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之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经济理论、法规 崔友编
none
¥
26.75
5.6折
¥
4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崔友编
出版社中原农民出版社
ISBN9787554221273
出版时间201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03页
字数166千字
定价48元
货号703_9787554221273
上书时间2024-12-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主编:
1.贯彻落实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学读物
书记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2.实用、可作强,为各级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书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中“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这一主题,坚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为谋的初心,实现乡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提出了如何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具体措施,为各级推进改善生活、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具体指导。
3.本书内容生动有趣,语言通俗活泼,设有知识、典型案例、专家观点、延伸阅读、深度思等特板块,趣味十足,有助于读者理解内容;本书装帧精美,采用特种纸双印刷。
目录:
前言/1
章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怎样理解共同富裕/002
二、马克思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探索/005
三、关于共同富裕的经典论述/009
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新要求/015
第二章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一、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030
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034
三、坚持和完善农村集体所有制这个制度优势/036
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044
五、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主体:土地股份共有合作社/046
第三章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一、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052
二、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054
三、土地承包的“变”与“不变”/061
第四章创新农村双层经营体制
一、新时代创新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核心/068
二、抓好农民合作社/074
三、做好家庭农场/083
第五章积极拓宽农民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一、拓宽农民非农业渠道/98
二、发展乡镇企业/100
三、鼓励农民业创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104
第六章选好共同富裕带头人
一、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112
二、把更多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121
三、选好村支书、村委主任及班子/124
四、培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27
第七章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一、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140
二、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146
三、改革完善补贴政策/150
四、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157
五、完善农村金融保险政策和农产品贸易调控政策/162
第八章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一、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167
二、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173
三、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178
四、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186
第九章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失衡现象尚未根本转变/190
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195
三、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199
后记/205
内容简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加农民收入、创新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农业支持、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解析,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了规模农业、土地托管以及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等一系列可执行可推广的具体措施和实践参,是各级公务员学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推动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重要参读物。
作者简介:
崔友 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批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出版历史的轨迹熨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等著作,主编两个转变与通货膨胀和失业政治经济学等著作和教材,发表学术100余篇。
精彩内容:
前 言
共同富裕是与生俱来、坚定不移的目标以及的共同愿望和追求。经过几代人带领各族的实践和探索,共同富裕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劳动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联合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归劳动共同占有和支配,并按照劳动的共同利益来使用和分配。因此,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多,其结果必然是劳动的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不仅要求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而且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可能。首先,社会主义的胜利,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的解放。随之,社会主义自身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而建立起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通过两次“”,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其次,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劳动等地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从而为实现劳动者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
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衡不充分的,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同步达到,因此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辛勤的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提倡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不等于均和同步富裕,否则必然导致共同贫穷。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产生的富裕程度不同的差别,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差别,而不是少数人变成剥削者,大多数人陷于贫穷的两极分化。
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共同富裕之路。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共同富裕。” 党的报告提出,到2035 年,“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50 年“全体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将享有更加安康的生活”。
我国要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体共同富裕,离不开农民贫困的摆脱,离不开广大农村的振兴。而农村走共同富裕之路,有赖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书记强调:“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同时,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解决农民的生产积极问题。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要完善承包地的“三权分置”制度;创新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拓宽农民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选好共同富裕带头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等。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按照已经开辟的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共同富裕的梦想能够实现。
崔友
2019 年11 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