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村土地银行研究:历史制度分析的视角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农村土地银行研究:历史制度分析的视角

二手书,此书是一本无赠品和附件,套装不全,购买套装请联系客服

14.7 3.0折 49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枣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震江 著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04995674

上书时间2025-01-08

诚信旧书社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震江 著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7
  • 版次 1
  • ISBN 9787504995674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2页
  • 字数 22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农村土地银行研究:历史制度分析的视角》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我发现农村金融供需双方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尤其是长期低成本资金供给不足,农村缺乏有效抵押物。背后的原因是农地金融不发达,农地不能成为有效抵押物。因此,增设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效供给问题。另一方面是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不足,生产性资金需求尤其是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长期投资需求不充分,农民贷款很多用于满足消费性需求。背后的原因是中国农业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基本都是满足生计需要的简单重复性生产,而不是商品化扩大再生产。而新兴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产出率较高,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他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是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主要承载者。
【作者简介】
  王震江,男,河南南阳市人,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硕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记者,现供职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战略规划部,长期从事“三农”和金融问题研究,曾在《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金融》、《银行家》、《农业发展与金融》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主题、主线及逻辑
1.1.1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残缺
1.1.2 概念界定
1.1.3 论题、理论假说及论述逻辑
1.2 研究背景、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农地制度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1.3.2 关于农地流转的研究
1.3.3 关于农村金融的研究
1.3.4 关于土地银行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本书不足之处

第2章 农地制度、农地金融与农业现代化
2.1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理论
2.1.1 制度的概念与功能
2.1.2 制度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2.1.3 制度变迁的原因、类型及过程
2.1.4 历史制度分析框架——以格瑞夫为例
2.2 农地制度
2.2.1 所有权、产权、物权
2.2.2 国家与产权制度
2.2.3 农地产权结构
2.2.4 农地流转制度
2.3 农地金融
2.3.1 农地金融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制度安排
2.3.2 农地金融产生的原因及发展条件
2.3.3 农地金融制度的要素
2.3.4 农地金融机构的类型
2.3.5 农地金融与农地资本化、农村金融的关系
2.3.6 农地金融与合作社
2.4 农业现代化
2.4.1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
2.4.2 农业现代化与农地制度
2.4.3 农业现代化与农地金融制度
……

第3章 发达国家土地银行成长的农地制度基础
第4章 发达国家(地区)土地银行实践
第5章 中国土地银行成长的农地制度基础
第6章 21世纪以前中国土地银行实践
第7章 21世纪以来中国"类土地银行"模式
——基于5个调研案例的制度分析
第8章 当前国内农地产权抵押信贷供求分析
——基于5省1568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据
第9章 中国土地银行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