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孩政策下年轻母亲的工作与家庭 婚姻家庭 李芬
none
¥
43.3
4.4折
¥
9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李芬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63517
出版时间2022-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92页
字数285千字
定价98元
货号736_9787568063517
上书时间2025-0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主编:
1.以十二城市实地调查与访谈的手数据为支撑,对国外研究热门、鲜少验证的诸如“对母亲的收入惩罚”“产后职业中断”进行实证检验,丰实了以往的相关研究并在理论上贡献了中国智慧2.关注对象:年轻的工作母亲(已育女青年)。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其本身是生育政策调整的产物。将其纳入研究对象,有利于动态地获悉生育政策调整所带来的连环效应。3.特别关注:①对比女个体在生育前后某些职业指标方面的变化,揭示女青年的职业流动方向及其别差异;②与生育相关的职业中断对于女青年职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包括职业中断的类型、时间长短及其所引发的职业后果;③评估家庭政策在女青年职业发展中的作用,为构建“家庭友好型”社会建言献策。4.研究时机:由于本研究的实地调研阶段贯穿于“单独二孩”政策的进行之中,而在研究行将结束之时则迎来了“全面二孩”政策的重大调整,能够敏锐地记录生育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影响,为女业环境的优化及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提供参依据。
目录:
章 导论
节 生育政策的调整
一、调整路径与特点
二、调整之因
三、政策走势
第二节 我国城镇女的业变迁
第三节 抚育的公私领域转换
第四节 理论视角与实证探索
一、理论视角
二、经验研究
三、回顾述评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数据与方法
第二章 “妈妈业轨迹”:家庭与市场的博弈
节 工作母亲的劳动供给
一、劳动供给的界定
二、理论设
三、已育青年劳动供给的宏观分布
四、已育女青年的劳动参与现状
五、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生育型职业中断及其瘢痕效应
一、职业中断的界定
二、职业中断的类型及其记忆效应
三、职业中断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从个体到的三道线联动
一、时间轴:女合理规划初育年龄与生育间隔,降低生育对职业的冲击
二、托底线:设立普惠型生育保险,确保女合法权益,再塑人红利
三、保障线:重点培育幼龄的公共照顾服务,解决工作母亲的后顾之忧
第三章 生育“魔咒”下的职业流动
节 潜在的职业流动倾向
第二节 工作母亲的职业流动
一、生育前后女青年职业变化的众生相
二、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拐点效应:职业流动的别差异
一、理论溯源:拐点效应从何而来?
二、拐点效应的非均衡:职业流动趋势比较
三、生育的介入:职业上升通道的重塑
四、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家庭与工作:左手带娃,右手开工
节 工作与家庭场域的竞争
一、核心概念
二、理论视角
三、研究设
第二节 工作家庭:男女有别
一、工作家庭的后果及其别差异
二、已育青年工作家庭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母亲的双向
一、不同指向的:工作-家庭和家庭-工作
二、社会分层视野下母亲的双向
三、影响母亲的双向的相关因素
第五章 缓冲器:工作母亲的社会支持
节 社会支持的效用分析
一、初步探索
二、组织支持对已育人群工作家庭的调节效应
三、家庭支持对已育人群工作家庭的中介效应
第二节 来自祖辈的家庭支持
一、理论视角
二、研究设计
三、照顾现状与意愿
四、祖辈照顾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组织支持的“力所不逮”与祖辈的“全力以赴”
第六章 “生”“升”不息的追问
节 工作母亲的职业历程
一、年轻母亲的劳动供给是家庭共同决策的产物
二、职业中断对年轻母亲职业发展的“记忆效应”
三、子女抚育成为年轻母亲的双向的重要来源,而社会支持充当了缓冲器
四、相较于年轻父亲,年轻母亲趋于向下的职业流动
第二节 母亲的生育惩罚,父亲的生育红利?
一、概述:收入惩罚之面面观
二、理论视角:收入惩罚的驱动机制
三、实证探索:社会分层下的收入惩罚
四、别比较的视野
五、现实展望:中国情境下的议题
第三节 早生还是晚生?隔多久?
一、生育年龄与女的职业收益
二、生育间隔与女的职业发展
第四节 何去何从?论政策杠杆的作用
一、福利体制与女业的关联
二、我庭政策的发力点
三、政策双向调整的混合效应
第五节 未来探索的突破点
主要参文献
内容简介:
作为重大生命事件,生育对女的影响远胜于对男的影响。在个体时间与精力的双重约束下,源自工作与育儿的双重负担不仅使女青年的职业轨迹有别于男青年,在“理想员工”与“妈妈”相结合的“新母亲崇拜”之推波助澜下,年轻母亲所感受到的工作家庭不仅到有别于生育之前,更迥异于男,继而对其工作、家庭生活及身心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书基于在12个城市开展的实地调查,以生育政策更迭为契机,生动勾勒了生育对于年轻母亲职业发展的影响及其所铸的特殊职业历程。同时,以生育与女青年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为切入点,动态察了年轻母亲的劳动参与、职业中断、工作家庭、职业流动及其之间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地,从别比较的视角出发,剖析了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于已育青年实现工作与家庭衡的差别效应,继而反思多孩生育政策所致的蝴蝶效应,并家庭友好政策及其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予以启发建议。
作者简介:
李芬,先后于华中科技大学和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长期从事人社会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领域的经验研究。现为武汉市委党校理论中心讲师。社科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负责人,在中国青年研究、人研究、国外理论动态等期刊发表学术多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官方全文转载。获得大学年度博士、第二十四届武汉新闻奖、武汉市委党建调研报告、武汉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征文等奖项。
— 没有更多了 —
正版特价新书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