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姥姥家里唱大戏 讲给孩子的中国戏曲故事(2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姥姥家里唱大戏 讲给孩子的中国戏曲故事(2册)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8 5.0折 56 全新

库存2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侯会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70209439

出版时间202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12页

字数212千字

定价56元

货号SC:9787570209439

上书时间2024-06-27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侯会,1949 年 3 月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在《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学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以及日本、中国台湾等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有专著《水浒源流新证》《中华文学五千年》《世界文学五千年》《元曲诵读》《中国神话故事精选》《食货金瓶梅:从吃饭穿衣看晚明人性》《水浒、西游探源》,讲有《水浒传》成书之谜、《水浒传》系列讲座等课程。兼任北京市文艺学会古代小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编委。
主编推荐:
1.内容详实,融故事性和知识性于一体。

2.图文并茂,全彩制作,全书图片超过500张,脸谱超过300个。

内容简介: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少年朋友们你们知道京剧脸谱中蓝脸、红脸、黄脸、白脸、黑脸各代表什么样的人物性格吗?你们知道生旦净末丑各代表什么角色吗?你们知道传统绝技“变脸”是属于哪个剧种的吗?中国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国传统美学,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姥姥家里唱大戏——讲给孩子的中国戏曲故事》是一套面向青少年读者的戏曲知识普及读本,分为上下两册。全书分为十季,按照时间的顺序,以讲故事的口吻,介绍了中国戏曲文化的诞生、发展、繁荣的全部过程以及艺术特点,并重点赏析讲解了一些重点剧种的有名剧目,如豫剧《花木兰》、越剧《白蛇传》、昆曲《牡丹亭》、京剧《三岔口》等;介绍了中国戏曲目前的重要剧作家以及表演艺术家们,如关汉卿、汤显祖、谭鑫培等人。全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对青少年了解我国的戏曲文化很有裨益。
摘要:
        拉大锯,扯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
    这歌谣是沛沛小时候跟姥姥学的。沛沛的姥爷喜爱京剧,还会自己拉着胡琴唱两段呢。每逢胡琴一响,沛沛也跟着大声唱:“拉大锯,扯大锯……”引得一家人笑起来。
    沛沛如今已是中学生了。临放暑假,音乐老师告诉他:下学期班上要开“戏曲进课堂”试验课,要他这个音乐课代表有所准备。沛沛听了,心里既好奇,又有点紧张。这不,放假第二天,他就来看姥姥、姥爷。一来,他早就想念二老了,每逢假期,他都要来陪二老住上一两个星期;二来,他也想借机跟姥爷取取“经”。
    吃过饭,沛沛跟着姥爷进了书房,正琢磨怎么开口,抬头看见墙上挂的胡琴,便问:“姥爷,您现在还拉胡琴吗?”
    “拉呀!你张爷爷、赵叔叔他们每周都来聚聚,我们沏上一壶茶,唱上几段,我给他们操琴。”
    “那可真好!我们音乐老师说了,唱歌唱戏也是一种锻炼,老人经常唱一唱,能延年益寿呢。”话头一转,沛沛问姥爷,“跟您请教个问题:‘戏曲’和‘戏剧’这两个字眼儿有啥区别?”
    姥爷问:“怎么想起问这个?”
    沛沛说:“我们下学期要开‘戏曲进课堂’试验课,可我搞不明白,为啥叫‘戏曲’呢,不是叫‘戏剧’吗?”
    姥爷说:“问得好。这么说吧,‘戏剧’是个大概念,古今中外,凡是由演员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都叫戏剧。戏剧的形式可多了,有话剧、歌剧、舞剧、哑剧、木偶剧……当然也包括咱们中国的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皮影戏,再早还有南戏、院本、杂剧、传奇等,这些都是咱们中国独有的传统剧种,很难按西方的剧种归类。
    “例如,人家话剧只说不唱,歌剧只唱不说,舞剧不说不唱,是用舞蹈当作‘语汇’来讲故事,哑剧则是靠演员的形体动作……中国传统戏剧呢,拿京剧来说吧,讲究‘唱念做打’,既有歌唱,像歌剧;又有念白,像话剧;同时还有动作表演、舞蹈打斗……简直就是歌剧、话剧、舞剧、哑剧,乃至杂技、武术的综合艺术。”
    沛沛想了一下,说:“可不是嘛!上回看京剧《三岔口》,几位好汉摸黑打斗,不说一句话,那就是哑剧啊!”
    姥爷接着说:“在传统戏的各种艺术手段中,唱总是放在第一位。早期的戏剧如南戏、杂剧、院本、传奇等,都有固定的曲谱,剧作家按谱填词,演员依曲牌演唱。后来的京剧、评剧等,也都以唱为主。因此把中国传统戏剧称为‘戏曲’,是再恰当不过了。近代学者王国维为戏曲下定义,便是‘以歌舞演故事’,突出‘歌舞’的要素。——这么说吧,‘戏曲’只有中国有,你可以把‘戏曲’称为‘戏剧’,但并非所有‘戏剧’都是‘戏曲’。”    沛沛边听边点头,他顺势向姥爷提出:“您啥时有空,给我讲讲戏曲故事吧。”
    姥爷说:“那好啊,戏曲剧本有成千上万种,生动的故事多的是!咱们还可以借此捋捋戏曲的历史,看看中国的戏曲是怎么诞生、发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那里面也有不少故事呢。
    “不过有言在先,剧本可是要自己读啊。你看那边的书柜里,就有不少剧本,《元曲选》《六十种曲》《大戏考》……你拿去先读。网上还有不少戏曲的视频,你也可以看看,增加点感性认识。回头咱们一边讲,一边交流。”
    推开戏曲这扇神秘的大门,里面将是怎样的世界?——沛沛这么想着,简直有点急不可待了。
    P2-4
目录:
上册

001开篇拉大锯,扯大锯……

005【一】歌舞祭祀,戏剧萌芽

007【二】《九歌》如戏词儿

010【三】傩神方相氏,驱鬼显威风

011【四】优孟衣冠,打动楚王

012【五】角抵百戏,黄公打虎

013【六】威武《兰陵王》,歌哭《踏摇娘》

015【七】诙谐参军戏,孔子是妇人?

016【八】敢打皇帝的敬新磨

017【九】“二圣环”岂可丢脑后

018【一〇】“三十六髻”童家婢

020【一一】宋代杂剧知多少

021【一二】目连大戏连演九晚

023【一三】南戏是戏剧成熟的标志吗?

024【一四】到邻家花园看一看

025【一五】错把剧本当佛经

027【一六】专享的宋代剧本原是它

028【一七】杀猪汉完胜读书郎

030【一八】官宦子弟站错队

031【一九】荆钗作证:谁说书生皆负心

034【二〇】磨坊产子李三娘

035【二一】阴差阳错《拜月亭》

037【二二】妻贤夫祸少,杀狗劝夫婿

038【二三】《琵琶记》里的是是非非

040【二四】“词曲之祖”,誉满天下

042【二五】元杂剧ABC

043【二六】庄稼汉勾栏看大戏

046【二七】散曲剧曲,小令套数

047【二八】“诸宫调”是怎么一回事?

049【二九】钟嗣成多情撰“鬼录”

050【三〇】为“不死之鬼”立传

051【三一】关汉卿: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053【三二】窦娥故事有渊源

055【三三】“三桩誓愿明题遍”

056【三四】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