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后现代境遇 马列主义 朱荣英
  • 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后现代境遇 马列主义 朱荣英
  • 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后现代境遇 马列主义 朱荣英
  • 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后现代境遇 马列主义 朱荣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后现代境遇 马列主义 朱荣英

none

31.3 7.0折 45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荣英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39272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65页

字数385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xhwx_1201028799

上书时间2025-01-09

智胜图书专营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概览这本马思实践哲学及其后现代境遇,不难发现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朱荣英先生虽说将自己的根本理论旨趣放在了对马思实践哲学察上,但对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教科书框架内,而是更多地立足于马思哲学发展的当代水和科学形态上,侧重从理论与实践内在结合的角度研究当代马思哲学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从历史演化的动态发展上研究马思哲成、发展的阶段、过程和规律,并依据当代中外哲学研究的具体理路和未来动势,对之作出了相关的策略谋划与范式选择。二是,先生虽说研究的是马思哲学的后现代境遇,但并没有停留于对后现代马思主义的简单罗列和汇编上,而是从发生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了它产生的历史背景、科学内涵和理论实质,并将它置于马思哲学发展的历史大视域中,详细分析了它的历史地位、逻辑结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

目录:

上篇: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
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整体构造
节 整体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整体构造的实践基础
第二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研究范式
节 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实践范式
第二节 对传统实践范式的理反思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方原则
节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第二节 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
第四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在张力
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多元化生”机制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发展的内在张力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时代立场
节 当代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的时代立场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三化合一”方案
第六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价值创新
节 对马克思实践哲学创新观的评析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实践创新的价值定位
第七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大众方案
节 马克思哲学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大众化与转型
第八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底蕴
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发展的图景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的理自觉
第九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未来走向
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发展的民族视界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发展的中国方向
第十章 结语
下篇: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境遇
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背景
节 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幽灵化预期
第二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悖反处境
第二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构成
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构成如何可能
第二节 后政治语境下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进路
第三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语境
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公共出
第二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第四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观
节 对后现代主义观的评析
第二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五章 后现代主义科技观的理局限
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反科学立场
第二节 海德格尔对技术生存悖论的批判
第六章 后现代主义语言观的困厄
节 后现代语言观及其内在盾
第二节 后现代哲学及其入学语义透析
第七章 后现代结构主义的理论特质
节 后结构主义及其路线
第二节 对后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分析
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诠释学及其理论特质
节 后现代主义理解观及其诠释学路径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本观及其无意识特征
第九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
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三种主要研究范式
第二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动势
第十章 结语
参文献

内容简介:

朱荣英先生编著的这本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后现代境遇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对实践具有强烈的敏感和依赖,关键在于其实践唯物主义的内在品格和本,时刻要求它的理论都必须保持着优选强度的意义弹和内在张力。这种“弹”和“张力”作为以“改变世界”为宗旨的科学哲学所特有的展示方式,是它在具体变革活动中以实践的把握方式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特殊路径,也是它在与实践的相互作用、相互改造中不断地实现自我生成、、自我的内在生长机制。后现代主义理念在当代学界的过量引介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已悄然发生了后现代转向,关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如何可能以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走向何方问题的解答,显得异常棘手和复杂。唯有培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立场和中国方向,确立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存在与发展的合法基础,在推进其后学化进程中完成向马克思主义本的真正复归,才能借助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资源,激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后现代精神意蕴。

作者简介:

朱荣英,男,1963年生,河南尉氏人。河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思主义哲学的和科研工作。来,在河南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40余篇,出版马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当代表述等著作。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