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1922-1927年中国非基督教运动
  • 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1922-1927年中国非基督教运动
  • 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1922-1927年中国非基督教运动
  • 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1922-1927年中国非基督教运动
  • 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1922-1927年中国非基督教运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1922-1927年中国非基督教运动

内有开胶,不缺不少

338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徐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天宏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9

上书时间2024-06-24

名扬书画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天宏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7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50836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5页
  • 字数 400千字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1922年年非基督教运动研究的理论专著,这场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近代启蒙运动影响的运动以不同晚清历史上传统士绅发起的“反洋教”运动的套态及运作方式出现,是一场相对理性的以世俗人文化反对宗教神文化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也是19世纪20午代中国民族丰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以来,随着进化论及科学、哲学的问世,一场以人文主义为宗旨的批判宗教神文化的运动在欧美勃然必起,中国的非基督教运动也续其流、衍其波,发展成一场全国规模的思想文化及政治运动。这场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近代启蒙运动影响的运动以不同晚清历史上传统士绅发起的“反洋教”运动的套态及运作方式出现,是一场相对理性的以世俗人文化反对宗教神文化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也是19世纪20午代中国民族丰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督教及其在华传教事业的评价,本书也有缕述。
【作者简介】
杨天宏,1951年生,四川成都人,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近年来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和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的研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及高校学报上发表论文60余篇。著有《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新民之梦:梁启超传》,另有译著两本出版。
【目录】
自序
第一章晚清反教运动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教会势力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清季民教冲突原因分析
第三节非理性化反教运动析例
第四节晚清反教运动中的理性萌芽

第二章新文化运动与非基督教运动的酝酿(1915年一1921年)
第一节从“反孔”到“非耶”的逻辑发展
第二节少年中国学会发起的宗教问题讨论
第三节由学术讨论向政治运动转化的倾向
第四节教会传教事业的激剧变化
第五节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第十一届大会的召开

第三章非基督教运动的爆发及其社会反响(1922年3月-6月)
第一节从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到非宗教大同盟
第二节运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
第三节北大五教授宣言与“信教自由”论战
第四节教会方面对非基督教运动的回应
第五节学生亚文化与反教浪潮的起落

第四章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兴起(1924年5月-1925年4月)
第一节收回教育权运动的背景
第二节教会学校的学潮与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兴起
第三节教育家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第四节非基督教同盟的重建及其活动
第五节政党与非基督教运动
第六节教会方面的复杂反应

第五章民族主义全面高涨与基督教面临的新挑战(1925年5月-1927年4月)
第一节五卅运动与中国民族主义的全面高涨
第二节非基督教运动在新形势下的变化发展
第三节中国基督徒卷入“反教”运动
第四节北伐战争与非基督教运动的升级
第五节军阀、外国人与非基督教运动
第六节国民党政策的转变与非基督教运动的终止

第六章余论
第一节非基督教运动与近代“教案”之比较
第二节反教运动与基督教的“本色化”
附录一:基督教与非基督教运动大事记
附录二: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外文部分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