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3版)
二手书,此书是一本无赠品和附件,套装不全,购买套装请联系客服
¥
24.15
3.5折
¥
69
八五品
库存2件
作者沈红;李爱华;喻红婕;胡树杰;程磊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9
版次3
装帧其他
货号9787302586654
上书时间2024-12-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沈红;李爱华;喻红婕;胡树杰;程磊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9
-
版次
3
-
ISBN
9787302586654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8页
-
字数
580.000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自2010年首次出版以来,曾于2015年出版了第2版。第2版作为本科生“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被多所高校选用,并于2017年被评为第六届兵工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这次教材的改版,在内容和结构上进行了一些修订。 本书共分为6章及两个附录,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括局域网)、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内容。本次改版更加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增加Wireshark数据包分析实战。每章均配有经典习题与解析、习题及部分习题答案(附录B)。在附录A配有Wireshark基础知识简介、安装方法及使用说明。本书配套的附件有全书的课件及微课。 本书的特点是结构合理、概念准确、论述严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为了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还配有一定数量的例题、经典习题与解析、每章习题和Wireshark数据包分析实战。同时力图反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发展。本书可供电气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适合作为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考研教材。另外,本书对从事网络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目录】
-
第1章概述
1.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1.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1.1.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1.3认识网络
1.2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1.2.1早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2.2互联网的组成
1.2.3数据交换技术
1.2.4现代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特点
1.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1按网络的地理范围
1.3.2按网络的传输技术
1.3.3按网络的使用者分类
1.3.4按传输介质分类
1.4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4.1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基本概念
1.4.2网络拓扑的类型
1.5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5.1速率
1.5.2带宽
1.5.3吞吐量
1.5.4时延
1.5.5时延带宽积
1.5.6往返时间
1.5.7利用率
1.6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1.6.1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6.2ISO/OSI分层体系结构
1.6.3TCP/IP分层体系结构
1.6.4OSI/RM与TCP/IP/RM的比较
1.6.5本书采用的模型
1.6.6网络与互联网协议标准化组织和管理机构
1.7本章经典习题与解析
习题1
第2章物理层
2.1物理层概述
2.1.1设置物理层的目的及基本功能
2.1.2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关系
2.2数据通信基础
2.2.1基本概念
2.2.2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
2.2.3编码与调制
2.2.4多路复用技术
2.3传输介质
2.3.1导向传输介质
2.3.2无线传输介质
2.4物理层设备
2.4.1中继器
2.4.2集线器
2.5宽带接入技术
2.5.1ADSL接入技术
2.5.2HFC接入技术
2.5.3FTTx技术
2.5.4移动互联网接入技术
2.6物理层接口特性
2.6.1EIA RS232C接口标准
2.6.2EIA RS449接口标准
2.7本章经典习题与解析
习题2
第3章数据链路层
3.1数据链路层概述
3.1.1数据链路层的地位
3.1.2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3.1.3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物理层的关系
3.1.4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3.2成帧与透明传输
3.3差错控制
3.4点对点协议(PPP)
3.5局域网
3.5.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3.5.2以太网与IEEE 802.3
3.5.3共享信道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3.6局域网扩展
3.6.1集线器扩展局域网
3.6.2网桥
3.6.3局域网交换机
3.7高速以太网
3.7.1100BaseT以太网
3.7.2吉比特以太网
3.7.310吉比特以太网
3.8虚拟局域网(VLAN)
3.9无线局域网
3.9.1无线局域网基本结构模型
3.9.2IEEE 802.11物理介质规范
3.9.3IEEE 802.3介质访问控制
3.10本章经典习题与解析
3.11Wireshark实验: 数据链路层帧分析
习题3
第4章网络层
4.1网络层概述
4.1.1划分网络层的必要性
4.1.2网络层实现的主要功能
4.1.3网络层向上一层提供的服务
4.2网际协议(IP)
4.2.1IPv4的特点
4.2.2分类的IP地址
4.2.3IPv4数据报的格式
4.2.4IP层处理数据报的流程
4.3地址解析协议(ARP)
4.4划分子网与构造超网
4.4.1划分子网的意义
4.4.2划分子网的方法
4.4.3子网掩码
4.4.4举例说明子网规划与地址空间划分的基本方法
4.4.5使用子网掩码转发分组过程
4.4.6变长子网掩码技术
4.4.7无分类编址CIDR技术(构成超网)
4.4.8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
4.5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4.5.1ICMP的作用与特点
4.5.2ICMP报文的结构
4.5.3ICMP报文的类型
4.6路由选择协议
4.6.1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4.6.2内部网关协议(RIP)
4.6.3OSPF协议
4.6.4外部网关协议
4.7IP多播和网际组管理协议
4.7.1基本介绍
4.7.2IP多播地址
4.7.3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4.7.4多播路由器与IP多播中的隧道技术
4.8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
4.8.1IPv6概述
4.8.2IPv6的格式
4.8.3IPv6的地址空间
4.8.4IPv4向IPv6过渡
4.9移动IP
4.9.1移动IP概述
4.9.2几个重要概念
4.9.3移动IP工作原理
4.10网络互连设备
4.10.1网络互连设备及功能
4.10.2路由器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及组成
4.11本章经典习题与解析
4.12Wireshark实验: IP分析
习题4
第5章传输层
5.1传输层协议概述
5.1.1划分传输层的必要性
5.1.2传输层的功能
5.1.3TCP/IP传输层的两个协议——UDP与TCP
5.1.4传输层端口
5.1.5套接字
5.1.6TCP、UDP与应用层协议的关系
5.2UDP
5.2.1UDP的主要特点
5.2.2UDP用户数据报格式
5.2.3UDP校验和的计算示例
5.2.4UDP适用的范围
5.3TCP
5.3.1TCP提供的服务
5.3.2TCP报文段的格式
5.3.3TCP连接的建立与释放
5.4传输层可靠传输原理
5.4.1简单的停等协议
5.4.2实用的停等协议
5.4.3连续ARQ协议
5.4.4三种协议的比较
5.5传输层可靠传输的实现
5.5.1滑动窗口协议原理
5.5.2TCP的差错控制机制
5.6流量控制
5.6.1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5.6.2TCP的传输效率
5.7TCP拥塞控制
5.7.1拥塞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5.7.2TCP的拥塞控制
5.8本章经典习题与解析
5.9Wireshark实验: TCP协议分析
习题5
第6章应用层
6.1应用层概述
6.1.1设置应用层的必要性及功能
6.1.2网络应用模式
6.2域名系统(DNS)
6.2.1层次域名空间
6.2.2域名服务器
6.2.3域名解析过程
6.3文件传输协议(FTP)
6.3.1FTP的工作原理
6.3.2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
6.4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6.4.1远程登录
6.4.2TELNET协议
6.4.3TELNET通信过程
6.5电子邮件系统
6.5.1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6.5.2电子邮件格式与MIME
6.5.3SMTP协议、POP3协议和IMAP协议
6.6万维网(WWW)
6.6.1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6.6.2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6.6.3超文本标记语言
6.6.4万维网的搜索引擎
6.7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6.7.1静态配置与动态配置
6.7.2DHCP地址租约
6.7.3DHCP租约生成过程
6.7.4DHCP地址租约更新
6.8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6.8.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6.8.2网络管理模型
6.8.3SNMP协议
6.9本章经典习题与解析
6.10Wireshark实验: HTTP报文分析
习题6
附录AWireshark基础知识简介
附录B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