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级公益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06-2015)绩效评价 农业科学 杨志强 等 主编
none
¥
24.75
5.0折
¥
50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杨志强 等 主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33941
出版时间2017-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11页
字数350千字
定价50元
货号xhwx_1201645921
上书时间2024-12-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目录:
章概述
节体情况
第二节科研项目管理
一、制度建设与管理
二、项目的评审和立项
三、项目的实施管理
四、项目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第三节条件保障
第二章资助项目
节畜牧学科
一、大通牦牛状相关功能基因的分子标记及鉴定
二、绵羊瘤胃保护赖氨酸饲料添加剂的研制
三、西北肉用绵羊新品种高繁及状的分子标记选育
四、羊卵泡抑制素基因疫苗的构建
五、中国美利奴高山型细毛羊品系选育
六、动物毛皮种类快速鉴别及质量评价技术研究
七、甘肃优质细羊毛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
八、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牦牛乳铁蛋白及其活鉴定
九、动物纤维及毛皮种类的无损鉴别技术研究
十、牦牛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基因家族结构基因遗传多样研究
十一、生鲜牛奶质量控制及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
十二、大通牦牛无角品系的选育
十三、动物毛皮产品中偶氮染料的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十四、绵羊:bmpr-ib和bmpl5基因snp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十五、牦牛早期发育基因表达的研究
十六、欧拉型藏羊高效选育技术的研究
十七、动物毛绒横截面超微结构及其鉴别标准的研究
十八、大通牦牛无角基因多态检测与基因功能研究
十九、牦牛lf蛋白、lfcin多肽的分子结构与谱研究
二十、利用mtdnad-环序列分析藏羊遗传多样和系统进化
二十一、甘肃高山细毛羊毛囊干细胞系的建立及毛囊发育相关信号通路
二十二、我国羔裘皮品质评价
二十三、青藏高原牦牛epasl和egln1基因低氧适应遗传机制的研究
二十四、控制甘肃高山细毛羊羊毛状的毛囊发育分子表达调控机制
二十五、甘南牦牛繁育关键技术创新研究
二十六、牦牛繁殖状候选基因的克隆鉴定
二十七、牦牛瘤胃微生物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鉴别及表达
二十八、牛羊肉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研究
二十九、牦牛卵泡发育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鉴定
三十、羊肉中重金属污染物风险分析
三十一、大通牦牛无角基因功能研究
三十二、利用lcm技术研究特异调控绵羊次级毛囊形态发生的分子机制·
三十三、基于itraq技术的牦牛卵泡液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三十四、牦牛高原低氧适应和群体进化选择模式研究
三十五、不同海拔地区绵羊遗传多样研究
三十六、牦牛氧利用和atp合同通路中关键蛋白鉴定及表达研究
三十七、藏羊低氧适应lncrna鉴定及创新利用研究
三十八、重离子诱变甜高粱对绵羊的营养评价
三十九、青藏高原牦牛与黄牛瘤胃菌多样研究
四十、牦牛乳铁蛋白的蛋白质构架研究
四十一、甘肃省奶牛养殖场面源污染监测
第二节兽药学科
一、新型兽用抗感染化学药物丁香酚酯的研制
二、消炎中兽药"消炎醌"的研制与应用
三、天然药物鸭胆子有效部位治家畜寄生虫病研究
四、兽用青蒿素新制剂的研制
五、疫活物质"断奶安"对仔猪肠道微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六、金丝桃素新制剂抗高致病蓝耳病的研究与应用
七、金丝桃素新制剂对人流感病毒的试验研究
八、黄花补血草化学成分及药理活研究
九、基因工程肽制剂的研究
十、新型高效畜禽消毒剂一元包装反应clo2粉剂的研制
十一、中兽药治鸡传染支气管炎的研究
十二、治鸡传染喉气管炎复方新制剂的研究
十三、奶牛乳房炎重要致病菌分子鉴定技术及病原菌菌种库的构建
十四、喹胺醇原料药中试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十五、焦虫膜表面药物作用靶点的筛选
十六、抗球虫中兽药"常山碱"的研制
十七、抗动物焦虫病新制剂青蒿琥酯微乳的研制
十八、奶牛乳房炎meca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相关研究
十九、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与筛选
二十、治犊牛肺炎药物新制剂的研制
二十一、中兽药的研制及应用
二十二、新型抗动物焦虫病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二十三、苦马豆素抗牛腹泻病毒作用及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制
二十四、福氏志贺菌非编码小rna的筛选和鉴定
二十五、截短侧耳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活研究
二十六、计算机辅助抗寄生虫药物的设计与研究
二十七、苦豆子碱新制剂的研制
二十八、福氏志贺菌小rna对耐药的调控机理
二十九、新型抗炎药物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研制
三十、基于azamulin结构改造的妙林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研究
三十一、新型高效畜禽消毒剂"消特威"的研制与推广
三十二、含有碱基团兽药残留quechers/液相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条件的建立
三十三、阿司匹林丁香酚酯降血脂调控机理研究
第三节中兽医(兽医)学科
一、纯复方"禽瘟王"新制剂的研制
二、经穴靶标通道及其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三、奶牛子宫内膜炎药"宫康"的研制
四、益生菌发酵黄芪党参多糖研究
五、畜禽铅铬中毒病综合治技术研究
六、奶牛子宫内膜中肽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活研究
七、中兽药治犬腹泻症的研究
八、奶牛乳房炎病乳中大肠杆菌病原生物学特及其毒素基因的研究
九、asial型蹄疫病毒宿主转换及致病毒力分子基础的研究
十、动物病毒肝炎病原生物学研究
十一、猪带绦虫突破宿主黏膜屏障的关键分子研究
十二、犬瘟热病毒(cdv)野毒株与疫苗株的抗原差异研究
十三、奶牛隐乳房炎诊断液的产业化开发研究
十四、羊和马梨形虫病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多头蚴抗原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十五、猪重要病毒病与细菌病的疫学研究
十六、四种重要畜禽传染病快速诊断新技术研究
十七、蹄疫病毒分子变异及新型疫苗研究
十八、喹乙醇残留elisa快速检测技术
十九、蹄疫及副猪嗜血杆菌疫苗的研制
二十、蹄疫控技术的研究
二十一、几种寄生虫病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
二十二、重要人畜共患病病原体pcr检测技术和宿主mhc分子多态研究
二十三、奶牛蹄叶炎发病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二十四、针刺镇痛对中枢fos与jun蛋白表达的影响
二十五、犊牛泄泻中兽药苍朴服液的研制
二十六、转化黄芪多糖菌种基因组改组方法建立
二十七、传统藏兽药药方整理、验证与标本制作
二十八、中兽药制剂新技术及产品开发
二十九、抗炎高通量筛选细胞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三十、奶牛主要疾病诊断和治技术研究
三十一、中兽医药学继承与创新研究
三十二、发酵黄芪多糖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
三十三、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比较蛋白组学研究
三十四、祁连山草原土壤-牧草-羊毛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及补饲技术研究
三十五、治猪气喘病可溶颗粒剂的研究
三十六、奶牛子宫内膜炎相关差异蛋白的筛选研究
三十七、药用植物精油对子宫内膜炎的作用机理研究
三十八、治猪气喘病紫菀百部颗粒的研制
三十九、藏药蓝花侧金盏有效部位杀螨作用机理研究
四十、基于蛋白质组学和血液流变学研究奶牛蹄叶炎的发病机制
四十一、发酵黄芪多糖对病原侵袭树突状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四十二、益生菌发酵对黄芪有效成分变化的影响研究
四十三、电针对犬痛阈及中枢强啡肽基因表达水的研究
四十四、奶牛主要疾病诊断及治技术研究
四十五、siga在产后奶牛子宫抗细菌感染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四十六、奶牛胎衣不下血瘀证代谢组学研究
四十七、抗氧化剂介导的牛源青霉素敏感的调节
四十八、发酵黄芪多糖对小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影响
四十九、基于方证相关理论的气分证家兔肝脏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五十、猪病毒腹泻分子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
五十一、猪蹄疫a型标记疫苗的研制
第四节草业学科
一、美国杂交早熟禾引进驯化及种子繁育技术研究
二、黄土高原耐旱苜蓿新品种培育研究
三、沙拐枣、冰草等旱生牧草种子繁育与利用技术研究
四、野生狼尾草引种驯化与新品种选育
五、zxvp1基因的遗传转化
六、旱生牧草沙拐枣优质种源的分子选育和引种驯化
七、抑制瘤胃排放的奶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制
八、高寒地区抗逆苜蓿新品系培育
九、苜蓿航天诱变新品种选育
十、黄花矶松驯化栽培及园林绿化开发应用研究
十一、钾素对黄土高原常见牧草产量及环境的影响
十二、牧草生态系统气象环境监测与研究
十三、耐寒丰产苜蓿新品种选育研究
十四、外优质苜蓿种质资源圃建立及利用
十五、co2浓度升高对一年生黑麦草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氮素调控
十六、耐盐牧草野大麦拒na+机制研究
十七、气候变化对甘南牧区草畜衡的影响机理研究
十八、甘南州优质高效牧草新品种推广应用研究
十九、干旱环境下沙拐枣功能基因的适应进化
二十、苜蓿碳储量年际变化及固碳机制的研究
二十一、次生盐渍化土壤耐盐苜蓿的筛选与应用
二十二、牧草航天诱变新种质创制研究
二十三、甘肃野生黄花矶松的驯化栽培
二十四、外优质牧草种质资源圃建立及利用
二十五、抗寒中兰1号紫花苜蓿分子育种的初步研究
二十六、基于地面观测站的生态环境监测利用
第三章科研绩效分析
节研究所综合发展实力分析
一、研究所综合科研能力
二、研究所科研管理能力
三、研究所科研创新氛围
四、体成效
第二节学科建设
一、畜牧学科
二、兽药学科
三、中兽医与临床兽医学科
四、草业学科
第三节人才与团队建设
一、人才建设
二、团队建设
第四节台建设
一、科技台
二、试验基地
第五节科研立项
第六节科技成果
一、"大通牦牛"新品种及培育技术
二、新兽药"喹烯酮"的研制与产业化
三、"高山美利奴羊"新品种
四、农牧区动物寄生虫病药物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五、牦牛选育改良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六、奶牛主要产科病治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
七、动物纤维显微结构与毛、皮质量评价技术体系研究
八、新兽药"金石翁芍散"
七、新兽药"益蒲灌注液"
十、新兽药"黄白双花服液"
十一、新兽药"干地龙颗粒"
十二、中兰2号紫花苜蓿
十三、航苜1号紫花苜蓿
十四、陇中黄花矶松
十五、陆地中间偃麦草
十六、海波草地早熟禾
第七节交流合作
一、科技合作
二、科技服务
三、国际交流
四、专项会议
第八节核评价
一、项目的核安排
二、项目的绩效评价
三、下一步设想
四、建议
附件1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2006-2015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清单
附件2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级公益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实施细则》(试行)
附件3《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级公益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技发展规划》
附件4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06-2015年人员情况统计表
附件5科技孵化项目清单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十年来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的立项、实施、管理和绩效评价等进行结分析,并对专项资金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梳理,旨在进一步加强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充分发挥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提升研究所科技创新与社会公益服务两个能力建设,实现研究所跨越式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事业,为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地贡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