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治理现代化 理论与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乡村治理现代化 理论与实践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2.48 5.6折 58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刚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56969

出版时间202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68页

字数202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SC:9787509656969

上书时间2024-06-26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村治理的有效程度。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全局中占据特殊地位,既是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又是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基础。乡村治理是否有效,决定着乡村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稳定程度,也体现着地方治理和国家治理的效能水平。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历史上,我国乡村治理有“皇权不下县”与“乡绅自治”的悠久传统,积累了大量乡村治理的有益经验,不过这些模式基本上依赖于传统的人治或熟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政权下乡”背景下乡村治理体制经历了多次变革,历经人民公社、“乡政村治”等若干阶段。不同时期所处的环境、条件和面临的形势、任务不同,导致乡村治理在主体、对象、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形成的治理的结构和机制不尽相同。而且,上述模式与现代意义上的治理现代化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乡村社会急剧变迁,乡村治理格局不断调整。一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家政策的深入推进,外来“嵌入”乡村社会的资金、项目、人力等资源大量增加,这给乡村治理带来了动力和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和精英人才大量外流,乡镇政府和村支两委等治理不断弱化,民间各种经济合作与社会互助组织不断涌现,传统乡村治理模式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制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
目录:
第一章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背景和历程

第一节历程演变

第二节时代背景

第三节重大意义

第二章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

第一节基本内涵

第二节理论依据

第三节目标取向

第四节指导原则

第三章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第一节坚持党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领导

第二节推动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创新

第三节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第四节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的路径参考

第四章村民自治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第一节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

第二节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

第三节强化村级小微权力监督

第四节发挥自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第五章法治建设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第一节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

第二节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

第三节创新乡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

第六章乡风文明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第一节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共建共享

第二节推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

第三节实施乡村德治工程

第四节培育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

第七章精准扶贫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第一节决胜全面小康的攻坚之战

第二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河南实践

第三节推进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