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00 6.8折 148 九品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宇信、宋镇豪 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22

茵茵書巢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宇信、宋镇豪 编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1498182
  • 定价 14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19页
  • 字数 118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为1999年在我国河南安阳召开的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百余篇论文,内容广泛,涉及甲骨的发现,甲骨文研究的历史,文字的考辨,对前人缺谬的匡正补充,殷商史和周代史研究,古代经济、社会、历法、宗教研究,古代文明的横向比较研究以及甲骨学的发展前瞻等。作者为来自国内各地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国际知名的香港、台湾学者,以及日本、韩国、美国等国的著名学者。篇篇文章,论证严谨,资料翔实,创见迭出,填补了研究的空白,有很高学术价值。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一桩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100年来,从王国维到郭沫若,再到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甲骨文研究取得了卓著成绩,甲骨学已经成为一门成熟学科。

  在甲骨文研究和甲骨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安阳殷墟发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历时10年的15次大规模科学发掘中,发现了王陵区、宫殿宗庙区等等重要遗迹和大批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白陶、玉器等珍贵遗物。殷墟科学发掘不仅推动了甲骨学研究的发展,还为今日考古学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学术界一批享誉世界的考古学家,就是在殷墟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贡献,将永远受到中国人民的怀念与尊重!

   甲骨文的发现为20世纪中国上古史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初,王国维等学者利用甲骨文,把其中的殷先公先王剔发出来,从而使《史记·殷本纪》等书所传的殷代王统得到了物证,同时也纠正了《史记》对个别殷代王世记载的失误。因此,甲骨文的发现,一下子便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提了一千年。这对以往学术界的“东周以上无史”论和某些外国学者主张“中国文明只能上溯至公元前7、8世纪”的错误看法,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反驳。郭沫若全面地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高屋建瓴研究甲骨文,从而完成了他的划时代著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十批判书》和《奴隶制时代》,成功地主编了《中国史稿》等书,大大地推动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发展。

  甲骨文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文字,它同古埃及的纸草文和古巴比伦的泥板文书交相辉映,在世界文明宝库中大放异彩。遗憾的是,纸草文字和泥板文字都已失传,而中国的甲骨文几经变异,一脉相承,终于成为现在中国通行的文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凝聚力,而且记录了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由于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甲骨文被发现以后,很快就引起了海外学者的注意。他们或收集著录,或考释文字,或研究甲骨文蕴藏的古代社会奥秘,或探索甲骨文自身的演变规律,无不取得了可喜成绩。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流散在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的甲骨文都已著录发表,为甲骨学和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增加了新的资料。海外学者的努力和追求,不仅为甲骨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甲骨学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而且对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古代文明,宣扬中国古代文明做了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对所有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各国学者表示深深的敬意!

  今天,有来自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数十位学者出席我们的盛会,就是甲骨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的最好说明。我们虽然语言不同,但甲骨文却是我们的共同语言。请允许我对远道而来、追求真理、追求学术、追求友谊的各国朋友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和发掘。毛泽东同志曾经亲临安阳殷墟,并多次讲到甲骨文。江泽民主席也到过殷墟考察,并说“殷墟的学问很深”。早在1950年,在国家百废待兴的困难情况下,我们就恢复了殷墟的发掘工作。50年来,殷墟的科学发掘工作从未中断,1973年在小屯南地出土甲骨7千余片,1991年在花园庄东地出土甲骨600余片,这是继1936年127甲骨储藏坑后的两次集中发现。为了全面整理甲骨等古代优秀文化遗产,在1956年制定国家12年科学研究远景规划时,历史研究所就提出编纂、整理甲骨文的计划。在主编郭沫若、总编辑胡厚宣和10多位年轻学者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在1982年将《甲骨文合集》13巨册全部出齐。这部被誉为甲骨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推动了甲骨学研究的发展。为了全面总结甲骨学100年来的成就,推动新世纪甲骨学研究的再辉煌,1996年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了重点项目“甲骨学一百年”。经过课题组全体同志的努力,现在这个项目的成果以《甲骨学一百年》、《甲骨文合集补编》和《百年甲骨学论著目》三部书的形式,奉献给海内外学术界,并作为向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和建国50周年的献礼!

  100年来,我们的甲骨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成绩,硕果累累,令人欣喜。但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在发展,科学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我十分赞成一些专家的意见,他们认为,“甲骨学当前的课题还有许多”,“甲骨学的研究不是已经完成,而是刚刚开始”。因此,停止的观点和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要不得的。在新的百年里,我们的甲骨学家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任重道远,大有作为。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和国家需要一批站在世界学术前沿的甲骨学专家、古文字专家和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理所当然要挑起这副担子。
【目录】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促进中华民族振兴

——在“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代序)李铁映

回顾与展望

甲骨学研究一百年王宇信

廿一世纪中国文字的走向与发展(台湾)吴玙

近二十年来的甲骨文研究陈炜湛

回眸与展望:殷墟甲骨文和商代铜器铭文比较研究谭步云

百年来的殷商历法研究常玉芝

董作宾(彦堂)与第一次殷墟发掘(台湾)董玉京

日本人研究甲骨的先驱——林泰辅[日]成家彻郎

刘朝阳与殷商历法研究肖良琼

我五十年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日]伊藤道治

王宇信对甲骨学的贡献郭胜强郭旭东

甲骨文研究

介绍一片四方风名刻辞骨——兼论习字骨与“典型法刻”的关系[日]松丸道雄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购藏甲骨选释(三)(台湾)钟柏生

东北师大所藏甲骨选释宫长为

殷墟甲骨拾遗(续)焦智勤

释“厄”裘锡圭

“妇”字本义试探齐文心

殷墟卜辞中的“火”——兼说“去火”罗琨

甲骨文“戎”字通释范毓周

读契割记冯时

释甲骨文字中的“乍”及相关文字高智

酒、彤辨马如森

卜辞中所见“亚”字释义孙亚冰

论甲骨文造字方法朱歧祥

商代文字可释字形的初步整理王蕴智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字形总表的校订与整理(香港)沈建华

殷墟卜辞命辞语言本质及其语气研究述评张玉金

甲骨文动词介词的为动用法和祭祀对象的认定喻遂生

关于甲骨文中若干记时名词的考察[日]村上幸造

甲骨文所见时间表现法之特征[韩]河永三

说“方”(提要)[法]麦里筱

殷墟甲骨文写刻与解读之省察[加拿大]黄孕祺

屯南H24卜骨补缀暨释读常耀华

《甲骨文合集》的反顾与《甲骨文合集补编》的编纂彭邦炯马季凡

关于前辞有“贞”的无名组卜辞林汝

考古地层学与历组卜辞断代李先登

卜骨的象征意义[日]荒木日吕子

论商代甲骨卜用后的处置张国硕

甲骨文与纳西东巴文(提要)(台湾)邓和

商史研究

殷商考古研究

附录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