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生活与手机实践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农民工民族志研究
  • 日常生活与手机实践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农民工民族志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常生活与手机实践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农民工民族志研究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3.12 6.9折 48 全新

库存1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莉莎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40911

出版时间202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60页

字数230千字

定价48元

货号SC:9787305240911

上书时间2024-06-27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高莉莎,201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文化传播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助理研究员,民族学博士后。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云南省博士后定向培养资助项目,在《新闻大学》《新闻记者》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较早关注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智能手机使用现状的民族志作品。作者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与网络民族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历时四年完成了这一研究。本书讲述了云南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独特的手机实践方式:他们通过智能手机建构网络族群空间、重构传统仪式、界定族群边界并由此重组社会结构。面对回不去的村寨、融不进的城市和“茧”化的网络,农民工群体通过独特的手机实践方式在充满悖论的空间进行即席书写。在此过程中,他们如同戴着枷锁的舞者,既在生活的困顿中挣扎,也在此中时常洋溢出生活的诗学。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缘起:从日常生活开始

二、农民工研究:概念、研究范式及反思

三、研究问题

四、本书结构

第一章  理论探讨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实践”

第二节  日常生活空间:个体再生产的实践空间

第三节  手机:具身化媒介

第四节  分析框架

小结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第一节  民族志方法及研究适切性

第二节  研究过程

一、入场:尴尬的空间  创造性的场所

二、融入:从“老板娘”到“高老师”

三、田野:从“线下”到“线上”

小结

第三章  变迁中的村寨日常生活空问

第一节  走进乐乡

一、自然地理交通及经济发展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媒介使用

第二节  传统礼俗空间重构与新空间生产

一、奇观式婚礼与“好日子”的建构

二、“小年轻”的亚文化拼贴空间

第三节  裹挟于社会转型中的村寨变迁

一、“空心村”的日常

二、拉开的贫富差距

三、“退路”在何方?

小结

第四章  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生产

第一节  碎片空间

第二节  身体展演与狂欢空间

小结

第五章  手机与日常生活空问重构

第一节  族群空间

第二节  仪式空间

第三节  舆论空间

一、一个真实版的《手机》故事

二、跨越边界的“游街示众”

第四节  “自我”与“他者”:交往的边界

第五节  埋葬手机:无奈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