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里桥畔论唐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八里桥畔论唐诗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8.08 5.6折 68 全新

库存5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薛天纬

出版社江苏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31830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44页

字数198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SC:9787550631830

上书时间2024-06-26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为“凤凰枝文丛”之一种,为作者的学术随笔结集。内容主要涉及唐代诗歌、与唐诗相关的人和事以及相关书评等。如《请让“诗仙”李白的生命延续一年》《苏轼诗中的“饭颗 山”》等,文不甚深,简洁可读,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摘要:
        李杜互通互补论
    李白与杜甫,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目前并世而出且并肩而立的两位巨人。说到这两位文化巨人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想到韩愈高屋建瓴的评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而以元稹为始作俑者且在后世不绝如缕的“李杜优劣论”,则在总体上为当今论者所抛弃。我在扬弃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打算使用“李杜互通互补论”这样一个新的话题,来表述对李、杜的认识。
    我所说的“互通”,是指李、杜之间的共同性;“互补”,是指李、杜之间的差异性。李、杜互通的基础有三:一是时代,二是文化传统,三是人性;互补,则源于李、杜性格与艺术趣味的差异。
    互通互补既体现于李、杜之思想倾向、诗歌内容,又体现于李、杜的艺术风貌。
    就思想倾向而言,李、杜是以互通为主。
    首先,李、杜都具有强烈的用世热情和宏伟的功业抱负。李白的功业理想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杜甫的功业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他们都有自觉而强烈的家国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把人生的第一义定位于建功立业。李、杜对其建立宏伟功业的人生抱负均有充满诗意的形象表达,李白是凭借大鹏的形象:“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杜甫是凭借骏马和雄鹰的形象:“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李、杜的用世热情和功业抱负,产生于盛唐这样一个经济发达、政治开明、思想解放、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时代,是盛唐时代精神的反映。李白有一首至今不太为人们关注的诗,题为《送杨少府赴选》,诗有句云:“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诗人赞美的,是“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科举与选官制度。比起魏晋南北朝只讲出身门第而埋没人才的“九品中正制”,这是时代的巨大进步。晋代诗人左思曾无奈地感叹:“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阴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种社会不公,在唐代被进步的制度否定了,颠倒的历史已经被颠倒过来,李白的诗句直接针对并回答了“左思之叹”。正是社会进步与政治开明,激励了李、杜的积极用世热情,催发了他们的引吭高歌。
    李、杜的用世热情和功业抱负,又是对儒家传统的继承和实践。孔子当年为了在政治上寻找出路周游列国,孟子提出“达则兼善天下”的立身原则,给读书人树立了一个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李、杜都是儒家精神的奉行者、实践者。杜甫标榜“奉儒守官,未坠素业”是自己家族的传统,李白也明白宣言自己人生理想的第一步是“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事君与荣亲是典型的儒家观念。    李、杜宏伟不凡的功业理想,从本质上说,乃是根源于人性,体现了人性之“发展”欲望。人性之发展欲望,就是俗话所说的“人往高处走”。人作为社会之人,必定要追求个人价值在社会中的实现,要显示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变得辉煌。孑L子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他也是要谋求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
目录:
【唐诗散论】

李杜互通互补论

《梦游天姥吟留别》诗题辨误

圣代复元古  大雅振新声——李白《古风》(其一)再解读

《静夜思》的讨论该划句号了

《别匡山》确系李白少作

《李诗选》出版说明

条支与碎叶

张掖与韦冰——关于唐代文史史料建设的一点断想

请让“诗仙”李白的生命延续一年

苏轼诗中的“饭颗山”

巨笔一挥,就是一个盛唐——大唐盛世在李白诗中的直接映照

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李白对“左思之叹”的历史性回答

《把酒问月》与李白的宇宙人生观

人性与李白的爱情观

杜甫“陷贼”辨

有初有终,巨制晚成——关于《杜甫全集校注》的记忆与初读感受

重读《孟浩然》

杜甫咏孟浩然诗一首臆读

孟浩然爽约事平议

凉州词与出塞——关于《凉州词》的通信

八月梨花何处开?——岑参诗“轮台”考辨

夏承焘先生的“以七绝为词”

一部特色独具、历久仍新的中国文学史——评冯其庸《中国文学史稿》

才识卓绝  文章巨公——简述冯其庸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嘉会感言】

在中国唐代文学学会贵阳年会上的讲话

在湖北省李白研究会成立大会及首届“李白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李白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青山祭文

乐府学会成立贺信

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开幕词

“杜甫文化接受与传播全国学术研讨会及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上的书面发言

【怀师念友】

花开花飞九十秋——记有名李白研究专家安旗教授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