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继民学术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安继民学术文集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2.81 4.4折 120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安继民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34798474

出版时间2017-0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379页

字数399千字

定价120元

货号SC:9787534798474

上书时间2024-09-17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安继民,中国哲学研究员,中西文化比较学专家。从兰州大学历史系到河南社科院哲学所的四十年间,广采深思而求索于中西古今之间,对科学神学逻辑学深入浅出而对伦理政治历史学综合归纳。
主编推荐:
本书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试点经费资助。
精彩内容:
自序

中国的学问,是一定要在生活中磨出来的。人在世一生,“磨”就是过日子,好好过并尽量过好,此宋明道学所谓践履工夫。“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在中国哲学看来,天地祖宗的自然之道,是事中之理向事上、事前的本体论延伸。做人做事做学问,恰好对应于古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做”即to do作为中华文明的真精神,与拼音文字重因果追问的“是”即to be比肩相对而立,并可望互补生成。

做学问,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就是过一种以治学为业的日子。郑也夫以杂家而成名,若有幸晤面谈笑,我可能反问:您,比我更杂吗?以我们人本化生活世界的近现代问题为导向,为了对中华文明有温情的理解,我从不在乎学科界限,且对西学有一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坚强固执。《社会科学战线》的马妮老师曾说我是逻辑学家,可她并不知道我32岁、64岁时,曾两次讲科学史。一次是大学讲堂56课时,一次是在“千聊一方”直播间。去年八九月间,讲完麦克斯韦、普朗克、爱因斯坦、尼尔斯·玻尔四讲,劳累加吹空调过度,腰腿疼到生活不能自理。步移境迁,人要服老啊!

这本文集分四部分。部分四篇,表面上没什么关联,却内含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大关节;撰写它们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尤其珍惜随感草就的首篇:人怎能自夸己善呢?第二部分的十篇是这二十年专业研究领域,简言之,“用秩序/自由解读儒道互补”(Expain the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supplementary frim the order and the free angle)的成果。五百年来,以英美为首的一神教商业文明的现代性强调自由至上,而人本化生活世界的中华文明,向来坚持秩序优先———窃以为这是大中华参与文明对话的基础,且正在促进多元现代性的有序竞争。儒家强调秩序,道家强调自由;只做不说的法家和只说不做的佛家是文明的两极。
...
内容简介:
《安继民学术文集/中原学术文库》收集了作者公开发表于《中州学刊》《学习论坛》《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的二十余篇论文,是作者大半生心血的结晶,其中部分文章出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道互补的理论结构及其当代价值》结项报告,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突出的原创性和宽广活跃的思维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曾给予高度评价。
摘要:
    善根:社会价值的定位与向度

善/恶二字是一对抽象的能指符号,若不具体化为可感的行为,它无所不指却又无所指,此即逻辑学上的空类。孟子的“可欲之谓善”(《孟子·尽心下》)是日常生活的语义,而非它升华出的道德价值。孟子承认对人有用或希望得到的任何东西的世俗价值,这些东西显然不是一种而是很多种,是一个集合。孟子的善正像弗雷格的0,是个不包含自身的空概念。

试论之:自称其善意便很可能成为伪善,所以,善就是善,它不能说。一旦自指善意,善便被拖进了别人的逻辑判断:真话?善言指称了善意;假话?他想干什么?任一个有效指称都不可能既真又假,于是,若善为真便因赘言被疑,若假即成为向对方的要求并成为对方判断的“恶”。若两可便是糊涂人说糊涂话。人之善不能描述,故善难说。让我们换个方式再说一遍,自称善事即圣事变俗事;称述为真,你想索取什么回报?若判称述为假则引起反感,真假两可则是自夸式糊涂。把善看作罗素的摹状词意味着,它是个有诸多内涵并且变化着的通名:大集合概念。摹状词否定了表层的一一对应逻辑,只承认其作为命题函项的虚位以待功能。善作为摹状词要求着语用逻辑,这和名称对一个具体物的指示很是不同。从摹状词看善,即“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所以,欲对“善”这个超大集合的词下定义是愚蠢的。

善是人希望得到并实际得以满足需要的某种东西,“可欲”的价值来自生活常识,我们所要的东西一定是我们缺乏的东西,人的需要缘此与世界万物关联起来。从这个基本事实出发,在实现或保证了这种基本的价值之后,我们才谈得上去追求真的科学和美的艺术。或者,假如可能的话,我们并行不悖地追求这多种价值。这是生活实践的真理,如衣食足则知荣辱。然而在道德形而上学的思考中,功利态度首先要排除出去,即所谓“超越”。这样,一个生活世界就演化为现实和理想、此岸和彼岸等一系列二元对立。不可否认的是,对形上需求的不可逃避性以及它的巨大力量,在中西文化中都存在,然而,逻辑理性主题的西方形而上学却将之做到了很好。拼音语言作为思想工具和文化的载体,呈现出二分的特征,此即我们所谓二元、他因、空间性西方哲学的一个生活特例。

善难说的根源在于善与恶这个基本的二元偶值的设定,它必须依赖于人们在特定情境中做出的某种选择,这是生活自身的丰富多样性给善的伦理学甚或神学提出的问题。只有在事实或可感的行为中才可以理解善,它绝不仅是二值判断,往往具有多种可能性。

善说不清楚并不表明它实现不了,在孟子那里它有一个性本善到性向善的转渡。孟子通过个人的心性修养对善自身进行了选择,并在一生的坚持中贯彻下去,所谓择善固执。孟子心性论是陆王心性学、程朱性理学的共同先声。讲到深处,心/理就会在一个交叉点上相遇,心/神的相遇往往使人因心神不定而求定,即止于至善。以阴阳或然律和结构功能性关系共在的思想方法重新审视中国哲学,主体心性和客观天理是分裂的。“义命分立”,义使人“自觉主宰”(劳思光),证立这主宰性即孟子式内在(牟宗三)或横向(张世英)的超越,或曰不同于西方宗教道德
...
目录:
善不可说与儒家的社会善恶守恒律

 一、善根:社会价值的定位与向度

 二、孟子性善论的逻辑分析

三、孟荀儒家的社会善恶守恒律

丧服单元理想模型的“三位一体”分析

———儒道家/ 乡信仰的社会基础

一、为什么是孔夫子?

 二、丧服单元的理想模型分析

三、丧服单元之相关经济学、法学及宗教性问题

伦理与道德的中国哲学思考

———兼与廖申白先生商榷

一、问题的提出

二、廖文问题的症结所在

 三、仁与德:儒道互补的伦理学进路

 四、中西方两种思想方法的不同理趣

 五、总结和展望

冯友兰境界说的人生意义追思

 一、生命意义面前的理性顿挫

 二、生活意义的目的性

 三、“以哲学代宗教”的神秘境界

 四、境界的发生

 五、境界的意义

论儒道互补

 一、中国哲学的十大特点

 二、儒、道两家的八大差异

 三、儒道互补的六大价值

儒道两家理论起点的逻辑分析

 一、从“君臣父子”说起

 二、逻辑分析如何可能?

 三、“子”之角色:儒家宗法主义的逻辑起点

 四、道家的观点:角色并非人生的囚车

 五、亲子教化无所谓民主不民主

 六、自发的秩序和自发的自由

所有的人是子/ 所有的子是人:儒道互补的逻辑起点

 一、关系人秩序与个体人自由的互补

 二、关系人/ 个体人:人的双重品格

 三、《论语》《老子》中的文字学证明及其结论

 四、儒家的关系人命题:所有的人是子

 五、老子的个体人命题和自由理念

 六、道家的逻辑出发点:所有的子是人

从乙丁制到昭穆制:儒道互补的历史渊源

 一、老子背后的乙丁制

 二、孔子“不欲观”的背后

 三、孔、老儒道在商、周源头上的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