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列佛游记 外国文学名著读物 作者
  • 格列佛游记 外国文学名著读物 作者
  • 格列佛游记 外国文学名著读物 作者
  • 格列佛游记 外国文学名著读物 作者
  • 格列佛游记 外国文学名著读物 作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格列佛游记 外国文学名著读物 作者

全译插图本, 翻译家杨昊成经典译本

22.15 4.6折 4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71900

出版时间201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29页

定价48元

货号xhwx_1201731971

上书时间2024-12-17

智胜图书专营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格列佛船长给他的亲戚辛浦生的一封信
出版者致读者
卷 利立浦特游记
章 作者略述自身及其家庭——出游的初动机——海上船只失事,泅水逃生——利
立浦特境内安全登陆——被俘,押解到内地
第二章 利立浦特皇帝在几位贵族的陪同下前来看在押的作者——描写皇帝的仪容与服饰
——学者们奉命教授作者当地语言——他因格温顺博得皇帝的欢心——衣袋受到搜查,刀、被没收
第三章 作者给皇帝和男女贵族表演一种极不寻常的游戏——描写利立浦特宫廷中的各种游乐活动——作者接受某些条件后获得自由
第四章 关于利立浦特首都密尔敦多以及皇宫的描写——作者与一位大臣谈帝国大事——作者表示愿为皇帝效劳对敌作战
第五章 作者以特殊战略阻止了敌人的侵略——被授予荣誉称号——不来夫斯库皇帝
遣使求和——皇后寝宫失火;作者帮忙救了其余的宫殿
第六章 关于利立浦特居民的情况:他们的学术、法律、风俗和教育的方法——作者在该国的生活方式——他为一贵妇人辩护
第七章 作者得到消息,有人阴谋指控他犯有严重的叛国罪,只好逃往不来夫斯库——他在那里受到欢迎
第八章 作者侥幸找到离开不来夫斯库的办法,经历一些困难后,安全回到自己的祖国
第二卷 布罗卜丁奈格游记
章 关于一场大风暴的描写;船长派出长舢板去取淡水;为了看看那是什么地方,作
者随长舢板一同前往——他被丢在岸上;被一个当地人捉住,随后带到一个农民家里——他
在那里受到招待,接着发生了几起事件——关于当地居民的描写
第二章 关于农民女儿的描写——作者被带到一个集镇,接着被带到了首都——旅途中的详情
第三章 作者奉召入宫——王后从他的农人手里把他买下来献给国王——他和国王陛下的大学者们辩论——朝廷为作者提供了一个房间——他深得王后的欢心——他为祖国的荣
誉辩护——他和王后的侏儒吵嘴
第四章 关于这个的描写——修改现代地图的建议——国王的宫殿及首都概况——作者旅行的方式——主要庙宇的描述
第五章 作者经历的几件险事——一名罪犯被处决的情形——作者表演航海技术
第六章 作者讨好国王和王后的几种方法——他表现了他的音乐才能——国王询问关于英
国的情况,作者此所作的叙述——国王的意见
第七章 作者对祖国的爱——他提出一项对国王极为有利的建议,却遭拒绝——国王对政
治一无所知——该国学术很不完善,且范围狭窄——该国法律、军事和政党的情况
第八章 国王和王后到边境巡行——作者随从——作者详细叙述他离开这个的情形——他回到英国
第三卷 勒皮他 巴尔尼巴比 拉格奈格 格勒大锥 本游记
章 作者开始第三次航海——为海盗所劫——一个心肠毒辣的荷兰人——他来到一座小岛——他被接入勒皮他
第二章 勒皮他人的格和脾气——他们的学术——国王及其朝廷——作者在那里受到的接待——当地居民恐惧不安——妇女的情形
第三章 在现代哲学和天文学中已经解决了的一种现象——勒皮他人在天文学上的进
展——国王叛乱的手段
第四章 作者离开勒皮他——他被送往巴尔尼巴比——到达巴尔尼巴比首府——关于首府
及其近郊的描写——作者受到一位贵族的殷勤接待——他和贵族的谈话
第五章 作者得到许可前往参观拉格多大科学院——科学院概况——教授们所研究的学术
第六章 再说科学院——作者提出几项改进的意见,都被荣幸地采纳了
第七章 作者离开拉格多——到达马尔多纳达——没有便船可坐——短途航行到达格勒大
锥——受到当地行政长官的接待
第八章 格勒大锥概况(续)——古今历史订正
第九章 作者回到马尔多纳达——航行至拉格奈格王国——作者被拘禁——被押解到朝廷
——他被接见的情形——国王对臣民十分宽大
第十章 拉格奈格人受到作者的赞扬——关于“斯特鲁德布鲁格”的详细描写;作者与一些人士谈论这个话题
第十一章 作者离开拉格奈格,坐船前往本——又从那儿坐一艘荷兰船到阿姆斯特丹,再从阿姆斯特丹回到英国
第四卷 慧国游记
章 作者出外航海,当了船长——他的部下图谋不轨,把他长期禁闭在舱里,后又弃
他于一块无名陆地——他进入这个——关于一种奇怪动物“野胡”的描写——作者遇见
两只“慧”
第二章 作者由一只“慧”领到家中——关于房屋的描写——作者受到接待——“慧”的
食物——作者因吃不到肉而感到痛苦,但终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在这个吃饭的方

第三章 作者得到“慧”主人的帮助和教导,认真学它们的语言——关于这种语言的介
绍——几位“慧”贵族出于好奇前来看望作者——他向主人简单报告他的航海经过
第四章 “慧”的真观——主人不同意作者的说法——作者更为详尽地叙述自己的身世
和旅途经历
第五章 作者奉命向主人报告关于英国的情况——欧洲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作者
开始解释英国宪法
第六章 再谈安女王统治下的英国——欧洲宫廷中一位首相大臣的格
第七章 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主人根据作者的叙述对英国的宪法和行政发表看法,并提
出类似的事例加以比较——主人对人的看法
第八章 作者关于“野胡”的几种情况的叙述——“慧”的品德——青年“慧”的教
育和运动——它们的代表大会
第九章 “慧”代表大会进行大辩论,辩论结果是如何决定的——“慧”的学术——
它们的建筑——它们的葬礼——它们的语言缺陷
第十章 作者的常生活安排,他跟“慧”在一起的生活——因为他经常跟它们交谈,他在道德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他们的谈话——作者接到主人通知必须离开这个——他
十分伤心,昏倒在地,可还是顺从了——他在一位仆人的帮助下设法制成了一艘小船,冒险
出航
第十一章 作者的危险航程——他到达新荷兰,打算在那儿定居——被一个当地人用箭
伤——被葡萄牙人所捉,强行带到他们的船上——船长对他的热情招待——作者回到英国
第十二章 作者记事真实可靠——他出版本书的计划——他谴责那些歪曲事实的旅行家―
―作者表明自己写作并无任何险恶目的——有人反对,作者答辩——开拓殖民地的方法——
作者赞美祖国——他认为国王有权占领他描述的那几个——征服那些的难处——作者向读者作后告别;谈到他将来的生活方式;提出忠告;游记结束

内容简介: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作者以异乎寻常的想象力,描写主人公格列佛先后出游“小人国”,“大人国”,“慧因国”等地方时,遭遇的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比如在“小人国”里他可以随意地把上至国王小到民的各式人等摆在手掌心里玩弄;而在“大人国”里,他又只能像个幼儿那样处处受制于人,到“慧因国”以后,马成了智慧的象征,而人成了下等动物。作者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如政客的尔虞我诈,富人的贪得无厌等。

作者简介:

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wift,1667―1745),英国作家。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后获该校神学博士。代表作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揭露英国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所作散文风格质朴,用字贴切,被视为英语写作的典范。杨昊成,作家、翻译家,教授,现任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市翻译家协会会员。译有老人与海沉默的羔羊洛丽塔格列佛游记等。

精彩内容:

【序言】一不论是不是真正读过,或者通读过,大约谁都知道格列佛游记是一部世界名著。在中国读者中,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名字或者不如莎士比亚、狄更斯、萧伯纳来得响亮,可是他的“小人国”、“大人国”的故事倒差不多称得上家喻户晓了。我记得十多年前中学英语的课本上好像有过“小人国”游记的节选,当然是简写过的。这么一来,在“家喻户晓”的同时,格列佛游记在一般人的心中仿佛成了一本读物。那么到底是不是呢?如果不是,它究竟又是怎样的一部书?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奇书,但我不同意有些家的观点,认为这是一本“读物”。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寓言的笔法(第四卷),固然是一般读物普遍的特点,但格列佛游记是以其杰出的讽刺而垂名世界文学史的,而斯威夫特的大名,至少在英国讽刺作家中,至今仍罕有其匹。也实在是斯威夫特的手段太高明了,把那些乌有之邦的故事讲得煞有介事,连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也描写得一丝不苟,以致近三百年来多少读者只贪婪地享受书中那异想天开的情节和横生的妙趣,而不去管那些故事背后的意义以及作者写这部游记的真正动机。格列佛游记一共由四部分组成。卷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和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写于一七二一年至一七二二年之间。第四卷慧国游记先于第三卷,写于一七二三年。第三卷比较松散,铺的面较开,以勒皮他(飞岛)游记为主,兼及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和本四个地方的游记,从一七二四到一七二五写了两年。四个部分应该可以说是相互独立的,表面上的某种联系或者对照也许只存在于卷和第二卷之间;格列佛由小人国中的“巨人山”,一下变为大人国中的可怜的矮子。当然,不论从正面颂,还是从反面讽,斯威夫特的情感和思想在四个部分中都是一以贯之的,那是不留情面地对十八世纪前半期的英国社会进行全面的批判,尤其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贪婪、自大等作痛快淋漓的鞭挞。这种批判和鞭挞的声音在第四卷慧国游记中甚至达到了凶野暴烈的程度,批判和鞭挞的范围也似乎要越出十八世纪初期的英国,而将头直接指向罪孽深重、愚蠢肮脏、毫无理的整个人类。这也难怪不少批评家都指责斯威夫特对人类只有憎厌,至少也是个厌世主义者。慧国是他理想中的乌托邦,格列佛遭到智慧而理的慧的放逐,满心怅惘地回到那块生他养他如今却叫他厌恶的故土,愤怒地却又无可奈何地与一帮“野胡”在一起度过自己的余年。二卷是标准的讽刺,可是写得很迷人。虽说大家现在都承认小人国实际是暗指英国,利立浦特宫廷也是英国宫廷的缩影,但人们还是不得不佩服斯威夫特惊人的想象力。他何以会想得出小人国这么一个点子来的呢?格列佛与利立浦特人之间的大小比例为1∶12,这一比例在全卷书中从头到尾都得到严格遵守,不曾出一点差错。从写作上讲,这种视觉的选择是天才的,而它所产生的效果则是无处不在的幽默。我们当然知道作者是在讽刺,在挖苦,然而这种讽刺和挖苦是理的,冷静的,甚至于是较温和的,作者还没有激动起来,他只是在煞有其事地给你讲故事,讲一连串在读者看来是闻所未闻的有趣故事:国王自然是体态威严,只消一眼可以看出他是所有利立浦特人的统治者。可是他到底了不起在什么地方呢?原来也是比他手下的大臣们高一个手指甲。利立浦特人也对做官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渴望到朝廷去做官。那么如何才能“入仕”呢?自然不是“学而优”,事实上根本都不用“学”。他们的方法是呈请皇帝准许他们给皇帝陛下及朝廷百官表演绳上舞蹈,谁跳得高而又不从绳上跌落下来,谁接任宫中某个空缺的要职。比方后来老是跟格列佛过不去的大臣,他比全王国任何一位大臣跳得要高,至少高出一英寸。当然也不是没有“意外事故”发生,格列佛听说,在他到这个之前,有一次大臣“差点儿跌死,要不是皇帝的一块座垫恰好在地上减轻了他跌落的力量,他的脖子是肯定折断了”。官做成,接下来的事是明争暗斗,互相倾轧。为什么事呢?为他们穿的鞋子的跟高低不一样。“高跟党”和“低跟党”积怨极深,“从不在一块儿吃喝或谈话”。皇帝是“低跟党”,按理说他手下的“低跟党”大臣们很可以趾高气扬地在宫廷里出出进进。可令他们不安的是,“作为王位继承人的太子殿下有几分倾向于高跟党”,至少他们看到他的“一只鞋跟比另一只要高些,所以走起路来一拐一拐”。如今得势的“低跟党”前途是很有些渺茫的。内患方殷,利立浦特却还要对另一个小人国不来夫斯库发动战争。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两国在人们吃鸡蛋时应该先打破大的一端还是小的一端的问题上意见相左。利立浦特本来是“大端派”,可当朝皇帝的祖父小时候吃鸡蛋时,一次依古法打鸡蛋,不幸将一个手指弄破了,从此一道敕令,上下一律改打鸡蛋小的一端。百姓不服,纷纷逃往较为开明的不来夫斯库去避难。“大端派”流亡者在那里受到庇护,还深得不来夫斯库朝廷的信任,于是双方之间掀起血战,各有胜负。可是如今不一样了,利立浦特有了“巨人山”格列佛,一下子征服了敌国,逼使对方俯首称臣。格列佛在利立浦特的结局却颇令他丧气。本来他涉过海峡只手将不来夫斯库大的五十艘战舰拖了走,应该说是为利立浦特王国立下了例的功勋;事实上他也确实被封了“那达克”——利立浦特高的荣誉称号。可是皇帝贪心不足,居然要格列佛再去把剩下的敌方军舰拖到他的港来,将不来夫斯库整个灭掉,化做他的一个行省,派一位督去治理,还要强迫那里的也全都改做“小端派”,这样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二的至高至上的了。格列佛自然不能答应,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格列佛这样失了皇帝的恩宠。不只如此。海军大臣自格列佛立功以后一直视这个“巨人山”为眼中钉。他心想,你只手可以将敌国的整个舰队拖了走,我这个海军大臣还有什么可混的?大臣本来与格列佛不和,以后又疑心他和自己的老婆有说不清的关系。更要命的是,有夜里皇后的寝宫忽然失火,格列佛赶去救火,可惜救火用的水桶只有针箍那么大,水源又不在附近,情急之中,他想到一条妙计:小便灭火。他仗着自己前晚上喝了大量的酒,这酒又正好有极好的利尿作用,于是“狠狠地撒了一泡,撒得也正是地方,结果三分钟火整个儿被浇灭了,花了多心血建成的其他皇家建筑也终于遭毁灭,被救了下来”。这本来也该算是立了大功吧,皇后却引为奇耻大辱,当着几个主要心腹的面,“发誓定要报复”。格列佛的面前自然只有险恶的命运了。事实上,皇帝和大臣们已经准备了一篇“义正辞严”的弹劾状,要将他处死,几位对他怀恨在心的大臣还各各提出了将他处死的具体的措施。后倒还是皇帝慈悲为怀,念他往有功,力争他一死,而改判较轻的刑罚:刺瞎两眼,逐渐减少他的粮以致其慢慢饿死。幸亏格列佛事先得到消息,才得以逃往不来夫斯库。不来夫斯库皇帝当然把他视做宝贝,表示只要格列佛愿意为他效劳,他可以尽力量予他以保护。可格列佛至此已经对所谓的君王绝望了,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在那里呆下去了。读者是这样被他——斯威夫特——这些故事迷住了,忘记了他的每一个故事其实差不多都是有所指的。不论是“高跟党”还是“低跟党”,“大端派”还是“小端派”,甚至于像大臣这样具体的人,都可以从当时的英国上层社会找到他们的影子。有些家甚至认为,那么一些“有所指”的讽刺,其实也适用于整个人类,而并不仅于英国。卷中的讽刺是正面的,直接的。格列佛俨然以巨人的身份在由袖珍的人、事、物组成的利立浦特雄视阔步。虽然他也时常受到扰,经历种种不如意,在大街上走路必须时刻注意,以一不小心将人踏死或者将房屋踩塌,可他永远是居高临下的,无论皇帝还是大臣,任其何等自傲自狂,在格列佛的眼中,永远只是一群荒唐愚蠢的、微不足道的小动物。这里的比例是1∶12,格列佛从头至尾享受着“俯视”的便宜和痛快。当然,是这么一个小人国,其的腐败和纷争,也终有会将其自身毁灭。三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游记与卷适成对比。格列佛来到了大人国,一下子由“巨人山”缩为“格里尔特里格”(侏儒),置身大人国,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利立浦特人。比例倒了过来,成了12∶1,格列佛的视角一下由居高临下变为处处仰视。这一强烈的对照手法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大人国虽不是斯威夫特的理想国,但他在这里似乎找到了一位较为开明的理想的。这位博学而善良,他以一种十分简单的政治和法律统治着这个。人是复杂的动物,何以简单的统治能奏效呢?这对人的道德心提出了要求,尤其是对统治者的道德提出了要求;统治者腐败堕落,不能身正,老百姓的歪和邪是必然的,不能一味骂人心不古。斯威夫特当然不便直接来痛骂英国的统治阶级;和卷中一样,他依然用讽刺,可这时的讽刺在方式上已经和前面不一样了,不是正面去讽,而是大说反话,故意把自己立为靶子,然后借大人国国王的加以无情的攻击。格列佛牢记古希腊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教诲”,尽量掩饰自己的“政治妈妈”的缺陷和丑陋,“而竭力宣扬她的美德和美丽”。他满怀自豪地向国王叙述自己的祖国在过去一百年中的重大事件以及各个方面的辉煌成,希望引起国王的重视和赞赏。不料,国王听后大为震惊,断然宣称“那些事不过是一大堆阴谋、叛乱、暗杀、大屠杀、和流放,是贪婪、党争、虚伪、背信弃义、残暴、愤怒、疯狂、仇恨、嫉妒、欲、阴险和野心所能产生的恶的恶果”。他还不厌其烦地帮格列佛结英国的“业绩”:我的小朋友格里尔特里格,你对你的祖国发表了一篇为堂皇的颂词。你已十分清楚地证明:无知、懒散和腐化有时也许正是做一个立法者所的惟一条件;那些有兴趣、有能力曲解、混淆和逃避法律的人,才能好地解释、说明和应用法律。我想你们有几条规章制度原本还说得过去,可是那一半已被废除了,剩下的全被腐败所玷污。从你所说的来看,在你们那儿,获取任何职位似乎都不需要有一点道德,更不用说人要有什么美德才能封爵了。教士地位升迁不是因为其虔诚或博学;晋级不是因为其品行或勇武;法官高升不是因为其廉洁公正;议会议员也不是因为其爱国,参政大臣也不是因为其智慧而分别得到升迁。他后得到的结论是:你的同胞中,大部分人是大自然从古到今容忍在地面上爬行的小小害虫中有毒害的一类。格列佛自然很是“失望”,不过很快从心里“原谅”了这位国王。他明白,国王之所以不能欣赏他所宣扬的自己祖国的种种“伟业”,是因为国王与世隔绝,孤陋寡闻,结果自然是无知与偏见。他说,“如果把生活在这么偏远地方的一位君王的善恶观提出来作为全人类的标准,那真是叫人难以忍受了”。这种反讽相当尖刻,具有叫对方无法还手的力度。斯威夫特也显然越说越没有顾忌了,他开始激动,他抛却了利立浦特游记中那种冷静和幽默;微缩的人和物对读者造成的迷惑力没有了,放大的人和物对读者造成的初的冲击力也逐渐减弱,故事被降到次要的地位,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斯威夫特已经是义愤填膺了,他那强烈的感情似乎正在冲向一个顶点。这可由格列佛向国王敬献炮的制造方法而遭断然拒绝这一事情得到清楚的证明。国王听了格列佛的建议大为震惊,他“很惊异像我这么一只无能而卑贱的昆虫,竟怀有如此非人道的念头,说起来还这么随随便便,似乎我对自己所描绘的那些毁灭的机器所造成的流血和破坏这样普通的结果压根无动于衷。他说,先发明这种机器的人是恶魔天才,人类公敌”。他表示宁可失去半壁河山,也不愿拥有这样一种杀人的武器。他警告格列佛,如果“还想保住一命,决不要再提这事了”。于是格列佛只好感叹:“狭隘的教条和短浅的目光产生了这么奇怪的结果!”要说斯威夫特对人类怀有憎厌,他的这种情绪到第二卷结束已经暴露得很清楚了,只是还没有发展到狂烈的地步。我们正期待着的到来,忽然却插进来一个勒皮他(飞岛)游记,从而使我们的注意力稍稍地有所转移。四不论作者是出于何种虑,第三卷的出现多少有点破坏了格列佛游记作为一个整体的形式的。组成第三卷的那一系列断片来说,本身也缺乏力度,结构显得较为松散。涉及的范围扩大了,可更多的倒好像是作者在说笑话;即使不是笑话,许多地方还谈不上是讽刺。从写作手法上讲,直接的叙述和描写代替了反语。强烈的对照也不见了,却时见夸张。当然神奇的想象依然存在,作者对细节的关注和驾驭力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第三卷充当了一种缓冲剂,缓和了第二和第四卷之间强烈的感情。读者在这里也获得某种休息,得以舒一气,会心一笑,说一句,“这么多荒唐事,真有趣!”第三卷实际是由五个游记组成的。勒皮他(飞岛)游记是个,它讽刺的主题显而易见,是英国对爱尔兰的统治和剥削。斯威夫特是爱尔兰人,他希望自己的民族获得自由和独立是很自然的。事实上斯威夫特曾亲身参加过爱尔兰争取自由、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并且被拥为民族的英雄。勒皮他永远悬在空中,岛上的人终无所事事,却又永远在沉思默想。想什么呢?天文学和数学,两个遥远、抽象、不切实际的题目。岛上的生活了无生气。所有的人,尤其是宫里的人,除了天文学和数学,没有一样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这些人甚至冥思苦想到几乎不会用耳朵和嘴巴的地步,往往需要雇一两个用人,手持气囊拍子时刻守候或跟随左右,在需要的时候由用人用拍子拍打一下他们的耳朵和嘴巴,这样他们才听得到周围的声音或别人的说话,也知道自己该开说话了。相比较之下,倒还是那些没有教养的、从来不爱思数学和天文学的太太更可爱些。她们富有,地位也不低,却不安分守己,偏偏喜欢想尽办法跑到下面的世界去看看,吃苦遭累受委屈也心甘情愿。这其中有有钱的首相的夫人。其实“首相人极优雅体面,对她恩爱有加”;她自己住在岛上漂亮的宫里,却借调养身体,到地面上去了,结果“在那里一躲是几个月,后来是国王签发了搜查令,才找到她衣衫褴褛地住在一家偏僻的饭馆里”。在那里干什么呢?原来首相夫人找到了一个她爱的人,“一个年老而又丑陋的跟班”。她似乎很爱她的情人,也爱这地上的生活,因为她被人抓回岛上时,竟是那样的恋恋不舍。回到岛上,首相倒是“仁至义尽地接她回家,丝毫都没有责备她,可是不久,她竟带着她所有的珠宝又设法偷偷地跑到下面去了,还是去会她那老情人,从此一直没有下落”。这一视角的选择实在太富于天才了!斯威夫特也真够大胆,敢于肆无忌惮地大开首相的玩笑。当然,飞岛上的人也并非笨伯,他们之所以有充分的时间终沉浸于不切实际的冥思苦想,是因为他们的实际生活有保障——地上的供养着他们。所以,下面一有风吹草动,他们是非常敏感的,哪里拒绝效忠纳贡,国王有两种可以使归顺的手段:一种是将飞岛长时间地浮翔在该地的头顶,剥夺他们享受阳光和雨水的权利,“当地居民会因此而遭受饥荒和疾病的侵袭”。不过这种手段是“比较温和”的。第二种手段是将岛上的大块石头往下扔,把人们的房屋砸得粉碎,叫他们无处藏身。下面人如果实在顽固不化,国王只好拿出他后的办法:“让飞岛直接落到他们的头上,由此将人和房屋一起统统毁灭。”自然,下面的人也不是没有对策。终于有人想出在巨塔的安装巨大的磁石,在飞岛下降的时候猛地将它往地面上吸,如果飞岛被吸住而无法再往上升,“居民们决定把它永远固定住,杀死国王及其所有走卒,改换一下”。飞岛后幸于难,但国王及其走卒却终于尝到了百姓的厉害,不得不作出让步和妥协。在接下来的巴尔尼巴比游记中,斯威夫特的讽刺是直接的,不加掩饰的,讽刺的对象是拉格多大科学院。显然,拉格多大科学院影的是英国皇家科学院。斯威夫特似乎对不切实际的、脱离生产的所谓科学研究很反感,所以予以无情的调侃和挖苦。从黄瓜中提取阳光供阴雨湿冷的夏天取暖;将人的粪便还原为食物;把冰煅烧成;造房子从屋顶造起,自上而下一路盖到地基;瞎子教授教徒弟靠触觉和嗅觉来区分不同的;用猪耕地;以养蜘蛛代替养蚕来纺丝织线;用吹风器从肛门鼓风打气来病人的腹胀;软化大理石想做出枕头和针毡笑话实在很多!政治设计家科学院的情况也是一样。我们从这里看到的东西只有一个,那是肮脏。作者借一位头脑极其聪明、对的质和体制精通的医生的,提出了一系列弊病和腐化堕落行为的有效的方法。此外,斯威夫特还讽刺了文学和历史学的所谓新批评主义的方法。更有趣的是他在拉格奈格游记中设计了一种老的人“斯特鲁德布鲁格”。似乎谁都希望自己老,格列佛也不例外。然而老的人又会是什么样呢?作者一步步写出他们的不幸,终得出的结论是,“他们是我生所见到的受屈辱的人”。不只是老的人自己受屈辱,对别人,对整个世界也是一大不幸。所以到后斯威夫特似乎在告诉人们:去他妈的老吧,那是灾难,那是人类出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