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应该知道的200件雕漆
  • 你应该知道的200件雕漆
  • 你应该知道的200件雕漆
  • 你应该知道的200件雕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你应该知道的200件雕漆

正版,现货拍摄,无笔记,划线,足9品

22 2.8折 78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丽华 编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

上书时间2024-06-24

彩玥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品佳,页面干净,包正版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丽华 编
  •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0476754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铜版纸
  • 页数 30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故宫收藏
【内容简介】
  雕漆工艺在中国漆工艺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其制作工艺之复杂,品质之精良和雕漆品种的多样化,以及雕漆作品所独具的艺术美感,在漆工艺品种中独领风骚,是故宫现藏漆器品种中数量最大、品质最高的漆器制品。
  雕漆,是使用天然漆树上分泌出的一种液体,经加工提炼调制成多种色漆,髹涂于各种器物胎骨上,雕制成色彩斑斓的各种漆器。
  据明代隆庆年间安徽新安平沙漆工黄成《髹饰录》“雕镂第十”剔红条中记载“剔红,即雕红漆也,髹层之厚薄,朱色之明暗,雕镂之精粗,亦甚有巧拙。唐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雕法古拙可赏,复有陷地黄锦者”。此后明天启年间浙江嘉兴西塘漆工杨明(号清仲)加注补充到“唐制如上说,而刀法快利,非后人所能及,陷地黄锦者,其锦多似细钩云,与宋元以来之剔法大异也。”这一记载表明我国唐代雕漆技法不仅单一色的剔红,也出现了一器之上使用了两种色漆的做法,但至今未见实物。宋元两代雕漆技法已臻成熟,有关宋代雕漆的著录较多,且传世和出土的雕漆如剔黑、剔红、剔犀实物也有所见。明万历人高濂在《燕闲清赏笺》中讲到:“宋人雕红漆器,如宫中用盒,多以金银为胎,以朱漆厚堆之数十层,始雕人物楼台花草等象,雕法之工,雕镂之巧,俨若图画……红花黄地,二色炫观,有用五色漆胎,刻法深浅,随妆露色,如红花、绿叶、黄心、黑石之类,夺目可观,传世甚少。”高氏所言不仅表明宋代有雕漆,而且还出现了依“刻法深浅,随妆露色”的剔彩漆器的做法。不仅如此,传世和出土的雕漆制品已彰显其特色。传世的元代雕漆以雕漆巨匠张成、杨茂等的作品为代表。
  据《嘉兴府志》载:“张成、杨茂,嘉兴府西塘杨汇人,剔红最得名。”张成雕漆作品的特点是以髹漆肥厚,雕工圆润,藏锋清晰著称。他的雕漆技艺全面,作品题材广泛,以山水人物为题材的作品,通常以画面疏朗,景物深远,空旷辽阔为特点。
  杨茂是与张成同时齐名又同为故里的元代雕漆巨匠,嘉兴府西塘杨汇人,同样以擅长剔红而名盖一时。杨茂的雕漆风格,在题材的选择与艺术处理上,与张成各有千秋。杨茂以花卉为题材的作品,用漆不及张成肥厚,刀法娴熟,花卉表面略显平滑,在平滑的花瓣和叶面上,刻阴线花筋叶脉,与张成采取的边缘凸起,花瓣枝叶反正卷折,茁壮丰满的风格略显不同。在以山水人物为题材的作品中,多以近景为主,突出人物的各种活动,表现手法十分细腻逼真。
【目录】
前言
元明
1 “杨茂造”剔红观瀑网八方盘
2 “杨茂造”剔红花卉尊
3 “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纹盘
4 “张敏德造”剔红赏花图圆盒
5 剔红茶花绶带鸟纹盘
6 剔红芙蓉锦鸡图葵瓣式蕊
7 剔红楼阁人物图圆盘
8 剔犀云纹圆盘
9 剔红水仙花纹圆盘
10 剔红孔雀牡丹纹大盘
11 剔红云龙纹盝顶长方盒
12 剔红五伦图菱花式盘
13 剔红双层牡丹花纹圆盘
14 剔红茶花纹圆盘
15 剔红花卉纹盖碗
16 剔红葡萄纹椭圆盘
17 剔红抚琴图八方盒
18 剔红灵芝双螭纹圆盒
19 剔红牡丹花纹尊
20 剔红双风牡丹纹盏托
21 剔红牡丹纹圆盒
22 剔红缠枝莲纹圆盘
23 剔红携琴访友图葵瓣式盘
24 剔红献花图菱花式盘
25 剔红游归网葵瓣式盘
26 剔红黄鹤楼诗意图葵瓣式盘
……
清代
附录一 雕漆的鉴定
附录二 中国第一部保存下来的漆工专著《髹饰录》
附录三 雕漆的工艺技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品佳,页面干净,包正版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