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用放射防护学(第3版/本科影像)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医用放射防护学(第3版/本科影像)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3.69 5.3折 45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晋东;张明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3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6-26

诚意正心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谢晋东;张明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6
  • 版次 3
  • ISBN 9787117330893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专业第五轮规划教材之一,新版教材是纸质内容和数字内容相结合的新型融合教材。本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放射物理学基础、剂量学基础、电离辐射的基本测量、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辐射防护体系、职业照射防护、医疗照射防护、辐射防护的监测与管理。同时配备数字资源,主要包括PPT、习题、微课、视频、图片等。根据新时期科学发展对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从新的视角全面介绍了放射防护学基础理论和医学影像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作者简介】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 ;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200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位);2014年,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3位);主编《医用放射防护学》(第1版、第2版);副主编《医学影像物理学》。2002年获泰安市 “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目录】
第一章 放射物理基础/1

第一节 辐射的分类 /1

一、 电磁辐射与粒子辐射 /1

二、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2

第二节 放射性衰变 /2

一、 原子的基本特征 /2

二、 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 /3

三、 放射性衰变的类型 /7

四、 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产生 /9

第三节 X 射线的产生 /10

一、 X 射线的产生机制 / 11

二、 X 射线辐射场的空间分布 /14

第四节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6

一、 碰撞损失 /17

二、 辐射损失 /17

三、 总阻止本领 /17

四、 传能线密度 /18

五、 射程 /19

第五节 X(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类型 /19

一、 光电效应 /20

二、 康普顿效应 /21

三、 电子对效应 /23

四、 X(γ)射线与物质的其他相互作用 /24

五、 各种相互作用的相对权重 /24

第六节 X(γ)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 /25

一、 X(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系数 /25

二、 X(γ)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27

第二章 剂量学基础 /31

第一节 描述辐射场性质的量 /31

一、 粒子注量 /31

二、 能注量 /32

三、 粒子注量与能注量的关系 /32

第二节 描述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量 /33

一、 照射量 /33

二、 比释动能 /34

三、 吸收剂量 /35

第三节 带电粒子平衡/37

一、 带电粒子平衡 /37

二、 吸收剂量与比释动能的关系 /38

第四节 空腔理论 /39

一、 布拉格- 戈瑞空腔理论 /39

二、 其他大小的空腔 /40

三、 电离室实用剂量学 /41

第三章 电离辐射的基本测量 /42

第一节 电离室剂量计/42

一、 自由空气电离室 /42

二、 指形电离室 /43

三、 特殊电离室 /44

四、 电离室工作特性 /44

第二节 半导体剂量计/46

一、 工作原理 /46

二、 半导体剂量计工作特性 /47

第三节 释光剂量计 /47

一、 热释光剂量计 /47

二、 光激发光剂量计 /48

第四节 其他剂量计 /49

一、 胶片剂量计 /49

二、 正比计数管 /50

三、 盖革- 米勒计数管 /51

四、 闪烁计数器 /52

第四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53

第一节 电离辐射损伤机制 /53

一、 辐射直接作用与辐射间接作用 /53

二、 原初过程与继发过程 /54

三、 辐射与自由基 /56

四、 辐射靶学说 /56

五、 生物靶的调节作用 /57

第二节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59

一、 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60

二、 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 /61

三、 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 /62

四、 小剂量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63

五、 辐射危险性的估计 /64

第三节 辐射损伤效应及影响因素/65

一、 胎儿出生前的受照影响 /66

二、 急、慢性放射病 /67

三、 外照射致放射损伤 /68

四、 影响辐射损伤的物理、化学因素 /69

五、 影响辐射损伤的生物学因素 /71

第五章 辐射防护体系/73

第一节 辐射防护评价量 /73

一、 器官剂量 /73

二、 当量剂量 /74

三、 有效剂量 /75

四、 内照射防护评价量 /76

第二节 辐射防护实用量 /77

一、 剂量当量 /77

二、 周围剂量当量 /77

三、 定向剂量当量 /78

四、 个人剂量当量 /78

五、 实用量与空气比释动能的关系 /78

第三节 照射情况分类/79

一、 照射情况类型 /79

二、 照射的分类 /80

第四节 辐射防护原则/80

一、 辐射防护正当性 /81

二、 辐射防护最优化 /81

三、 剂量限值 /81

四、 剂量约束和诊断参考水平 /82

第五节 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 /83

一、 辐射防护法规 /83

二、 辐射防护标准 /83

第六章 职业照射防护/86

第一节 职业照射防护的要求 /86

一、 职业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86

二、 职业照射防护中有关责任方的职责 /86

三、 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 /87

第二节 职业照射工作场所的分区/90

一、 控制区 /90

二、 监督区 /90

第三节 内照射防护 /90

一、 内照射防护的原则 /90

二、 内照射防护的方法 /91

第四节 外照射防护 /99

一、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99

二、 外照射防护的屏蔽设计 /101

第五节 职业照射防护最优化 / 110

一、 最优化分析方法 / 110

二、 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实施 / 113

三、 教育与培训 / 115

第七章 医疗照射防护/ 116

第一节 X 射线摄影中的辐射防护 / 116

一、 X 射线摄影中的患者剂量 / 116

二、 X 射线摄影的正当性判断 / 118

三、 X 射线摄影中的患者防护 / 119

四、 X 射线摄影诊断参考水平 /122

第二节 CT 检查中的辐射防护 /124

一、 CT 检查中的患者剂量 /124

二、 CT 检查的正当性判断 /127

三、 CT 检查中的患者防护 /128

四、 CT 诊断参考水平 /131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中的辐射防护/132

一、 介入诊疗中的患者剂量 /132

二、 介入诊疗的正当性判断 /134

三、 介入诊疗中的患者防护 /135

第四节 核医学诊疗中的辐射防护/137

一、 核素进入人体途径与主要危害因素 /137

二、 核医学诊疗的正当性判断 /138

三、 核医学诊疗中的患者剂量 /139

四、 核医学诊疗中的患者防护 /139

五、 核医学诊断参考水平 /140

第五节 放射治疗中的辐射防护 /142

一、 放射治疗应遵循的原则 /142

二、 放射治疗中的患者防护 /143

第八章 辐射防护的监测与管理 /145

第一节 辐射防护监测/145

一、 辐射场所的防护监测 /145

二、 个人剂量监测 /145

三、 剂量监测方法 /146

第二节 辐射事故与应急处理 /147

一、 辐射事故的分级与分类 /147

二、 辐射事故的照射途径与防护 /148

三、 辐射事故的应急准备及其响应 /150

第三节 申请许可制度和管理机构/152

一、 许可登记管理制度 /152

二、 从事放射工作单位的必备条件 /152

三、 放射防护管理机构 /153

第四节 放射防护管理的内涵 /153

一、 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必备条件及职责 /153

二、 放射器材的使用与管理 /153

三、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追踪 /154

四、 质量保证 /155

五、 档案管理 /156

推荐阅读 /157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15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