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心得集·赵尚华中医外科三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12.24
6.8折
¥
18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赵尚华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36335
出版时间201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59页
字数175千字
定价18元
货号SC:9787507736335
上书时间2024-12-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赵尚华(1943.8.13~),山西省原平市(崞县)南阳店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原山西中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兼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外治杂志》主编。
赵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特别对周围血管病、乳房病和部分肿瘤的中医治疗有独到经验。
主要著作有《中医外科心得集》、《乳房病》、《中医外科外治法》、《中医外科方剂学》、《中医外科学》、《中医皮肤病学》、《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予琳》、《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外科学》等40余种,其中6部荣获国家和省级很好科技著作奖。《中医外科外治法》、《中医外科方剂学》填补了中医外科长期以来缺乏相关专著的空白。《中医皮肤病学》是中医本科成人教育中的靠前本正式教材。发表论文约50余篇。2004年经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学术委员会确定,正式成为“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2008年被推选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主编推荐:
《中医外科心得集?赵尚华中医外科三书》靠前次在中医外科学总论部分明确指出并详细论证了“阴阳失调是外科疾病的基本病机”;靠前次将传统的中医外科外治法归纳整理为箍围消散法、透脓祛腐法和生肌收口法。上述提法的出现,固然有着千百年来历代医家经验累积的基础,但首创之功不容忽视。
《中医外科心得集?赵尚华中医外科三书》适合于广大中医院校的教师、学生和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尤其适合于中医外科从业者临证参考学习。
精彩内容:
火毒内攻脏腑:则见高热头痛,烦躁不安,脉多洪数,苔多黄厚,甚或见神昏谵语等一系列危重证候。如疔毒“走黄”、痈疽“内陷”等证。
2.湿邪: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常与其他病邪结合而为病,在外科中与热邪结合者尤多。
湿邪留滞肌肤:则见肿胀光亮,糜烂流津,痒如虫行皮中,病情日久不愈。如湿疹、脓疱疮等。
湿热内犯脏腑:可见胸痞脘胀,口苦咽干,食欲不振,呕吐恶心,口渴不欲多饮,身热不扬,汗出不退;水走肠间漉漉有声,大便溏薄或秘结,小便浑浊,甚或出现黄疸。如急性胆囊炎和肠痈等。
湿热下注:则见肢体沉重,肿胀光亮,按之凹陷不起,状如烂棉,劳累后加重;热重者则掀红疼痛,甚或皮肤起疱,溃烂,坏死,疼如汤泼火灼,昼轻夜重;或有尿急、尿频、尿痛、尿血等症状。如下肢丹毒、臁疮、腑病、脱疽、石淋等病。
湿邪兼挟风热:在肩背颈项头面等处,可见斑疹浮肿,红晕散漫,游走无定,瘙痒难忍。如风疹块等。
3.寒邪: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聚,常可使经络受阻,气血运行障碍,在外疡中见得较少,而致病笃重。
寒在肌肤:则见皮肤局部暗红肿胀,轻者麻痛,重者出现水泡,血泡,腐烂,溃脓,久不收口。如冻疮等。
……
内容简介:
《中医外科心得集?赵尚华中医外科三书》收录了有名中医外科学家赵尚华教授不同历史时期撰著的三部中医外科学专著,分别是《中医外科心得集》、《中医外科外治法》和《中医外科类聚方》。
《中医外科心得集》一书的贡献主要在理论方面,此书靠前次在中医外科学总论部分明确指出并详细论证了“阴阳失调是外科疾病的基本病机”;靠前次将传统的中医外科外治法归纳整理为箍围消散法、透脓祛腐法和生肌收口法。上述提法的出现,固然有着千百年来历代医家经验累积的基础,但首创之功不容忽视。《中医外科心得集?赵尚华中医外科三书》的临床部分,皆是个人在实践中反复验证的确效方药,经验之谈,同样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此书的学术启迪意义,不因时间的推移而弱化。
《中医外科心得集?赵尚华中医外科三书》适合于广大中医院校的教师、学生和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尤其适合于中医外科从业者临证参考学习。
摘要:
火毒内攻脏腑:则见高热头痛,烦躁不安,脉多洪数,苔多黄厚,甚或见神昏谵语等一系列危重证候。如疔毒“走黄”、痈疽“内陷”等证。
2.湿邪: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常与其他病邪结合而为病,在外科中与热邪结合者尤多。
湿邪留滞肌肤:则见肿胀光亮,糜烂流津,痒如虫行皮中,病情日久不愈。如湿疹、脓疱疮等。
湿热内犯脏腑:可见胸痞脘胀,口苦咽干,食欲不振,呕吐恶心,口渴不欲多饮,身热不扬,汗出不退;水走肠间漉漉有声,大便溏薄或秘结,小便浑浊,甚或出现黄疸。如急性胆囊炎和肠痈等。
湿热下注:则见肢体沉重,肿胀光亮,按之凹陷不起,状如烂棉,劳累后加重;热重者则掀红疼痛,甚或皮肤起疱,溃烂,坏死,疼如汤泼火灼,昼轻夜重;或有尿急、尿频、尿痛、尿血等症状。如下肢丹毒、臁疮、腑病、脱疽、石淋等病。
湿邪兼挟风热:在肩背颈项头面等处,可见斑疹浮肿,红晕散漫,游走无定,瘙痒难忍。如风疹块等。
3.寒邪: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聚,常可使经络受阻,气血运行障碍,在外疡中见得较少,而致病笃重。
寒在肌肤:则见皮肤局部暗红肿胀,轻者麻痛,重者出现水泡,血泡,腐烂,溃脓,久不收口。如冻疮等。……
目录: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总论
第一节 外科的病因
一、外因以火毒为主
二、内因以气滞血瘀偏多
第二节 外科的病机
一、各类病证病机
二、阴阳失调是外科疾病的基本病机
三、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四、疾病中的抗邪反应与病理改变
第三节 四诊在外科学上的运用
第四节 外科辨证特点
一、八纲辨证
二、脏腑辨证
三、局部辨证
四、辨善恶
五、辨顺逆
六、辨经络
附:五善七恶的源流及应用
第五节 外科的治疗
一、内治法
二、外治法
第二章 疮疡
第一节 疖
第二节 疔疮
第三节 外痈
第四节 有头疽
第五节 附骨疽
第三章 乳病
第一节 乳痈
第二节 乳癖
第三节 乳痨
第四节 其他乳病
第四章 肿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气瘿与肉瘿
第三节 乳岩
第四节 骨肉瘤
第五章 急腹症
第一节 急性阑尾炎
第二节 胆道系统感染和胆石症
第三节 胆道蛔虫病
第四节 急性胰腺炎
第五节 泌尿道结石
第六章 其他疾病
第一节 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二节 血栓
...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