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的谣言(修订版)
  • 汉代的谣言(修订版)
  • 汉代的谣言(修订版)
  • 汉代的谣言(修订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代的谣言(修订版)

全新正版带塑封

34 3.5折 96 全新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宗力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6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25

三昧书屋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吕宗力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6
  • 版次 1
  • ISBN 9787220132230
  • 定价 96.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汉代的谣言》首版于2011年,一出版即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十余年来依然散发着持续的学术影响力。作者从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汉代文献,再次发现、辨析其时语境中的流言、讹言、谣言、谶言、谶谣、神话、传说等言论信息,系统梳理、科学辨析了谣言类言论信息,如何参与并塑造了汉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政治语境和思想文化,为读者和学界了解汉代的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化提供了独特视角,也为汉代谣言如何生成、传播与流变之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史料和严密的论证。其英译版Rumor in the Early Chinese Empires获中华学术外译基金赞助,2021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阔别十年之久,《汉代的谣言》(修订版)即将和读者见面。本次修订工作将再现该书的学术魅力,针对这些年来读者、学者和专业书评指出的瑕疵作了一些技术性修正,同时也对汉代谣言案例增加了更多的补充考察。
【作者简介】
吕宗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7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1982)、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系哲学博士(1995)。专攻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制度史、文化史、社会史,民间信仰及古典文献。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战国秦汉研究室副主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人文学部署理主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弗吉尼亚大学联合学院执行院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道扬书院院长、南京大学特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荣休教授。著作有《汉代的谣言》、Power of the Words: Chen Prophecy in Chinese Politics, AD 265-518,《中國民間諸神》(合著)、《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主编)、《日知錄集釋》(合编)、《陔餘叢考》(合编)、《困學紀聞》(合编)等。
【目录】
《汉代的谣言》(修订版)

 

目录

 

绪言 

 

章 流言与讹言

节 流言

一、“管蔡流言”

二、“众人流传之言”

三、“流言惑众”

 

第二节 讹言

一、诈伪、讹误、变化、流动之言

二、怪诞、妖异之言

三、灾异、社会危机与讹言

 

第三节 汉代官方对流言、讹言的态度及其理论背景

 

 

第二章 妖言

节 “妖”字在先秦秦汉文献中的语义

第二节 “妖言”在秦汉历史论述中的语义

第三节 秦汉史中的妖言案例

一、秦诸生“为訞言以乱黔首”案

二、淮南王刘安“荧惑百姓,妄作妖言”案

三、张寿王“诵不详之辞,作祅言欲乱制度”案

四、眭弘、夏侯胜等的谶言式妖言案

五、杨恽“作为妖言”案

六、甘忠可“汉当更受命”案

七、楚王英造作图谶妖恶大故案

八、以妖言惑众的“妖巫”“妖贼”

 

第四节  汉朝廷对“妖言”的因应之道

一、 西汉的严刑峻法

二、 东汉层出不穷的“妖恶禁锢”案与当局的四次特赦令

 

第五节 两汉思想界解构“妖言”污名的论述策略

一、颠覆论述策略

二、历史叙事中的论述策略

三、神秘主义论述策略

 

第三章 谣言(民间歌谣)

节 歌谣是汉代社会与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民间歌谣在汉代政治思想论述中的独特定位

第三节 民间歌谣作为舆论在政治实践中的影响与功能

一、倾听歌谣  顺应民意

二、善用歌谣  操控民意

三、从议题设定、利益相关、传播范围、语言风格看民谣的政治影响力与局限性

 

第四节 民间舆论与两汉时期的舆论监督

一、汉代中央对地方行政的监督机制

二、西汉丞相“问疾苦”、刺史采“讹言”、特使“观风俗”

三、东汉的“举谣言”

 

第四章 谶言与谶谣

节 谶言

一、什么是谶言?

二、谶言的载体

三、谶言的来源

四、皇朝更替、天命转移与谶言论述

五、谶言信仰与汉代社会心态

 

第二节 谶谣

一、元、成时期谶谣

二、两汉之际谶谣

三、桓、灵时期谶谣

四、灵、献时期谶谣

五、谶谣的来源

六、谶谣信仰论述

 

第三节 谶言、谶谣也是谣言

 

第五章 政治神话与民间戏语

节 政治神话

一、开国之君神话

二、继体之君神话

三、刘邦开国神话

 

第二节 民间传说

一、神君传奇

二、“俗说”“俗言”

   

第三节 神话、传说与谣言

 

第六章 观察与思考

节 谣言的史料和历史价值

第二节 谣言的起源:浮浪不根、不断流动

 

第三节 谣言因何而生、因何而盛?

第四节 谣言有哪些表现形式?它们如何传播?如何建构?

一、谣言的表现形式

二、谣言如何传播与建构

 

第五节 谣言惑众:在传播中凝聚共识

第六节 谣言与舆论

一、谣言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从民间歌谣看谣言对公众的影响力及其局限性

三、从民间歌谣看舆论引导

四、谣言与舆论监督

 

第七节 信谣、传谣之心态试析

一、“天惑其意,不能自止”?

二、“谣言止于真相”?

三、“谣言止于智者”?

四、谣言凭什么成谶?

 

如何消解谣言的负面影响  389

一、言为专制政治体制下一种以特殊方式

表达的社会舆论

二、信息渠道的畅通和信息发布机构的公信力

三、谣言未必止于真相

四、谁将是谣言的终结者?

 

附录 卢芳与“刘文伯”——九原皇帝卢芳事迹小考

 

参考文献

 

后记

 

修订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