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法学理论 蒋传光
  •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法学理论 蒋传光
  •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法学理论 蒋传光
  •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法学理论 蒋传光
  •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法学理论 蒋传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法学理论 蒋传光

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及其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检视,政治爱好者阅读科目。

18.6 1.9折 98 全新

库存10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蒋传光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70132

出版时间2017-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537页

定价98元

货号705_9787544770132

上书时间2025-01-09

智胜图书专营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命题的共识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命题的名称、概念辨析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四、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的意义
上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发展阶段
章法律思想
一、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三、法律思想评析
第二章法制思想
一、法制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二、法制思想产生的背景
三、法制思想产生的历史起点和对理论禁区的突破
四、法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基本观点
五、法制思想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法制思想与法律思想的比较
第三章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和在实践中的确立
二、以来法治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法制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章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新时代法治观
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法治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法治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法治发展
四、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第五章以来依法治国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一、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背景
二、依法治国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和发展
三、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四、构建了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框架基础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路径的一致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路径
四、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路径
第七章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
一、个里程碑: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法治建设的逻辑起点
二、第二个里程碑:改革党和的体制,为实行法治创造条件
三、第三个里程碑:南方谈话突破了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些理论禁区
四、第四个里程碑: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治国方略的转变
五、第五个里程碑: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
六、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
下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内容体系
第八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一、依法治国,厉行法治的思想
二、法制思想的精髓――法治
三、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及其理论阐释
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意义
第九章坚持走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之路
一、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
二、坚持社会主义
三、在政治体制上不照搬西方的模式
四、实现与法治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有步骤有地进行
五、重视本土法律资源的利用
六、中国的法治建设要走中华民族自主创新之路
第十章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的辩证关系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
第十一章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法律实现
一、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二、关于立法的内容及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坚持中国国情和特,充分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四、认真执行法律,促进法律实现
第十二章中国特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一、宪法学说与当代中国的宪法体制
二、中国特社会主义宪法理论的探索及其成果
三、社会主义宪法实践的探索和宪政理论的益成熟
四、现行宪法实施以来宪法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第十三章发挥法律手段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功能
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二、“两手抓”思想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
三、依靠法制手段反腐倡廉
四、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第十四章依法行政,完善权力约束机制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认识逐步深化
二、关于执政必须接受监督的思想,奠定了我国权力监督制约理论的基础
三、以来我国权力监督制约理论初步形成
四、十六大以来我国权力监督制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五、以来我国权力监督制约理论的进一步系统化
第十五章建立完善的体制,促进社会公正实现
一、加强和队伍建设
二、体制改革应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三、推进体制改革,保障社会公和正义的实现
四、建设高效公正的体制
五、提高社会公信力
第十六章维护公民权利,依法保障人权
一、人权思想
二、以来人权思想的发展
三、十六大以来人权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完善
四、以来坚持主体地位的人权理念
五、当代权入宪及其意义
第十七章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夯实依法治国的基础
一、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条件
二、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三、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和公民意识
四、法治教育的目标
五、法治宣传教育要经常化和制度化
第十八章“一国两制”与结构理论的创新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基本含义
二、“一国两制”与、基本法
三、“一国两制”与我国法律制度的多元化
四、“一国两制”下多元法律制度并存的优越
五、“一国两制”方针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创新
第十九章繁荣法学研究,为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促进法学研究繁荣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重视法学理论研究,推动法学学科体系的建设
三、改革开放以来法学研究的恢复与繁荣及其推动下的法治建设成
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法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及其对法治建设的促进
参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蒋传光著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精)察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产生的过程、发展阶段和形成路径,从不同方面对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和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探索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作出了贡献。本书有助于读者全面、系统地把握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框架体系和基本观点及其理论贡献。

作者简介:

蒋传光,1963年生,安徽省濉溪人,法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为法理学、法社会学、法治和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已出版著作二十部,在政坛法学法学家法制与社会发展环球法律法制报等刊物上发表一百二十多篇。主持2015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研究”,以及社科项目,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项目,部重点项目等。学术成果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和图书奖。

精彩内容:

【后记】后记这本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书稿,是我承担的社会科学项目的研究成果。2007年,我主持承担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的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07bfx002),本书是在该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该成果初稿完成于2009年,但自2012年以来,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论述,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了法治在治理中的重要,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新观点,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构建了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框架基础,使依法治国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在这次修订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增补。本书在内容体系上,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命题的共识问题、相关名称和概念的内涵、理论成果,以及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的意义等。在此基础上,察了自中华共和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法学理论产生的过程和成果;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路径,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等。概括结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内容体系,是本书的重点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做出了贡献。本书的主要特点是,从不同方面对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进行概括和归纳;从理论体系上,从战略指导思想上,从精神实质的把握上,对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当代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学、借鉴国外的法治经验与立足中国国情的关系;如何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从中国传统法律中汲取营养;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进行了论证;在研究中注意从理论体系上去把握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尽量避孤立地、语录式的堆砌去研究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本书研究的内容,有助于全面、系统地把握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框架体系和基本观点,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本书的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掌握的资料及理论水和能力所限,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探索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梳理、概括和结得不够全面、到位,有些概括和结也不准确,理论提炼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对以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虽然进行了梳理和提炼,但由于资料收集整理方面的欠缺,再加上时间仓促,概括结得还很不够。上述缺憾只能留待以后再版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也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江苏师范大学的张波教授、安徽大学的王逸飞博士、洛阳理工学院的卜晓颍博士为导论、第三、第四和第六章的写作提供了资料帮助,浙江农林大学的孙洪坤教授为第十章的写作提供了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感谢社科规划办公室对本项目的支持和资助。感谢译林出版社的王笑红编审对本书出版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冯静编辑对本书编辑出版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令人感佩。本项目和本书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参了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也深表感谢。蒋传光2017年9月1于上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