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49 7.2折 68 全新

库存3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贵仁、杨耕 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5

上书时间2024-06-12

洛阳龙门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袁贵仁、杨耕 编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6
  • 版次 1
  • ISBN 9787303223992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4页
  • 字数 25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丛书由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首席专家袁贵仁策划,已经纳入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出版基金项目。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汇编总结当代中国、西方(包括苏联、东欧)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哲学问题和论争,为新世纪的哲学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准备;二是对当代社会实践和哲学新问题进行重新理解与研究,规范和领引新世纪的中国哲学沿着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所展现的哲学逻辑而实现自己的发展;三是通过对“时代精神”的深切理解和对文明境界的追求,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出传统哲学解释框架,寻求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真实视界的历史回归;四是通过对哲学未来发展的探讨,从而寻求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之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以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为研究对象,以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的发展为基础,对“自然历史过程论”、历史决定论和意识反映论等已经成为“常识”的基本观点进行新的阐述;对实践是人的生存本体、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等过去被忽视、“遗忘”的基本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对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从后思索”、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等一些马克思有所论述、但未充分展开,同时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观点,进行充分展开和详尽论证。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双重职能
一、实践: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范畴
二、历史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论生长点
三、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建构的理论前提
四、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双重职能

第二章  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
一、社会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及其中介
二、实践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人对自然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四、否定性的辩证法
五、实践:人类社会和人类世界的本体

第三章  社会的个人与个人的社会
一、”有生命的个人“与”现实的个人“
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三、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四、”社会生产人“与”人生产社会“

第四章  社会的本质、结构和有机体的特征
一、实践:社会生活的本质
二、社会结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三、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形式和意识形态
四、社会有机体及其特征

第五章  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一、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在何种意义上与自然历史过程”相似“
二、社会发展中的自然形态、派生形态和超越形态
三、人类总体历史的进程与具体民族历史的进程
四、社会历史过程与自然历史过程的区别

第六章  历史规律的形成与特征
一、历史规律的实践性、总体性和重复性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四、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五、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六、人文关怀的取向与历史尺度的坚守

第七章  意识与意识形态批判
一、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是被意识到的存在
三、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四、重演:意识个体发生与种系发生的本质关系
五、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六、意识形态批判

第八章  实践反思与”从后思索“
一、从黑格尔的思辨反思到马克思的实践反思
二、”从后思索法“:马克思一贯主张的思维方法
三、”从后思索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四、”从后思索法“的基本要求
五、”从后思索法“与批判的历史哲学

第九章  科学抽象与思维建构
一、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具体和实践理念
二、科学抽象与理论体系的形成
三、、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的基本环节
四、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的根本原则
五、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的实质:思维的建构
六、历史认识活动中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

第十章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一、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人类活动的本原性结构
二、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
三、从片面的人向全面的人的发展
四、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附录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问题、观点与思路
一、关于社会的本质和存在方式
二、关于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三、关于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实现机制
四、关于物质生产、人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的关系
五、关于历史发展的进程

人名与术语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