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问题分析 经济理论、法规 新玉言 编
none
¥
14.75
4.6折
¥
32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新玉言 编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ISBN9787516609453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91页
字数237千字
定价32元
货号xhwx_1201513503
上书时间2024-12-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目录:
章 城镇化问题与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
一、城镇化与城市化的概念
(一)城市的形成
(二)城镇与城市的概念
(三)对“城镇化”概念的理解
(四)城镇化认识的几个误区
二、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一)改革开放前的逆城镇化倾向
(二)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带来小城镇繁荣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半截城镇化”
(四)十六大以来的城镇化政策脉络
(五)《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发布
(六)基于国情的城镇化道路选择
三、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城镇化存在“虚高”成分
(二)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
(三)“城市病”困扰着城镇化
(四)城镇化滞后于化、非农化
(五)城乡二元结构滞缓城镇化发展进程
(六)异地城镇化造成区域发展不协调
四、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方向
(一)新型城镇化要提高城镇化的发展质量
(二)走具有中国特的紧凑节约型城镇化模式
(三)走集约、智能、绿、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五、以转型改革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加快的改革
(二)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城镇化转型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二章 城镇化与中国现代化之路
一、现代化躲不过城镇化
(一)城镇化梦要做得清醒美丽
(二)现代化与化、城市化的历程
(三)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四)城镇化是实现“新四化”的需要
二、新型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当下难靠化全托中国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推动新型化进程
(三)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化良互动发展
三、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保障
(一)化和城镇化发展必须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二)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三)城镇化是农民进入现代化的路径
四、信息化将带来巨大社会变革
(一)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必然
(二)城市信息化的几个领域展示
第三章 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根本出路
一、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复兴梦
(一)城乡二元结构制约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三)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推手
二、城镇化的关键是城乡融合
(一)城镇化本质是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二)城市外来人住房问题本质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三)城镇化应解决进城农民业问题
(四)城乡一体化必须以现代公共服务体系为支撑
三、新型城镇化的户籍社保等制度联动改革
(一)户籍改革成为破解城镇化困局的钥匙
(二)用市场化来解城镇化制度之困
(三)城镇化必须涉及土地制度改革
第四章 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一)城镇化是促进农业人转移的根本出路
(二)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大潜力
(三)如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二、人城镇化重在农民工市民化
(一)把人城镇化纳入包容增长
(二)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进城
(三)多措并举“溶解”二元身份
三、户籍制度等配套改革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一)户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二)户籍制度从形成到逐步探索改革
(三)恢复户籍制度的人信息登记功能
【延伸阅读】我国户籍制度简史
第五章 城镇化的规划设计与引导
一、城镇化依托于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
(一)级区域经济规划
(二)级区域经济布局
(三)放长眼光合理进行区域定位
二、等级化城市管理体制城镇化的空间
(一)城市规模等级划分及各级城市发展
(二)城市划分标准已不适应现实需要
(三)城镇化过程中城市行政区域的调整
(四)城镇化要把法治化放在首位
三、城镇化应该从主导过渡为引导
(一)城镇化并不是一种主导的行为
(二)城镇化不能再走主导老路
(三)城镇化应当是个自发的进程
(四)城镇化要改革主导型机制
第六章 城镇化的美景――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
一、乡愁与中国的乡土
(一)乡愁――对家乡的情感纠结
(二)乡愁的背后是乡土
(三)没有农村文明的城镇化是单调的
(四)新型城镇化――回归民意的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一)城镇化不能让农村荒芜
(二)城镇化目的不是“消灭农村”
(三)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统筹虑
三、城镇化出路是生态文明
(一)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的城镇化
(二)美丽中国需要打造三个空间
(三)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一体化”
部分参资料
内容简介:
中国的现代化之梦,应该以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为“轴心”,是选择城市化模式,还是走城镇化的道路?什么是城镇化?什么是有中国特的城镇化道路?如何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新玉言编著的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问题分析(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这本书对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同时也澄清了传统城镇化的一些弊端、城镇化道路的一些误区以及社会对新型城镇化的一些误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化的问题进行思,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希望对于城镇化建设多一些理和建设的意见。
作者简介:
新玉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期从事经济与发展研究,并对国情普及教育有深厚的认识,策划、编纂并出版的图书有税费改革出路产业结构调整改革与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管理农村发展模式农业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等关于经济与三农问题的图书,并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改革与制度创新一书获得北京社科图书。
精彩内容: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一直行进在加速城镇化的道路上。在这一进程中,有欣喜也有忧虑,我们在行进中不断摸索,在摸索中不断调整前进。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3.73%,与世界均水大体相当,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户籍人城镇化率只有36%,也是说,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城镇化,对城镇化健康发展形成阻碍。当前,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在我国各地区域发展并不衡,城乡差距巨大,而此前的城市化发展教训已成为影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复杂因素的情况下,如何吸取国外城市化与本国30多年改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已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成败与否及实现全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党的报告提出,“到2020年城镇化质量要明显提高”;2013年年底的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推进“有质量的城镇化”;2014年的院工作报告又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在为我们描绘一幅新蓝图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需要深入思的重大课题,在发展城镇化的道路上,怎样才能让更多的老百姓满意?有别于从前,一个“新”字规定了推进城镇化的方式、道路和标准,一句“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准确道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以人为本。显然,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高质量的城镇化,才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义所在。对于人类而言,城市的出现的确具有颠覆的意义。如果说,城市的诞生是人类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那么城市化或城镇化在无法回避的“大势所趋”中尚有方式方法的选择余地,我们可以在范围内相当程度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挥人的主观能动,而此能动的发挥终将以生活的真正为旨归。“睡城”“鬼城”的弯路不能再走,既不能畏难回避,裹足不前,也不能头脑发热,盲目大干快上,只是把城镇搞成水泥森林。在城镇化推进中要有效解决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不高、“城市病”问题益突出等问题,实现产业结构、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统筹城乡。要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不再走高能耗、高排放的老路,而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中。我们要清楚,城镇化不是去乡村化,推进城镇化建设绝不能以瓦解农村文明、牺牲遗产为代价。而是要根据各自的自然历史禀赋,建设有历史记忆、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各具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延续文脉,留住乡愁。本书在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基础上,对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城镇化进行了深入思,对农业人转移的出路及配套的户籍制度改革、城镇规划布局和发展形态要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格局相协调、新型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以及在不瓦解乡土文明的基础上,保持各自特、延续根脉,使人们还能生发出温馨甜美的乡愁记忆等诸多问题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和解读。以期为读者在更大程度上理解和把握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助益,也是抛砖引玉,希望作为社会主人翁的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为祖国民族的复兴,积极思积极行动,量己之力各尽其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