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财政与金融概论》是财经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它包括《财政学》与《货币银行学》的主要内容,而这两门课又是国家教委所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因此,这一课程在财经专业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财政与金融作为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两大工具也必然随之变化。近年来,为了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相继进行,政府采购、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在金融领域,利率市场化步伐日益加快,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令世界瞩目。可以说,我国财政与金融的理论与实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而需要反映此种变化的教材以总结经验,指导实践。本书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编著的,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覆盖面广,其内容包括了财政与金融的主要理论与实务。(2)内容新颖,其内容主要反映了财政金融领域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近期新理论成果与实践。(3)理论联系实际,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4)论述深入浅出、条理清楚,便于学习和掌握。
摘要:
第一章 财政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财政
一、财政现象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社会中的每个人几乎都与财政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与财政“打交道”。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大型发电站、钢铁厂、煤矿、油田等国有大中型企业都是由政府出资兴建的。这些企业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大量电力、能源、原材料等必要的产品,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在许多国家中,遍布全国的铁路、公路网、桥梁,城镇的供水、排水、煤气,农村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系统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工程等社会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也大多数都是由政府财政投资兴建的。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一个居民——无论是作为政府公职人员,还是企业的职员、教师、工人、农民、军人,都应当对财政有个起码的了解。
二、财政一词的来历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考察,财政是个古老的经济范畴。在我国,财政活动古已有之。但财政一词在我国的使用则是近代的事,属外来语。我国古代虽然没有财政这个名词,但却有属于财政范畴或接近财政范畴的术语,比如,我国古代文献《周礼·天官·大宰》中就曾有过类似的术语。该文献中说“乘其财用之出入”这句话, “乘”就是计算的意思,“财用”指货物或货币,“出入”指财政收入与支出。除此之外,如“国用”、“国计”、“邦计”、“理财”、“度支”、“计政”等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这个意思。诚然,同现代术语相比,上述各种用语没有比较全面、恰当地概括财政的含义和当时的财政活动。
……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财政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财政
第二节 什么是财政学
第三节 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
第二章 财政收入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形式
第三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
第三章 税收概论
第一节 税收概述
第二节 税收制度
第三节 税制结构
第四节 现行主要税种
第四章 财政支出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
第三节 购买性支出
第四节 转移性支出
第五节 政府采购
第六节 财政支出效益
第五章 政府预算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第二节 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和政府决算
第三节 部门预算
第四节 财政赤字
第六章 公债
第一节 公债概述
第二节 公债制度
第三节 &nbs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