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公赏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艺术公赏力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60.72 6.9折 88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一川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74521

出版时间2016-10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1448页

字数764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SC:9787301274521

上书时间2024-12-23

文源文化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文艺美学、艺术理论、美学、电影批评等。
主编推荐:
    《艺术公赏力:艺术公共性研究》: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艺术学研究丛书,弘扬北大艺术学科传统,展现新研究成果。对把握当代中国艺术生活应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内容简介:
    《艺术公赏力:艺术公共性研究》对艺术公赏力命题作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指出当前艺术分赏条件下尤需倡导艺术公赏力及公民艺术素养的提升,注重艺术公共性问题。
    《艺术公赏力:艺术公共性研究》就艺术公赏力传统、艺术公赏力的重心位移及其动力等问题作了历时性论述,进而就文化产业中的艺术、当代艺术媒介状况、艺术公共领域、艺术辨识力、艺术公信度、艺术公赏质、艺术品鉴力、艺术公共自由、中国艺术公心、艺术批评等问题作了共时性论述,很后得出的"人为中介,艺即心赏;分赏偏美,公赏中美;公心互融,美美异和;人顺天地,三才分合"的结论,对把握当代中国艺术生活应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摘要:
    本书的思考和撰写,起始于大约2008 年春,那时我还在北京师范大学,从教务处调任艺术与传媒学院不到一年,与新同事们一道组织5 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去到这个拥有电影学、电视艺术学、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数字媒体、书法学等艺术门类学科专业较为齐全的综合大学的艺术与传媒学院工作,新的艺术学学科、专业、同事、学生、同行等的压力(动力),促使我把个人的学科专业重心从“文学”转到“艺术”,也就是由“文”到“艺”,从与中国语言文学相邻的艺术学视角去思考那些急需思考的艺术学新问题。那时学术界有关公共领域、公共性及艺术的公共角色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同事张洪忠教授对大众媒介公信力的理论探索和实证调研,还有同郭必恒副教授的经常讨论和合作,都对我有助益。于是,我在那时产生并提出了研究“艺术公赏力”这一新命题的自我要求。这正是本书思考和写作的很早缘起。

这一研究过程随着我于2011 年初调回母校北大艺术学院工作而继续,并同我对北大艺术理论传统的自觉反思承接了起来。在阔别27 年后重返北大,生活在燕园的怀抱中,那些深潜于心的东西如今重又活跃起来,不断赐予我的艺术公赏力思考以新的“感兴”。

本书正是过去近八年间陆续思考和写作的结果。本书选题曾于2012 年以“当代条件下艺术公赏力研究”为题申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并获准立项,项目标准号12ZXB006。结项成果于2014 年夏由中国人民大学张法教授、北京大学彭锋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陈雪虎教授予以鉴定。邹惠教授、陈旭光教授、向勇教授、陈均副教授也给予了帮助。同时,本书还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特此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北京大学社科部及如上专家致谢。

项目结项通过后,我对书稿又继续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扩充,直到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近几年来时常聆听叶朗先生讲述北大治学经验及燕园故事,获益甚多。先生对北大艺术理论传统的传承和开拓的自觉,对审美意象传统、人生境界及精神气象的执着探索,都给予我重要启迪。胡经之先生虽远居深圳,但仍时时牵挂母校北大及我所在的艺术学院和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新进展。童庆炳先生的生前关怀和鞭策给了我探索的动力,本想能在不久后携此新书向他汇报,可惜如今只能告慰于他的在天之灵了。程正民先生、陈传才先生、李衍柱先生、杜书瀛先生和曾繁仁先生等前辈的鼓励促我继续前行。

与刘恪教授多年来一道购书、谈书及论学之谊,已融进本书写作过程中。董晓萍教授代为查找相关外文资料。李怡教授为我复印和快递资料。陈雪虎教授、胡继华教授、周志强教授、石天强副教授、何浩副研究员、唐宏峰副教授、罗成副教授、金浪讲师、林玮讲师等先后对部分初稿提出过各自的意见。时为博士生的苗雨、张慧喆、吴键等也有过协助。

承蒙罗勇先生慷慨惠允,本书很初章节的初稿《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得以在他时任主编的《当代文坛》杂志(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2009 年第4 期抢先发售发表。随后多章的初稿也陆续获得这一礼遇。该刊后任主编夏述贵先生和副主编鄢然女士等也都给予了这种持续的信赖
...
目录:
引?言 1

章?艺术公赏力概述 5
节?艺术公赏力问题的由来 6
第二节?通向公众素养论范式的艺术理论 14
第三节?艺术公共性建构与艺术公赏力 22
第四节?艺术公赏力概念 27

第二章?通向艺术公赏力的理论历程
????—以北京大学艺术理论家为例 35

节?公民“共享”与“文学革命”之间 37
第二节?无功利化的个体心灵自赏 43
第三节?重新功利化的“物的形象”论 57
第四节?再度无功利化的“审美意象”论 60
第五节?“审美意象”论面对时代变迁 67
第六节?回看北京大学艺术理论学统 76
第七节?当前路径选择与艺术公赏力问题 79

第三章?艺术公赏力的重心位移 89
节?艺术公赏力的发生与演变 90
第二节?世变艺变 92
第三节?以艺启群 97
第四节?以艺为群 104
第五节?艺以群分 112
第六节?通向艺术公赏力之路 117

第四章?艺术公赏力的动力 121
节?艺术公赏力的动力机制 122
第二节?艺以新民说 123
第三节?艺以为人说 130
第四节?艺有公道说 136
第五节?艺术公赏力的深层动力源 143

第五章?文化产业中的艺术
????—媒物互化及其后果 147
节?进入文化产业中的艺术 149
第二节?艺术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153
第三节?艺术学视野中的文化产业 160
第四节?文化产业中的艺术与生活交融态:从艺术型文化
                产业与拟艺术型文化产业的关系看 164
第五节?媒物互化的后果:艺生平面态 174

第六章?当今艺术媒介状况 187
节?全媒体时代及其艺术问题 188
第二节?通向全媒体时代的艺术历程 193
第三节?全媒体时代艺术的特征 200
第四节?艺术分赏与艺术公赏力 208
第五节?艺术分赏背后的美学之争 211
第六节?反思全媒体时代艺术状况 225

第七章?艺术公共领域 23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