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85新 药剂学(第9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85新 药剂学(第9版)

36.8 3.9折 95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荆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亮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7

版次9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20

石油农业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方亮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7
  • 版次 9
  • ISBN 9787117345644
  • 定价 9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规划教材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广、发行量最大的药学类专业高等教育教材,为我国药学类专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广泛调研第八轮教材编写及使用建议的基础上,本次修订拟根据药学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出台的国家政策法规、《中国药典》等对本轮教材进行更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新药研发能力。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为了顺应“互联网 教育”需求和我社数字资源的积累,本次修订将同步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
方亮,男,1964年10月生,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院长。1987年7月毕业于沈阳药学院药物制剂专业,2003年3月获日本城西大学药学博士学位。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药剂学的性质与剂型/1

一、药剂学的性质/1

二、药剂学的重要性/2

三、药剂学的任务/3

四、药剂学的分支学科/4

五、药物剂型的分类方法/5

六、剂型和制剂的命名/6

第二节药物递送系统/7

一、药物递送系统的概念/7

二、药物递送系统的分类/8

三、药物递送系统展望/9

第三节药用辅料/10

一、药用辅料的定义/10

二、药用辅料的分类/10

三、药用辅料的作用/10

四、药用辅料的发展状况/11

第四节药品相关法规/11

一、药典/11

二、国家药品标准/13

三、《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14

四、《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14

五、《药品生产质量规范》/15

六、《药品注册管理办法》/16

第五节药剂学的发展简史/18

第二章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22

第一节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类型/22

一、范德瓦耳斯力/22

二、氢键/23

三、电荷转移络合作用/24

四、离子参与的相互作用/24

五、疏水相互作用/25

第二节药物的物理化学作用对药物性质及制剂成型性的影响/25

一、药物的物理化学作用对药物性质的影响/25

二、药物的物理化学作用对制剂成型性的影响/26

第三节药物与药包材的相互作用/28

一、药物与药包材相互作用的类型/28

二、影响因素和处理方法/29

第四节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30

一、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部位/31

二、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31

三、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制/32

四、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33

五、药物与蛋白质结合对药物作用的影响/33

六、载药纳米粒与蛋白质结合对药物体内转运的影响/34

第三章药物溶解与溶出及释放/38

第一节溶解度与溶液特性/38

一、药物的溶解度/38

二、溶液的特性/40

第二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43

一、增溶、助溶及潜溶/43

二、盐型和晶型的选择/45

三、增加药物溶解度的制剂学方法/45

第三节溶出度与释放度/50

一、溶出相关机制和理论/50

二、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52

第四章药物多晶型/55

第一节药物晶型结构/55

一、晶体结构/55

二、晶型和晶癖/56

第二节多晶型/56

一、多晶型的种类/56

二、药物多晶型的制备方法/57

三、共晶/59

四、多晶型表征技术/59

第三节药物多晶型对制剂的影响/62

一、药物多晶型对药物的理化性质的影响/62

二、药物多晶型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63

三、药物多晶型对生产过程的影响/63

四、生产过程对药物多晶型的影响/64

第四节药品晶型研究及质量控制指导原则/64

第五章表面活性剂/67

第一节表面现象与表面张力/67

一、液体铺展/67

二、润湿/68

三、吸附/68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概述/69

一、定义和特点/69

二、种类/70

三、性质/74

四、应用/78

第六章微粒分散体系/82

第一节概述/82

一、基本概念/82

二、基本特点/82

三、应用与意义/83

第二节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83

一、粒径大小/83

二、动力学性质/84

三、光学性质/86

四、电学性质/86

第三节微粒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基础

知识/89

一、溶胶稳定性理论/89

二、空间稳定理论/93

三、空缺稳定理论/93

第七章流变学基础/95

第一节概述/95

一、变形与流动/95

二、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96

三、黏弹性/96

第二节流体的基本性质/97

一、牛顿流体/97

二、非牛顿流体/98

第三节流变性测定法/99

一、黏度的测定/100

二、稠度的测定/102

第四节流变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102

一、药物制剂的流变性质/102

二、药物制剂的流变性质对不同制剂

制备方法的影响/104

三、药物制剂的流变性质对生产工艺的

影响/105

四、心理流变学/106

第八章药物制剂设计/108

第一节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制剂设计/108

第二节制剂设计基础/109

一、制剂设计的目的/109

二、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110

三、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111

四、影响制剂设计的其他因素/115

五、质量源于设计/115

第三节药物制剂处方前研究/116

一、资料收集和文献查阅/117

二、药物理化性质测定/117

三、原料药的固态性质/119

四、药物稳定性和辅料配伍研究/121

五、处方前生物药剂学研究/123

第四节药物制剂处方和工艺设计及优化/124

一、药物制剂处方设计/124

二、优化法/127

第九章液体制剂的单元操作/129

第一节制药用水的制备/129

一、概述/129

二、制药用水的制备/130

第二节液体过滤/132

一、概述/132

二、过滤的机制及影响因素/132

三、过滤器及过滤装置/133

四、过滤方式/134

第三节灭菌与无菌操作/134

一、概述/134

二、物理灭菌法/135

三、化学灭菌法/136

四、无菌操作法/137

五、灭菌的验证/138

六、无菌检查法/139

第四节医药洁净厂房空气净化/139

一、概述/139

二、洁净室空气净化的标准/139

三、空气净化技术/140

四、洁净室的设计/141

第十章液体制剂/144

第一节概述/144

一、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144

二、液体制剂的分类/144

第二节液体制剂的辅料/145

一、液体制剂常用溶剂/145

二、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146

第三节低分子溶液剂/149

一、溶液剂/149

二、芳香水剂/149

三、糖浆剂/150

四、醑剂/150

五、酊剂/150

第四节高分子溶液剂/151

一、概述/151

二、高分子溶液的性质/151

三、高分子溶液的制备/151

第五节溶胶剂/152

一、溶胶的构造和性质/152

二、溶胶剂的制备/153

第六节混悬剂/153

一、概述/153

二、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153

三、混悬剂的稳定剂/154

四、混悬剂的制备/154

五、混悬剂的质量评价/155

第七节乳剂/156

一、概述/156

二、乳剂的形成理论/157

三、乳化剂/157

四、乳剂的稳定性/158

五、乳剂的处方设计/158

六、乳剂的制备/159

七、乳剂的质量评价/161

第八节其他液体制剂/161

第九节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162

第十一章注射剂/164

第一节概述/164

一、注射剂的概念与分类/164

二、注射剂的给药途径/165

三、注射剂的特点/166

四、注射剂的质量要求/166

第二节注射剂的处方组成/167

一、原料药/167

二、溶剂/167

三、附加剂/168

第三节注射剂的制备/169

一、制备工艺/169

二、水处理/170

三、容器与处理/170

四、药液的配制/173

五、过滤及灌封/174

六、灭菌与检漏/175

七、印字或贴签与包装/175

第四节注射剂的质量控制/176

第五节注射剂实例/177

一、溶液型注射液/177

二、混悬型注射剂/178

三、乳状液型注射剂/179

第六节大容量注射液/180

一、概述/180

二、制备/182

三、质量评价/186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86

五、实例/188

第七节注射用无菌粉末/191

一、概述/191

二、注射用无菌分装制品/191

三、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192

四、实例/195

第八节注射剂无菌工艺验证/195

一、注射剂的无菌保证工艺/195

二、灭菌(无菌)生产工艺验证/197

第十二章粉体学基础/201

第一节概述/201

第二节粉体的基本性质/202

一、粒径及粒径分布/202

二、粒子形态/208

三、粒子的比表面积/209

第三节粉体的其他性质/210

一、粉体的密度/210

二、粉体的空隙率/212

三、粉体的流动性/212

四、粉体的充填性/215

五、粉体的吸湿性/216

六、粉体的润湿性/217

七、粉体的黏附与内聚/218

八、粉体的压缩性质/219

第十三章固体制剂的单元操作/222

第一节粉碎与分级/222

一、粉碎/222

二、分级/226

第二节混合/228

一、机制/229

二、影响因素/229

三、混合设备/229

第三节制粒/231

一、干法制粒及设备/231

二、湿法制粒及设备/232

第四节干燥/236

一、概述/236

二、物料中水分的性质/236

三、影响干燥的因素/236

四、干燥方式与方法/237

第十四章固体制剂/240

第一节概述/240

一、固体制剂的制备/240

二、固体制剂的溶出/241

三、口服制剂的吸收/241

第二节散剂/243

一、概述/243

二、散剂的制备/243

三、散剂的质量检查/245

四、散剂的包装与贮存/245

五、实例/245

第三节颗粒剂/246

一、概述/246

二、颗粒剂的制备/246

三、颗粒剂的质量检查/247

四、颗粒剂的包装与贮存/248

五、实例/248

第四节片剂/248

一、概述/248

二、片剂的分类/249

三、片剂常用的辅料/250

四、片剂的制备/256

五、片剂的包衣/261

六、片剂的质量检查/264

七、片剂的包装与贮存/265

八、实例/265

第五节胶囊剂/267

一、概述/267

二、胶囊剂的分类/267

三、胶囊剂的制备/267

四、胶囊剂的质量检查/270

五、胶囊剂的包装与贮存/271

六、实例/271

第六节滴丸剂/272

一、概述/272

二、滴丸剂的制备/272

三、滴丸剂的质量检查/273

四、滴丸剂的包装与贮存/273

五、实例/273

第七节膜剂/274

一、概述/274

二、成膜材料/274

三、膜剂的制备/275

四、膜剂的质量检查/276

五、膜剂的包装与贮存/276

六、实例/276

第十五章皮肤给药制剂/278

第一节概述/278

一、定义和分类/278

二、特点/278

第二节药物经皮吸收/278

一、皮肤的结构及药物经皮吸收途径/278

二、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280

三、药物经皮吸收的促进方法/281

第三节软膏剂、乳膏剂、糊剂/283

一、概述/283

二、软膏剂/283

三、乳膏剂/287

四、糊剂/291

五、质量检查/291

第四节凝胶剂/291

一、概述/291

二、水性凝胶基质/292

三、制备/293

四、质量检查/293

第五节涂膜剂/293

一、概述/293

二、处方组成/293

三、制备工艺/294

四、质量检查/294

第六节贴膏剂/294

一、凝胶贴膏/294

二、橡胶贴膏/296

第七节贴剂/298

一、选择药物的原则/298

二、贴剂的种类/299

三、贴剂的辅助材料/299

四、贴剂的生产工艺/300

五、贴剂的质量控制/302

第十六章黏膜给药制剂/306

第一节肺黏膜给药制剂/306

一、肺部生理结构/306

二、药物肺部吸收机制及特点/307

三、影响药物肺部沉积的因素/308

四、影响药物肺部吸收的因素/308

五、气雾剂/309

六、喷雾剂/315

七、粉雾剂/316

八、吸入液体制剂/320

九、可转变成蒸气的制剂/320

第二节直肠黏膜给药制剂/320

一、直肠的生理结构及药物吸收途径/320

二、影响药物直肠吸收的因素/321

三、栓剂/321

第三节眼黏膜给药制剂/325

一、眼部生理结构/325

二、药物眼部吸收途径及特点/326

三、影响药物眼部吸收的因素/326

四、常用的眼用制剂/327

第四节口腔黏膜给药制剂/330

一、口腔黏膜生理结构/330

二、药物口腔黏膜吸收途径及特点/331

三、影响药物口腔黏膜吸收的因素/332

四、口腔黏膜常用剂型/333

五、口腔黏膜递药制剂的质量评价/333

第五节鼻黏膜给药制剂/334

一、鼻腔的生理结构及药物吸收途径/334

二、药物鼻腔吸收特点/335

三、影响药物鼻腔吸收的因素/335

四、常用鼻腔给药剂型及质量要求/336

五、鼻用制剂的质量评价/336

第六节阴道黏膜给药制剂/337

一、阴道的生理结构及吸收途径/337

二、影响药物阴道黏膜吸收的因素/338

三、常用阴道给药剂型/338

四、阴道黏膜递药制剂的质量评价/338

第十七章缓控释制剂/341

第一节概述/341

第二节口服缓控释制剂/342

一、缓控释原理/342

二、缓控释制剂的设计/347

三、缓控释制剂简介/350

四、质量评价/355

第三节口服择时与定位制剂/357

一、概述/357

二、择时与定位释放原理/358

三、择时与定位递送制剂简介/359

第四节注射用缓控释制剂/362

一、微囊与微球/362

二、植入剂/370

第十八章靶向制剂/374

第一节概述/374

一、靶向制剂的发展历程/374

二、靶向制剂的分类/375

第二节被动靶向递药原理/376

一、循环系统生理因素/376

二、微粒自身性质/378

三、隐形化原理/378

第三节主动靶向制剂/379

一、抗体介导的主动靶向制剂/379

二、受体介导的主动靶向制剂/379

第四节物理化学靶向制剂/380

一、磁靶向制剂/380

二、pH敏感靶向制剂/380

三、热敏靶向制剂/380

四、栓塞靶向制剂/381

第五节纳微米尺寸靶向制剂/381

一、纳米粒/381

二、脂质体/384

第六节靶向制剂的评价/390

一、体内分布/390

二、评价指标/390

第七节活体成像技术简介/390

一、可见光成像/391

二、核素成像/391

三、磁共振成像/391

四、超声成像/391

五、CT成像/391

第十九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393

第一节绪论/393

一、生物技术药物/393

二、生物技术药物开发的近况及挑战/393

第二节蛋白多肽类药物/394

一、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生产/394

二、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395

三、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稳定性/395

四、蛋白多肽类药物制剂及其稳定化方法/400

五、蛋白多肽类药物的递送/404

第三节寡核苷酸及基因类药物制剂/406

一、寡核苷酸及基因类药物的结构和性质/406

二、寡核苷酸及基因类药物的递送载体设计/407

第四节疫苗制剂/408

一、疫苗的分类/409

二、疫苗的递送/409

第五节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410

一、干细胞治疗/410

二、人工皮肤/411

第二十章现代中药制剂/413

第一节概述/413

一、中药制剂的概念/413

二、中药制剂的特点/413

三、中药制剂的基本理论/414

四、中药制剂的改良与创新/414

第二节中药制剂的单元操作/414

一、中药粉碎、筛分和混合/414

二、浸提/415

三、分离与精制/420

四、浓缩与干燥/421

第三节常用中药制剂/423

一、合剂/423

二、煎膏剂/423

三、酒剂与酊剂/424

四、丸剂/425

五、锭剂/427

六、中药片剂/427

七、中药胶囊剂/428

八、中药注射剂/429

九、其他中药成方制剂/430

第四节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431

一、中药材的质量控制/431

二、制备工艺的质量控制/431

三、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特点和要点/432

第二十一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434

第一节概述/434

第二节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及影响因素和

稳定化方法/434

一、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434

二、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436

三、影响因素及稳定化方法/439

第三节药物与制剂的物理稳定性/444

一、药物的物理稳定性及稳定化方法/444

二、药物制剂的物理稳定性及稳定化方法/445

第四节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实验方法/445

一、稳定性研究设计的考虑要素/445

二、稳定性研究的实验方法/447

三、稳定性研究结果的评价/450

第二十二章药品包装/452

第一节概述/452

一、药品包装材料的概念/452

二、药品包装的分类/452

三、药品包装的作用/453

四、药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应用要求/453

第二节药品包装材料的类型及包装设计/454

一、药品包装材料的分类/454

二、常用的药品包装材料/454

三、药品包装设计/459

第三节药品包装材料相关法规/461

一、药包材标准/461

二、药包材与药物的相容性/463

第四节制剂包装设计/464

一、固体制剂/464

二、半固体制剂/464

三、液体制剂/465

四、单剂量包装/465

五、儿童安全包装/465

六、老年人易开包装/466

七、防篡改包装/466

中文索引/468

英文索引/48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