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粹德国文学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纳粹德国文学史

24 九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J.M里奇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7-16

老冯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J.M里奇
  •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6769362
  • 定价 2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如果单纯地看文学成就,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文学或许并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资本。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没有几部能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世经典,反而有大量法西斯文学的垃圾充斥其间。然而这一阶段的文学毕竟是一种由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环境造成的特殊形态的文学,值得学者、专家予以关注。里奇教授的《纳粹德国文学史》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对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文学进行系统、全面研究的专著之一。书中既有丰富、翔实的史料,也有精辟、深刻的分析。鉴于目前中国国内对于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文学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此书的内容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肯定是新鲜且发人深省的。

  德国纳粹的统治及其发动的二次大战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空前浩劫,也是德国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的一块抹不去的耻辱。对于这场悲剧,人们多从政治、社会的层面上去认识,而更深层的文化、心理因素则较少触及。《纳粹德国文学史》在这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书中分析了大量普通中国读者闻所未闻的作家作品(如科尔本耶、戈培尔等人的文学创作),揭示出种族主义思想是如何在德国人的精神世界中一步步发酵、膨胀,最终导致纳粹上台的。从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德国法西斯是怎样利用文学创作来影响群众心理,煽动民族主义的狂热,从而为自己实行独裁统治、发动侵略战争制造有利的舆论环境。读者也可以从书中认清是什么样的文化心理因素驱动着纳粹干出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此外,当时的文学分成了壁垒森严、势不两立的两大阵营:法西斯文学阵营和反法西斯文学阵营。这种现象在别的时期的文学发展中是难得一见的。书中记录了有良知的德国作家在极端险恶、困苦的环境中的苦闷与求索;也记录了他们勇敢地站出来,以笔为武器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的创作捍卫了人类的尊严、捍卫了德国民族和德国文化的尊严,显示了正义的力量、人道主义的力量;其中许多人为此献出了生命,构成了世界文学史上十分罕见的悲壮的一幕。反思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文学的性质、价值、地位、作用;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总之,《纳粹德国文学史》无论对于专家、学者还是对于普通读者,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目录】
引言

译序

第一部分  沉睡的德国(1914-1933年)

  第一章  魏玛共和国中的秘密德国

  第二章  国民性格

  第三章  “我一听到‘文化’就要掏枪”

第二部分  德国境内的德国文学(1933-1945年)

  第四章  行动起来的德国

  第五章  第三帝国的小说和戏剧

  第六章  “国内流亡派”文学

  第七章  抵抗派的文学创作

第三部分  德国境外的德国文学(1933-1945年)

  第八章  西班牙内战中的德国文学

  第九章  流亡文学(上)

  第十章  流亡文学(下)

  第十一章  流亡作家的戏剧创作

  第十二章  流亡作家的诗歌创作

第四部分  一九四五年之后

  第十三章  流亡归来

参考书目

大事年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