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文学与中国文体的现代转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比较文学与中国文体的现代转型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8.14 6.7折 42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旭东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4568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304页

字数230千字

定价42元

货号SC:9787301284568

上书时间2024-06-28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高旭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人文杰出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比较文学与现代文学、跨学科与跨文化研究。在靠前外报刊发表论文288篇,出版专著《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中西文化专题比较》、《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比较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中西比较文化讲稿》、《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等19部,主编“比较文学与文化新视野丛书”等多种。
主编推荐:
    《比较文学与中国文体的现代转型》反思了当下学人关注的诸多文化文学热点,如:悲剧精神在中国现代文体转型中的错位;夏志清贬损鲁迅的意识形态操控;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现代意义;德里达的哲学怪圈;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重估等。论据清晰、论证有力,可谓每篇文字都是文学批评的范例。
精彩内容:
前 言本书获得中国人民大学 2016 年“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学科)和特色引导专项”资金)资助,名为“比较文学新视野”,那么,本书都有哪些新视野呢?本书以跨文化视野重新划分了中国文学的近代、现代与当代,并且赋予这种划分以尽可能充分的论据,凸显出传统分期的不合理,并进而反思了现代中国的西化追求与一味趋新的教训。本书认为,由于 中体西用的文化选择方案,从 1840 年到 1894 年的文学还不如明代中 叶(李贽与公安派)与清代中叶(《儒林外史》《红楼梦》《镜花缘》)的文学更有现代性。中国文学进入现代,不应从鸦片战争而应从甲午战争算起,甲午战争后的文化与文学翻译,文界、诗界与小说界革命才真正迈开走向现代的脚步。“五四”使中国文学真正进入了多元混杂 形态的现代,1927 年兴起的革命文学在“左联”时期成为文坛主流, 五四时期作为多元之一的红色文学,逐渐以一元超现代的面目排斥多元,并在延安一统文坛。随着共产党打败国民党,全国成为扩大的延安;在胡风与“右派”对一元超现代模式进行挑战失败后,一元超现代模式就一统大陆文坛。“”期间,一元超现代模式走向僵化并发生解体,完成了从追求现代性到一元超现代的现代性模式解体的循环, 这就是中国文学的现代。中国文学从 1979 年进入当代,第一批优秀的 小说与现代文学的不同,不是以反传统而是以寻根拉开了当代的帷幕。本书从中国文体的现代转型切入,论述了胡适以西方悲剧精神批判中国传统小说、戏曲缺乏悲剧精神的大团圆,但却在新诗倡导中张扬乐观精神,使得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并不成功,新诗并未取代旧诗,而是成为现代文人并用的两种文体。而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以贯之的悲剧精神却被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
...
内容简介:
    《比较文学与中国文体的现代转型》以跨文化视野重新划分了中国文学的近代、现代与当代,并且赋予这种划分以尽可能充分的论据,凸显出传统分期的不合理,并进而反思了现代中国的西化追求与一味趋新的教训。进而从中国文体的现代转型切入,论述了胡适以西方悲剧精神批判中国传统的小说戏曲缺乏悲剧精神,却在新诗倡导中张扬乐观精神,使得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并不成功;而中国诗歌传统的悲剧精神却被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小说承传下来。    在讨论了现代文学目前的巨人鲁迅与获得诺奖的当代作家莫言后,重点讨论了中国现代文学被忽视的异端——与主流差异很大的被压抑的清华文学传统。    《比较文学与中国文体的现代转型》对世界文学进行了重新界定与学科重估,并以世界文学的视野,对西方伯林、德里达等理论家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劳伦斯等作家进行了重新审视。这是一本闪现着学术创新火花的书,集中表现了作者近年在中外文学领域的学术思考。
摘要: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现代意义 甲午战争之后,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在文化上打开了国门,文学迈开了走向世界的步伐。中国作家在对中国文学传统进行批判反省的同时,借鉴世界各国文学的技巧,以重构中华民族的现代变迁与文化精神,在中西文化冲突与融会中铸就了以鲁迅、老舍等人为代表的具有现代品格的新的文学传统。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吐纳东西的新文学反而被世界忽视了。西方世界有一段时间甚至形成了这样的看法:反叛传统的中国新文学不过是对西方文学的摹仿,并不值得认真对待;而未与外来文学融汇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学是中国人独立的创造,反而值得重视。这其实是一种严重的艺术错觉:以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而论,起初西欧世界也有这种错觉,然而后来他们发现,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并不比同一世纪西欧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差,而且西欧文学的养分与俄罗斯专享的文化传统相结合,造就的是具有浓重俄罗斯色调的复杂而忧郁的艺术篇章。而中国的文化传统与俄罗斯相比和西欧传统相距更远,俄罗斯的东正教毕竟还属于基督教的文化版图,而中国的儒道传统与西方文化相比则是一种异质的文化,因而中国的新文学是结合了外来养分与中国传统的更为独特的艺术创造。不过,当西方人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并非西方文学的摹仿品而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时候,很多有名的现代中国作家已先后辞世,或者搁笔已几十年。没有搁笔的,除了老舍有历史题材的《茶馆》堪称艺术经典之外,其他现代作家也没有推出像样的作品。不过即使如此,诺贝尔文学奖也在频频向现代中国作家招手。如果老舍、沈从文不是过早辞世,他们都可能早于莫言捧回诺贝尔文学奖。诺奖评委中颇通汉语的马悦然在香港回答中国哪些作家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提及鲁迅、老舍、沈从文。当然,巴金是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的寿星,他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是盛名所系的“激流三部曲”单向度地控诉传统大家庭而并未深入透视人生的复杂性,像《寒夜》那样的艺术珍品并不多;二是翻译有问题,钱锺书就直指巴金作品的英译是不会有人给奖的“烂译本”。很明显,在鲁迅等现代作家与1978年之后的新时期作家之间,有一个不为西方世界所接受的文学断层。当然,人们可能会以苏联作家的获奖而归咎这一历史阶段的中国作家自身的努力不够。然而必须看到,苏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斯捷尔纳克(1958)、肖洛霍夫(1970)、索尔仁尼琴(1974)、布罗茨基(1987)正表明了西方世界不可能对中国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学认同,因为四人中只有一位被苏联政府认同的肖洛霍夫,还曾因《静静的顿河》而被戴上过“异见分子”与“富农思想”的帽子。而中国的胡风、路翎以及右派作家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政治思想运动中都是昙花一现,路翎很重要的作品《财主底儿女们》《燃烧的荒地》也是在这一历史阶段之前所作。因而赢取诺贝尔文学奖的重任,就落在了莫言、阎连科、刘震云、余华、张炜、苏童、王安忆等新时期经过思想解放的新一代作家身上。莫言的幸运来自两个方面,,新时期的中国文学实际上容纳了两个文学传统:一个是五四文学革命开创的推崇个人自由与人道的文学传统,只是并不容纳这一传统中特别与社会对立的
...
目录:
目录一  跨文化视角:现代文学史分期、发展与经验教训中国文学的近代、现代与当代须重新划定1、问题的提出:近代、现代、当代文学之传统分期的谬误2、1894:中国文学的近代开端与前五四的现代热身3、从五四到四九:多元混杂的现代性与超现代的一元确立4、从四九到七九:超现代的一元模式从僵化到解体5、新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特点现代中国文学西化追求的阶段性及经验教训对现代中国文学一味趋新之教训的反思二  比较文学与中国文体的现代转型悲剧精神在中国现代文体转型中的错位1、悖论:张扬悲剧精神的胡适在新诗倡导与创作中推崇乐观精神2、从裨史到大雅:现代小说承传了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传统中国戏剧的现代转型及“样板戏”现象1、话剧与戏曲:两股道上跑的车2、话剧与戏曲的并轨:“文化骡子”的产生3、结语:世纪末的戏剧现状与铸造中华国剧的展望三  走向世界:鲁迅、莫言研究鲁迅:文化身份的规定性与当代解读的片面性夏志清贬损鲁迅的意识形态操控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现代意义四  跨文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异端”清华:现代文学被压抑的传统及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诞生白璧德中西弟子命运迥异的原因探源1、问题的缘起2、白璧德中西弟子反现代的不同命运3、梁实秋与学衡派批判现代的异同4、白璧德中西弟子不同命运的原因及中国弟子的当代价值钱钟书对中西悲剧精神研究的合理性及其界限五  西方批评家的理论矛盾与作家作品的价值重估柏林批评理论的矛盾及文化身份的根源解构的解构:德里达的理论支点与哲学怪圈基督教文化的金秋硕果:重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文化价值一个温情的生态神话:《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哲理意蕴《哈姆莱特》在当代中国的研究、改编与艺术重构六  学科的反思与名家的追忆世界文学的跨文化反思与学科重估季羡林:比较文学学科复兴的主将、跨文化研究的典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