四汉纪六

卷第十五汉纪七

卷第十六汉纪八

卷第十七汉纪九

卷第十八汉纪十

卷第十九汉纪十一

卷第二十汉纪十二

卷第二十一汉纪十三

卷第二十二汉纪十四

卷第二十三汉纪十五

卷第二十四汉纪十六

卷第二十五汉纪十七

卷第二十六汉纪十八

卷第二十七汉纪十九

卷第二十八汉纪二十

卷第二十九汉纪二十一

卷第三十汉纪二十二

卷第三十一汉纪二十三

卷第三十二汉纪二十四

卷第三十三汉纪二十五

卷第三十四汉纪二十六

卷第三十五汉纪二十七

卷第三十六汉纪二十八

卷第三十七汉纪二十九

卷第三十八汉纪三十

卷第三十九汉纪三十一

卷第四十汉纪三十二

卷第四十一汉纪三十三

卷第四十二汉纪三十四

卷第四十三汉纪三十五

卷第四十四汉纪三十六

卷第四十五汉纪三十七

卷第四十六汉纪三十八

卷第四十七汉纪三十九

卷第四十八汉纪四十

卷第四十九汉纪四十一

卷第五十汉纪四十二

卷第五十一汉纪四十三

卷第五十二汉纪四十四

卷第五十三汉纪四十五

卷第五十四汉纪四十六

卷第五十五汉纪四十七

卷第五十六汉纪四十八

卷第五十七汉纪四十九

卷第五十八汉纪五十

卷第五十九汉纪五十一

卷第六十汉纪五十二

卷第六十一汉纪五十三

卷第六十二汉纪五十四

卷第六十三汉纪五十五

卷第六十四汉纪五十六

卷第六十五汉纪五十七

卷第六十六汉纪五十八

卷第六十七汉纪五十九

卷第六十八汉纪六十

卷第六十九魏纪一

卷第七十魏纪二

卷第七十一魏纪三

卷第七十二魏纪四

卷第七十三魏纪五

卷第七十四魏纪六

卷第七十五魏纪七

卷第七十六魏纪八

卷第七十七魏纪九

卷第七十八魏纪十

卷第七十九晋纪一

卷第八十晋纪二

卷第八十一晋纪三

卷第八十二晋纪四

卷第八十三晋纪五

卷第八十四晋纪六

卷第八十五晋纪七

卷第八十六晋纪八

卷第八十七晋纪九

卷第八十八晋纪十

卷第八十九晋纪十一

卷第九十晋纪十二

卷第九十一晋纪十三

卷第九十二 晋纪十四

卷第九十三 晋纪十五

卷第九十四 晋纪十六

卷第九十五晋纪十七

卷第九十六晋纪十八

卷第九十七晋纪十九

卷第九十八晋纪二十

卷第九十九晋纪二十一

卷第一百晋纪二十二

卷第一百一晋纪二十三

卷第一百二晋纪二十四

卷第一百三晋纪二十五

卷第一百四晋纪二十六

卷第一百五晋纪二十七

卷第一百六晋纪二十八

卷第一百七晋纪二十九

卷第一百八晋纪三十

卷第一百九晋纪三十一

卷第一百一十 晋纪三十二

卷第一百一十一晋纪三十三

卷第一百一十二晋纪三十四

卷第一百一十三晋纪三十五

卷第一百一十四晋纪三十六

卷第一百一十五晋纪三十七

卷第一百一十六晋纪三十八

卷第一百一十七 晋纪三十九

卷第一百一十八晋纪四十

卷第一百一十九宋纪一

卷第一百二十宋纪二

卷第一百二十一宋纪三

卷第一百二十二宋纪四

卷第一百二十三宋纪五

卷第一百二十四宋纪六

卷第一百二十五宋纪七

卷第一百二十六宋纪八

卷第一百二十七宋纪九

卷第一百二十八宋纪十

卷第一百二十九宋纪十一

卷第一百三十宋纪十二

卷第一百三十一宋纪十三

卷第一百三十二宋纪十四

卷第一百三十三宋纪十五

卷第一百三十四 宋纪十六

卷第一百三十五齐纪一

卷第一百三十六齐纪二

卷第一百三十七 齐纪三

卷第一百三十八齐纪四

卷第一百三十九齐纪五

卷第一百四十齐纪六

卷第一百四十一齐纪七

卷第一百四十二齐纪八

卷第一百四十三齐纪九

卷第一百四十四齐纪十

卷第一百四十五梁纪一

卷第一百四十六梁纪二

卷第一百四十七梁纪三

卷第一百四十八梁纪四

卷第一百四十九梁纪五

卷第一百五十梁纪六

卷第一百五十一梁纪七

卷第一百五十二:梁纪八

卷第一百五十三梁纪九

卷第一百五十四梁纪十

卷第一百五十五梁纪十一

卷第一百五十六梁纪十二

卷第一百五十七梁纪十三

卷第一百五十八梁纪十四

卷第一百五十九梁纪十五

卷第一百六十梁纪十六

卷第一百六十一梁纪十七

卷第一百六十二梁纪十八

卷第一百六十三梁纪十九

卷第一百六十四梁纪二十

卷第一百六十五梁纪二十一

卷第一百六十六梁纪二十二

卷第一百六十七陈纪一

卷第一百六十八陈纪二

卷第一百六十九陈纪三

卷第一百七十陈纪四

卷第一百七十一陈纪五

卷第一百七十二陈纪六

卷第一百七十三陈纪七

卷第一百七十四陈纪八

卷第一百七十五陈纪九

卷第一百七十六陈纪十

卷第一百七十七隋纪一

卷第一百七十八隋纪二

卷第一百七十九隋纪三

卷第一百八十隋纪四

卷第一百八十一隋纪五.

卷第一百八十二隋纪六

卷第一百八十三隋纪七

卷第一百八十四隋纪八

卷第一百八十五唐纪一

卷第一百八十六唐纪二

卷第一百八十七唐纪三

卷第一百八十八唐纪四

卷第一百八十九唐纪五

卷第一百九十唐纪六

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

卷第一百九十二唐纪八

卷第一百九十三唐纪九

卷第一百九十四唐纪十

卷第一百九十五唐纪十一

卷第一百九十六唐纪十二

卷第一百九十七唐纪十三

卷第一百九十八唐纪十四

卷第一百九十九唐纪十五

卷第二百唐纪十六

卷第二百一唐纪十七

卷第二百二唐纪十八

卷第二百三唐纪十九

卷第二百四唐纪二十

卷第二百五唐纪二十一

卷第二百六唐纪二十二

卷第二百七唐纪二十三

卷第二~-ilk唐纪二十四

卷第二百九唐纪二十五

卷第二百一十唐纪二十六

卷第二百一十一唐纪二十七

卷第二百一十二唐纪二十八

卷第二百一十三唐纪二十九

卷第二百一十四唐纪三十

卷第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

卷第二百一十六唐纪三十二

卷第二百一十七唐纪三十三

卷第二百一十八唐纪三十四

卷第二百一十九唐纪三十五

卷第二百二十唐纪三十六

卷第二百二十一唐纪三十七

卷第二百二十二唐纪三十八

卷第二百二十三唐纪三十九

卷第二百二十四唐纪四十

卷第二百二十五唐纪四十一

卷第二百二十六唐纪四十二

卷第二百二十七唐纪四十三

卷第二百二十八唐纪四十四

卷第二百二十九唐纪四十五

卷第二百三十唐纪四十六

卷第二百三十一唐纪四十七

卷第二百三十二唐纪四十八

卷第二百三十三唐纪四十九

卷第二百三十四唐纪五十

卷第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

卷第二百三十六唐纪五十二

卷第二百三十七唐纪五十三

卷第二百三十八唐纪五十四

卷第二百三十九唐纪五十五

卷第二百四十唐纪五十六

卷第二百四十一唐纪五十七

卷第二百四十二唐纪五十八

卷第二百四十三唐纪五十九

卷第二百四十四唐纪六十

卷第二百四十五唐纪六十一

卷第二百四十六唐纪六十二

卷第二百四十七唐纪六十三

卷第二百四十八唐纪六十四

卷第二百四十九唐纪六十五

卷第二百五十唐纪六十六

卷第二百五十一唐纪六十七

卷第二百五十二唐纪六十八

卷第二百五十三唐纪六十九

卷第二百五十四唐纪七十

卷第二百五十五唐纪七十一

卷第二百五十六唐纪七十二

卷第二百五十七唐纪七十三

卷第二百五十八唐纪七十四

卷第二百五十九唐纪七十五

卷第二百六十唐纪七十六

卷第二百六十一唐纪七十七

卷第二百六十二唐纪七十八

卷第二百六十三唐纪七十九

卷第二百六十四唐纪八十

卷第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

卷第二百六十六后梁纪一

卷第二百六十七后梁纪二

卷第二百六十八后梁纪三

卷第二百六十九后梁纪四

卷第二百七十后梁纪五

卷第二百七十一后梁纪六

卷第二百七十二后唐纪一

卷第二百七十三后唐纪二

卷第二百七十四后唐纪三

卷第二百七十五后唐纪四

卷第二百七十六后唐纪五

卷第二百七十七后唐纪六

卷第二百七十八后唐纪七

卷第二百七十九后唐纪八

卷第二百八十后晋纪一

卷第二百八十一后晋纪二

卷第二百八十二后晋纪三

卷第二百八十三后晋纪四

卷第二百八十四后晋纪五

卷第二百八十五后晋纪六

卷第二百八十六后汉纪一

卷第二百八十七后汉纪二

卷第二百八十八后汉纪三

卷第二百八十九后汉纪四

卷第二百九十后周纪一

卷第二百九十一后周纪二

卷第二百九十二后周纪三

卷第二百九十三后周纪四

卷第二百九十四后周纪五

附录一资治通鉴序

附录二进书表

附录三宋史司马光传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