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
  •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
  •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
  •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
  •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
  •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
  •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
  •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
  •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
  •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

新书未看

50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温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中奎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2-1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中奎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04828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3页
  • 字数 35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清朝经营云贵的历史是新帝国的确立史及其内部边疆的开辟史。在此过程中,朝廷对西南“生苗”的军事征剿和政教改造伴随始终。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以苗疆再造为目的的改土归流。需要说明的是,明清以降,“苗疆”的提法主要是中原文献对西南族群的一种泛指和他称,不但涉及的地域具有伸缩性,所指的族群也涵盖甚多,并非仅为今日的“苗族”。与此相关,在“改土归流”的实施中,又包含着帝国征服者对“苗疆”境内不同区域与人群的类别区分。以当时的官方用语来说,就是“蛮悉改流,苗亦归化”。其中的苗和蛮代表着帝国眼中苗疆的两类族群。前者是业已被历代王朝征服且有土官、土司作为朝廷代理的“熟苗”,后者则是未经改造、不服统领的“生苗”。对此,帝国的苗疆再造便同时包含了对熟苗当中土司、土官的去除和对剩余在“生苗”境内所有“化外之民”的收编和驯服。
顺治十四年(1657),清廷令吴三桂、赵布泰等由中原分头西进和南下,大军攻打云贵,继而灭除南明王朝、宣告统一天下;随后又在云贵设“经略”、置“总督”,留兵镇守,恩威并用,使其与直隶、两江等各处总督、巡抚一道,内外呼应,拓建大清帝国。
【目录】

序二
绪论
第一节研究对象
一清代“新疆六厅”
二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
第二节研究问题
一王化进程
二社会文化变迁
第三节时空的界定及史料概说
一时间
二空间
三史料概说
第四节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五节主要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一区域社会史理论
二总体史理论
三文化变迁理论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清帝国时期的苗疆叙事
第一节清帝国苗疆叙事:文化动因与叙事策略
一叙事的社会文化动因
二帝国苗疆叙事的内在模式与策略
第二节清代苗疆叙事:本土立场与叙事对抗
一苗疆叙事的本土类型
二苗疆叙事的本土立场
第三节清代苗疆叙事双向思考
一帝国苗疆叙事的指向与诉求
二苗疆本土叙事再发现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章改土归流前的苗疆社会
第一节传说时代
第二节羁縻制时代
第三节土司制时代
第四节苗疆“生界”政治制度

第三章苗的分类
第一节汉人生活经验视野下的“苗夷”
第二节汉文明坐标:“生苗”和“熟苗”
一“生苗”与“熟苗”分类
二“生”与“熟”的结构
第三节政治统治类型分类区域
一土司统治区
二流官统治区
三苗疆“生界”区
第四节民族识别标准分类

第四章改土归流的再考察
第一节雍正朝的政治形势与“开辟”苗疆的动因
第二节大一统的梦想与行政成本亏损的现实
第三节鄂尔泰等人“开辟”苗疆的效果
第四节改土归流还是设土置流
第五节弃置“新疆”之争背后的政治博弈

第五章改土归流与苗疆的政治变迁
第一节清初贵州的疆域建制变动
一疆域调整
二明清两代贵州行政建制比较
第二节清帝国治苗方略与“苗疆缺”官制
一设置“苗疆缺”的缘起
二“苗疆缺”的范围
三“苗疆缺”的嬗变
四余论
第三节清帝国对苗疆人口贩卖的整饬
一滋生贵州人口贩卖的外部环境
二人口贩卖“禁”与“纵”之间的矛盾
三贵州流官吏治的腐败
四“诸苗”抢杀捆卖之风
五余论

第六章清帝国对“新疆六厅”的治理
第一节“苗乱”及其原因
第二节清帝国经营苗疆方略
一剿杀政策
二屯军防堵政策
三民苗隔离政策
四教化政策
第三节大治“化苗”
一“生”与“熟”的区别对待
二“生苗”一“熟苗”+“民人”

第七章清帝国与“新疆六厅”互动下的王化进程
第一节清帝国对苗民国家认同的积极引导
第二节苗民对清帝国政治权威、司法体系的认同

第八章“苗疆再造”后的政制变迁
第一节土司与寨老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控制
第二节屯堡对苗寨的封锁与控制
第三节“苗例”治苗

第九章“苗疆再造”后的经济变迁
第一节水陆交通和驿道的开启辛
第二节苗疆城市、屯堡的兴建与汉苗文化互动
第三节市场设立与商品经济的兴盛
第四节山区苗寨的货郎担
一苗疆货郎担:“小历史”中的“大历史”
二苗疆货郎担的生存空间
三苗疆货郎担的功能和影响
四余论

第十章“苗疆再造”后的风俗变迁
第一节苗疆的节庆、学宫、会馆、庙宇、牌坊、祠堂
第二节汉苗风俗文化变迁的互动

第十一章清帝国的苗疆教育与文化控制
第一节苗疆义学
第二节苗疆书院
结语王化进程下的“苗疆再造”思考
附录一清江府示碑
附录二万古流名碑
附录三例定千秋碑
附录四排调严禁滥派夫役碑
附录五烂土司信照条约碑
附录六镇压苗民碑
附录七革除夫役碑
附录八永定风规碑
附录九
千三碑记
附录十计划禁革碑
附录十一捐银买书立案碑
附录十二凤党婚碑
附录十三免夫碑
附录十四禁革驿站积疾弊碑
附录十五清代“新疆六厅”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