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妙用是补药,人参误用是毒药(解读国医养生经典)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19.38
6.5折
¥
29.8
全新
仅1件
作者滕巍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19310
出版时间201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48页
字数288千字
定价29.8元
货号SC:9787229019310
上书时间2024-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滕巍,中药学硕士,曾工作于福建中医药研究中心,参与“莲子心有效成分分析”、“福建砂仁药材质量研究”等多个国家课题项目,发表了大量的中药论文。对
《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经典医学书籍有很深入的研究,尤其对《药性赋》有极其独到的领悟,深谙中药保健养生的妙理。
主编推荐:
《大黄妙用是补药,人参误用是毒药》:常见食物的性味使用手册;吃可以治病,吃更能伤身;中医药性分类归经法则中的生活智识。中医四基典《药性赋》告诉你如何用食物的性味养生。
迄今为止,中医的精义和灵魂仍然只存在于传统中。中医不只重视养疗之方、调治之法,中医更重视对身体的全息理解。更在乎对“自然”的亲近。中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哲学态度,更是一种日常行为。中医甚至认为,即使疾病也具有某种健康倾向。
回归到真正的中医世界,首先应从中医名典的阅读开始。
食不知“性”比食不知“味”更可怕人所能食用的品物,都具有寒、热、温、平四种基本药性,对应于人体的虚实寒热,所以中医叉说,食物最是良药此即是说,所食之物的性味选择,如果与人体所需的补养相谐,便会对人体有大效用。
体热的人应当多食用性寒的东西。体寒的人则应多食用性温或性热之物,而体内明阳不够调和者,则要多吃性平的食物。这不仅益于自身的调养。更利于防止人寒、热偏盛而为病。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往往因为不去关注所食之物的性味,而致食非所需。食非所需对健康的危害比误服药物更大,因为食物更加日常,其作用也更为持久。
你自己也能开个好药方中医开方有自身的内在规律,说穿了,主方也就百十来个,关键在于用药时的随证如减所以,即便是一般人,也可以给自己开个好药方。
面对别人推荐的偏方或验方,在你不能取舍时?可以根据“随证用药”的原则来判断其优劣。好方不能不用,但也不能盲用。知道如何随证用,好方才能为你所用。医家开方,服食后如果你觉得没有什么效力,便可以审察自身的症状表现,以“随证用药”为原则来判断医家的用药是否精到。“随证用药”甚至可以帮助你不被庸医所误。
天下本无毒药,天下也无良药人们通常所谓的毒药和良药,在医家眼中并下一慨而论天下可食之物对身体的损益,接近取决于用法是否正确,所用是否对症,医家所谓“大黄妙用是补药,人参误用是毒药”即为此理。
中医最基本的入门读物《药性赋》中的服食与性味之道。
内容简介:
一提到中药,恐怕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浓浓的苦汁。但如果告诉你,藕、鲫鱼、萝卜、橘子、木瓜,甚至生姜、花椒、米醋都是中药,你会感到惊讶吗?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很多中药都是我们的日常食物。或许你还不知道,我们每天用来炒菜的花椒是有毒的。又或许你有较严重的胃病,但只要每天嚼上几颗莲子,就能强过任何胃药。我们吃进肚子的东西,你真的接近了解它们的性味吗?
其实中药一点也不神秘,你接近可以自己决定吃什么来进补,自己掌控中药的养疗效果。本书对中药(或者说天下常见的可食之物)的采集、炮制和用法等,都有十分详尽的解说。只要认真研习此书,善用药材的性味,其实你也可以成为一位真正的养生专家。
摘要:
《大黄妙用是补药人参误用是毒药》是《药性赋》的现代解读本。《药性赋》原书没有标明作者,据考证约为金元时期的作品,历来被视为学习中医的启蒙书籍。该
书根据药性不同,将常用中药分为寒、热、温、平四大类,且用韵语编写成赋体,易记易诵,朗朗上口。可谓一经铭记,终生受用,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
长盛不衰。本书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收集整理、重新编译的。
中华医学,源远流长,从神农尝百草开始,相传千年,历久不衰。中
医分为“理、法、方、药”四部分,中药是这四部分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药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准确,则能治病救人;用偏差了,就会伤己害人。因此,
必须清楚准确地了解中药,才能利用中药治病、养生。中医认为人生病后,会导致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常,在人体自身无法调节时,必须借助药物来扶持元气、祛
除病邪、恢复健康。但中药数量庞杂,怎样才能准确认识、区分和应用这些药材呢?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根据用药后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和效果,总结出
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与温、热对立,如同水与火。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不同,并无本质差异。此外还有一类寒热界限不明的药
物,即平性药。平性药药性缓和,能治疗寒热不明的疾病,不能简单地以寒、热、温、凉划分。因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药性应按“寒、热、温、凉、
平”五性划分。而寒、凉功用相似。仅程度不同。基于此,《药性赋》将寒、凉并为一类,按“寒、热、温、平”来进行划分。
本书共收录241味药材,
之所以较原书少,是因为将原书中相同的荮材进行了归并。另外原书在药性的划分上,个别药材的性味划分有误,但为了遵循原书体例,仍旧是采用其归类法。本书
每味药材均由十二部分组成,分别为总述、采集、炮制、性味、归经、主治、用法与用量、宜忌、配伍、附方、诸家简述及图与图释文字。
一、总述。总述介绍了药材的异名、来源、产地、生长环境、道地药材及每味药材的很好质量,这对于辨认和购买药材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采集。这一部分收录的是药材的采集时间。中药材的采集在时间上很有讲究,药材只有在含有效成分最多时采集,才能确保药材质量,这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羚羊角,也叫见泠角,药材取自羚羊的角,产于新疆北部地区的品质较好。羚羊多栖息于干旱的荒漠、戈壁及半荒漠的开阔地区。羚羊角药材以有“通天眼”(对光透视上半段时,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质地脆嫩,颜色白亮,表面光润,有血丝裂纹的优选。
【采集】全年均可采收,捕杀羚羊后从基部锯断角。
【炮制】去除
...
目录:
犀角清热、安神、解毒
羚羊角清肝、明目、凉血
海藻散开结块、利水
菊花疏风、散热、解毒
射干清热、化痰、利咽
薏苡仁利湿、健脾、舒筋
藕节散淤、止血、凉血
瓜篓子清肺、化痰、通便
车前子清热、利尿、止泻
黄柏清热、泻火
马兜铃清肺、止晐、排毒
地骨皮泻火、凉血、止血
薄荷叶散热、利咽
枳壳理气宽胸、消除积滞
枳实破气、消除积滞
干葛退热、透疹、生津
柴胡解表、退热
百部润肺、止晐、杀虫
栀子清肺、凉血、止血
玄参滋阴、降火、解毒
升麻清热、透疹、解毒
金箔滇心、安神
茵陈*:利湿、退黄、疗疮
瞿麦清热、利尿、活血
朴硝泻火、清热、消肿
石膏清热、泻火、消除烦闷
前胡疏风、散热、化痰
滑石利水、清热、解暑
天门冬滋阴、润燥、清肺
麦门冬清心、滋阴、益胃
竹茹清热、除烦、利尿
大黄消除积滞、通便、祛淤
黄连清热、祛除寒湿
淫羊藿补肾、壮阳
白茅根凉血、止血、利尿
石韦利水、清肺、凉血
熟地黄滋阴、补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