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精神的向度变型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32.45
5.9折
¥
55
全新
仅1件
作者叶隽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4847
出版时间201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02页
字数240千字
定价55元
货号SC:9787511724847
上书时间2024-12-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叶隽,1973年生于江苏。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博士;中北欧研究室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南京大学中德文化比较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科中心理事、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秘书长等。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曾在德国、英国、法国等的学术机构做研究。
内容简介:
《德国精神的向度变型:以尼采、歌德、席勒的现代中国接受为中心》选择尼采、歌德、席勒这三位德国文学大师及其代表作在中国的接受史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以小见大,其研究思路是:凸显全球化与现代性的整体语境,强化“东西”二元的文明太极一体架构,强调“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作为互动两极之“流力”因素的重要性。在具体设计中,试图在传统的比较文学层面,以影响研究为基础,形成多重层面的二元维度,包括“德—中语境”、“时—空相峙”、“诗人巨像—文学镜像”、“原相变形—向度变型”、“主体原则—资源向度”(本来民族地位—外来思想学说)等。其中既展现冲突、对抗的一面,也注意呈现其融合、化生的成分。本文讨论的现代中国语境里的德国精神向度变型,就自然应将主体研究对象聚焦于国人本身,相比较此前或系统论述、或个案研究的研究路径,这里特别关注个案本身之间的相互关联,尤其是在相当数量个案研究积累基础之上上升到群体层次,注意总结和呈现群体接受的特征,并进而尝试不同群体之间的接受维度比较的丰富场景,既要在具体史实层面尽可能回到现场,同时又能不为现场还原所限,而进一步探讨“致思”的可能。在空间维度上,受制于资料,基本上还是选择精英叙述的“上层阅读空间”,即多半是由教育、文学、思想等不同文化场域的精英分子之发言、讨论;在时间维度上,上溯自1890年代由留日学人展开的西潮涌动,下延至1950年代留德学人不得不随之共舞的民众之声。尽可能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凸显现代中国语境的复杂多元与时代迁变。当然如此呈现历史屏幕的大幅跨度,并非敢于“泛泛而论”。所有研究基本都建立在对个案人物的深入探究后的“同情之理解”基础上,即便“虽不能至”,也是“心向往之”。
目录:
序言(夏瑞春,汉译与德文原文)
第一章绪论
一、德风东渐与异国资源之侨易
二、文化转移与向度变型——从德国文学之东传到
中国主体之呈现
三、作为比较文学理论资源的侨易学观念
四、理论资源与框架设计
上篇三座巨像
第二章清民之际尼采东渐的三道路径
一、尼采东渐的日本中转站——以王国维、鲁迅、李石岑等
留日学人为中心
二、高尚人格抑或酒神意志——从蔡元培、杨丙辰到陈铨、冯至等一代留德学人的尼采阐释
三、尼采理解的美国维度——从胡适、徐志摩到林同济、雷海宗一代的留美学人
四、尼采东渐之路径博弈与中国功用
第三章中国现代留德学人的歌德接受
一、在“侠骨柔情”与“用世启蒙”之间——马君武对歌德的译介
二、文化建国者的“精神支柱”——宗白华的歌德观
三、救亡与沉潜——西南联大时代冯至、陈铨对歌德的诠释
第四章时代语境中的异国伟人镜像变迁——以20世纪50年代冯至的“席勒诠释”为中心
一、席勒中国接受史的源流主脉及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语境
二、冯至20世纪50年代的席勒诠释
三、伟人意义之异国生成:兼与歌德的中国接受比较
下篇三种镜像
第五章作为文化符码的《苏鲁支》
一、《苏鲁支语录》所体现的中国知识精英之薪尽火传——从鲁迅、郭沫若的发凡起例到徐梵澄的译介事业
二、本土学人的理解:以楚图南为中心
三、我们需要怎样的苏鲁支?——译本批评的思想史意义
第六章建国时代“浮士德”的意义转换——以现代中国若干知识精英的接受为中心
一、回答这个问题:要不要译《浮士德》
...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