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地下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上、册)
  • 吉林省地下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上、册)
  • 吉林省地下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上、册)
  • 吉林省地下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上、册)
  • 吉林省地下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上、册)
  • 吉林省地下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上、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吉林省地下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上、册)

70 1.8折 398 九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宾福;杜战伟;张博;郝军军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211

上书时间2024-11-22

广济书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宾福;杜战伟;张博;郝军军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6
  • 版次 1
  • ISBN 9787030528834
  • 定价 3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页数 891页
  • 字数 137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两汉时期、高句丽时期、渤海时期、辽代、金代、元代、明代、清代等11个部分,系统地搜集和梳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吉林省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地下文物资料,全面总结了吉林省在地下文化遗产揭示和认识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主要成就。对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地下文化遗产进行了考古学文化的划分和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的界定,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其时空框架、探讨其谱系格局。对两汉及其以后各阶段的地下文化遗产进行了认真的分类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与周邻地区同期同类遗存的比较和分析,探讨了彼此间的交往与联系。
【目录】


(上)
前言
章旧石器时代的地下遗产
一、西流松花江流域的旧石器时代遗存
(一)桦甸仙人洞遗址
(二)前郭王府屯遗址
(三)蛟河砖场遗址
(四)蛟河仙人桥洞遗址
(五)榆树周家油坊遗址
(六)榆树大桥屯地点
(七)长春红嘴子地点
(八)长春合发砖厂地点
(九)吉林西山遗址
(十)辉南邵家店地点
(十一)抚松仙人洞遗址
(十二)抚松西山遗址
(十三)安图立新遗址
(十四)安图沟遗址
(十五)安图海沟金矿地点
(十六)安图石人沟地点
二、图们江流域的旧石器时代遗存
(一)安图石门山遗址
(二)汗清新兴村洞穴地点
(三)珲春北山地点
(四)和龙石人沟遗址
(五)和龙柳洞地点
(六)和龙青头遗址
(七)和龙西沟地点
(八)和龙石人沟林场地点
(九)和龙大洞遗址
(十)图们下白龙地点
三、江流域的旧石器时代遗存
(一)镇赉大坎子遗址
(二)乾安大布苏地点
(三)前郭青山头遗址
四、鸭绿江流域的旧石器时代遗存
(一)集安头道南台子南遗址
(二)集安北屯孤山遗址
五、旧石器时代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二章新石器时代的地下遗产
一、两流松花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
(一)左家山下层
(二)左家山上层
二、图们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
(一)以迎花南山h1为代表的遗存
(二)兴城下层
(三)金谷
三、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
(一)长坨子类型
(二)哈民忙哈
(三)靶山类型
(四)昂昂溪
四、新石器时代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第三章青铜时代的地下遗产
一、江流域的青铜时代
(一)小拉哈
(二)古城
(三)白金宅
(四)汉书二期
二、两流松化江流域的西团山
(一)屠址特征
(二)墓葬特征
(三)遗物特征
(四)分期与年代
(五)渊源与流向
(六)生业方式
三、图们江流域的青铜时代
(一)兴城
(二)柳庭洞
四、东辽河流域的青铜
(一)山遗存
(二)以后太ⅱh8为代表的遗存
(三)后太遗存
(四)宝山
五、鸭绿江流域的万发拨子三期
(一)房址特征
(二)墓葬特征
(三)遗物特征
(四)年代
六、青铜时古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第四章两汉时期的地下遗产
一、中原遗存
(一)城址
(二)长城遗迹
(三)遗物
二、夫余
(一)城址
(二)墓葬
(三)遗物
三、鲜卑
(一)大安渔场墓地
(二)大安后宝石墓地
四、团结
(一)房址特征
(二)遗物特征
(三)渊源与年代
(四)族属
五、其他重要遗存
(一)田家坨子遗存
(二)邢家店遗存
(三)黄鱼圈珠山m1类型
(四)干沟子遗存
第五童高句丽时期的地下遗产
一、都城
(一)城
(二)丸都山城
(三)都城的特点
二、山城
(一)山城的类型及特点
(二)典型山城
三、原城和建筑址
(一)原城
(二)建筑址
四、墓葬
(一)墓葬类型
(二)墓葬类型的演变
(三)墓葬的分布特点
(四)葬制和葬俗
五、重要遗物
(一)建筑遗物
(二)陶瓷器
(三)金属器
(四)碑刻和石柱
(五)漆器和丝织品
第六章渤海时期的地下遗产
一、都城
(一)中京显德府城址
(二)东京龙原府城址
(三)“旧国”都城城址的争论
二、交通道和地方城址
(一)营州道和苏密城
(二)期贡道和永安遗址
(三)本道和温特赫部城
(四)契丹道和相关遗址
三、寺庙址和佛塔
(一)寺庙址
(二)佛塔
四、墓葬
(一)墓葬类型
(二)墓葬类型的演变
(三)墓葬等级
(四)葬俗与墓上建筑
五、窑址
六、重要遗物
(一)建筑遗物
(二)陶器
(三)金属器
(四)碑志和石狮
……
(下)
第七章辽代的地下遗产
第八章金代的地下遗产
第九章元代的地下遗产
第十章明代的地下遗产
第十一章清代的地下遗产
参文献
附录一吉林省古文献(1908~2012年)
附录二吉林省地下遗产统计表(1937~2012年)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