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仁山传
  • 杨仁山传
  • 杨仁山传
  • 杨仁山传
  • 杨仁山传
  • 杨仁山传
  • 杨仁山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杨仁山传

8 2.7折 30 八品

库存2件

河南焦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朝曙 著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馆藏 书背水渍 粘连,轻微霉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朝曙 著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1709370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1页
  • 字数 14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杨仁山传》记述了晚清著名佛学家杨仁山的一生。杨仁山生长在一个进士家庭,在战争中度过青春岁月,战后跟随曾国藩参与南京城的修复建设,壮年随曾纪泽、刘芝田两度出使英法,回国后辞官不受而投身中国佛教复兴事业,一生融刻经、弘法、取经、教学、研究于一体,培养了谭嗣同、桂伯华、梅光羲、李证罡、欧阳渐等一大批门下弟子。该书揭示了杨仁山投身佛学的心路历程,阐述了杨仁山为佛教复兴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贡献,同时也展现了杨仁山从出生到去世75年中晚清风云变幻历史的一个侧面,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场景和细节。
【作者简介】
陈朝曙,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曾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文史文章三十多篇,著有长篇纪实专著《苏雪林与她的徽商家族》。
【目录】
引言
第一章家世
一、父亲中举、仁山出生
二、进士之家
三、随父进京
四、凫山发蒙
五、乡居生活

第二章随父转战军中
一、随父倡办团练
二、父亲的军事思想与游击战术
三、辞保不受
四、受父亲影响
五、父子同在曾国藩麾下

第三章青年原本是诗人
一、在战争中成长
二、婚姻大事
三、朦胧的革命思想
四、诗人本性

第四章发心菩提
一、情感的烦恼
二、初入佛门
三、发大誓愿
四、晚清思想的伏流

第五章刻经事业
一、净土四经
二、创办金陵刻经处
三、一心学佛
四、求经书于江浙

第六章两度出使英法
一、湖湘之行
二、随曾纪泽出使英法
三、结识南条文雄
四、随刘芝田二度赴欧

第七章家居岁月
一、家人与家事
二、天印庵
三、与英人合译《大乘经》
四、失而复得的古代大德著述
五、玄奘与《瑜伽师地论》
六、家中贵客黎元洪

第八章谭嗣同金陵学佛
一、一见倾心忘年交
二、《仁学》与佛学
三、金陵测量学会
四、戊成之变

第九章乔迁延龄巷
一、新居延龄巷
二、与日本僧人辨正佛法
三、助编日本《续藏经》
四、分家笔据

第十章江西籍的弟子
一、江西来的青年才子
二、居士佛教思想
三、与李澹缘、黎端甫等人的通信
四、梅光羲、欧阳渐、李证罡
五、英年早逝的桂伯华

第十一章向佛问学多才俊
一、夏曾佑
二、郑观应的独善之求
三、深柳门下
四、与陈三立、刘师培、沈曾植等友人的交往
五、与章太炎的不睦
六、佛与道之辨

第十二章佛学主张与著述
一、《大乘起信论》——马鸣宗
二、佛学三宇经
三、以佛理阐释儒与道
四、《谢客启》

第十三章祗洹精舍
一、办僧学堂的愿望
二、祗洹精舍
三、太虚及其他学生
四、办祗洹精舍的影响和意义

第十四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南洋劝业会
二、“佛学研究会”
三、《大藏辑要》
四、最后的安排
五、斯人往矣
六、经版所在遗体所在
七、继往开来

尾声今天的金陵刻经处
一、民国最浪漫的婚姻
二、冲破重重障碍的退婚之路
三、大孝孙女
四、今天的金陵刻经处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馆藏 书背水渍 粘连,轻微霉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