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
¥
30
9.4折
¥
32
八品
仅1件
作者刘俐俐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俐俐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7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07256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博雅导读丛书
- 【内容简介】
-
本书的特点在于:第一,对艺术效果的描述和对效果的追根探源性分析紧密结合。这个特点,与我为了圆满回答如前所述的那位行家所提的问题,深化了对文本分析的认识密不可分。第二,更多地将艺术效果置放在文学史、文学思潮等文本之外的视野中加以考察。这是与前一本书不同的。这个特点形成的原因在于,《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分析的对象毕竟不是母语文本,在思潮、文学史等更加开阔的视野中分析的难度比较大。而这次转向中国现代经典小说的文本分析,则自由和自如得多。事实是,在文学史的视野上考量和分析,并没有束缚思维,反而产生了参照点。第三,注重中国文化典籍为小说艺术提供的丰厚互文性基础,将之既作为关注的重点又作为分析的主要路径。第四,本书的编排体例,依然遵循〈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按照作品发表先后顺序的原则编排,意在文学作品一旦产生,就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还在于这样的编排,作品仿佛一颗颗珍珠,被穿在一根时间的金线上,经受时光的考验,历久而弥新。
- 【目录】
-
导读文学经典:一个开放性的研究课题
永远的故乡与鲁迅的返乡之路
——鲁迅《故乡》的文本分析
附:故乡(1921年)
目击沉沦者沉沦的小说艺术
——郁达夫《沉沦》的文本分析
附:沉沦(1921年)
我们今天如何读许地山的《缀网劳蛛》
——许地山《缀网劳蛛》的文本分析
附:缀网劳蛛(1922年)
废名的《桃园》是怎样写成的
——废名《桃园》的文本分析
附:桃园(1927年)
《一个危险的人物》的文学意义是如何诞生的
——王鲁彦《一个危险的人物》的文本分析
附:一个危险的人物(1927年)
聚焦于自我情感轨迹的叙述模式
——施蛰存《上元灯》的文本分析
附:上元灯(1929年)
童话文体魅力的当代体验
——叶圣陶《古代英雄的石像》的文本分析
附:古代英雄的石像(1929年)
“同故事人物”的限知视角叙述及其艺术魅力
——蹇先艾《在贵州道上》的文本分析
附:在贵州道上(1929年)
借用历史材料以构筑别样世界的小说艺术
——茅盾《石碣》等三篇历史小说的文本分析
附:石碣(1930年)
豹子头林冲(1930年)
大泽乡(1930年)
多层叙述的艺术力量与“幸福”话题的当代延伸
——巴金《复仇》的文本分析
附:复仇(1930年)
女人成为流通物与文学意味的产生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的文本分析
附:为奴隶的母亲(1930年)
意境和格调:艺术价值的主要来源
——沈从文《菜园》的文本分析
附:菜园(1930年)
由特殊的人生感觉而成就特殊的小说艺术
——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的文本分析
附:夜总会里的五个人(1932年)
在无限虚拟中品味人生的艺术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的文本分析
附:九十九度中(1934年)
“不传!不传!”的魅力与“最后一个”的阐释空间
——老舍《断魂枪》的文本分析
附:断魂枪(1935年)
永远的华威先生与反讽艺术
——张天翼《华威先生》的文本分析
附:华威先生(1938年)
“金锁”隐喻与诗性的故事
——张爱玲《金锁记》的文本分析
附:金锁记(1943年)
转喻与提喻相结合的小说艺术
——孙犁《荷花淀》的文本分析
附:荷花淀(1945年)
今天怎样阅读赵树理的小说
——赵树理《催粮差》的文本分析
附:催粮差(1946年)
永远的“游园”与梦醒时分的痛苦
——白先勇《游园惊梦》的文本分析
附:游园惊梦(1966年)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