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
  • 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
  • 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
  • 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
  • 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

50 九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甘满堂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D8

上书时间2024-06-28

沙与沫书屋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甘满堂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5
  • 版次 1
  • ISBN 9787802306301
  • 定价 2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6页
  • 字数 227千字
【内容简介】
宗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人对于宗教有一些误解。其实,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宗教不仅能为社会提供精神信仰,而且也能为社会团结提供一种组织与整合机制,所以,宗教是可以发挥积极的社会正功能的。社会学自创立后一直对宗教研究予以高度关注,经典时期的社会学大师涂尔干与马克斯·韦伯都对宗教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创了宗教社会学研究的范式。不过,韦伯说现代社会是一个“祛除巫魅”的过程,人类理性与科学的发展已使社会摆脱对于宗教的依赖,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弱。但从社会发展现实来看,宗教问题仍不可忽视。从世界范围来看,宗教问题时时与地区民族冲突、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紧密联系,对此,美国人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有很好的表述。从人类自身发展来说,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需要也丰富多彩,宗教信仰仍是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形式。最新的社会调查表明,全球范围内宗教信徒的人数正呈增加趋势,人们在节日时去宗教活动场所正成为一种时尚,宗教问题仍吸引着社会学家的目光。在美国社会学各分支中,宗教社会学研究特别兴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多,丰富着宗教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宝库。
【作者简介】
甘满堂,1969年生,安徽庐江人,福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1990年毕业于巢湖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1997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精干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获社会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城乡社会学与宗教社会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与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目录】
导论福建民间信仰的宗教社会学研究
一问题提出
二基本概念解释
三本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获取手段
五本书结构
第1章宗教社会学理论与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回顾
一宗教社会学理论回顾
二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综述
三台湾民间信仰的现状及研究范式
四福建民间信仰的社会学研究回顾

第2章背景
一村庙信仰的经济与文化基础
二村村皆有庙,无庙不成村
三村庙主神与社区神崇拜

第3章村庙信仰与村庙信仰共同体
一村庙信仰是社区信仰的核心
二村庙信仰共同体与村落宗族
三村庙信仰是民间信仰的核心

第4章村庙组织
一村庙管理委员会
二村老人协会与村庙管理
三村庙轮祭制度与年度性管理组织

第5章村庙信众与神职人员
一村庙信众研究
二村庙个体信仰仪式
三神职人员

第6章村庙活动的经济基础
一村庙的收入与支出及财务管理
二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
三作为大多数村庙的集资方式--摊派

第7章集体性仪式活动
一聚餐
二斋醮(法会)
三酬神演戏
四游神巡境

第8章村庙信仰的功能分析
一村庙信仰的正功能
二村庙信仰的负功能与社会冲突

第9章争取合法性与村庙信仰的发展
一受挤压的生存状态
二民间的理由
三寻求合法性

第lO章结论
一村庙信仰是一种社区性、群体性的民间信仰,具有制度化色彩
二传统社区居民的公共生活空间
三村庙信仰与传统社区的横向整合
附录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