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与西学 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 修订增补版 史学理论 方朝晖
none
¥
45.35
4.6折
¥
98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方朝晖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39940
出版时间2022-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592页
字数514千字
定价98元
货号603_9787511739940
上书时间2024-11-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目录:
导论:现代中国学术的命运与前途1
上编
哲学范畴的中国化及其内在问题27
爱智慧与世界观的学说29
哲学的目的在于指导人生吗?30
且看这一理解来自何种传统32
philosophy:作为一门学科与作为一个常用语34
philosophy:求知而未必求用36
philosophy:求知与思想的自由41
以何为准:思维方式?研究对象?45
接受了是否等于理解了?48
本体的三种含义及其现代混淆59
比较视野下的本体问题60
体用意义上的本体65
体用论何以盛行?72
意义上的本体78
义本体在中国81
哲学意义上的本体84
三种本体不能混淆89
小结:本体问题再思93
ontology与中西学术不可比100
ontology作为“是”之学103
求是:古希腊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特征109
求是:整个西方学术的主要特征之一118
中国古代学说也以求是为旨归吗?123
从是与应该看中学与西学的不可比129
西学范畴可以用来整理国学吗?132
科学可以解决人生观问题吗?136
哲学与是一回事吗?140
中学与西学中的哪一支更有可比?145
辩证法与西方学术传统159
希腊的理主义精神160
城邦、辩证法与希腊哲学162
辩证法概念的形成165
古代世界的辩证法大师:柏拉图169
如何理解辩证法?174
对辩证法的误解177
柏拉图与孔子182
《美诺篇》与《论语》188
哲学、科学与辩证法198
辩证法与西方学统206
形而上学与西方学术传统221
“玄学吃饭的家伙”是“离心理而独立的本体”223
“凡属官觉以上者,概以归之玄学”226
来自《周易·系辞》的话语228
形而上学≠形而上之学232
西方人心目中的metaphysics235
如何理解metaphysics238
形而上学是一门科学吗?241
英国经验论与形而上学245
当代形而上学中的特例249
形而上学与西方学统(一)253
形而上学与西方学统(二)258
下编
儒学是哲学学说吗?273
问题的缘起274
知与做:人类学术的两条路径278
从知的两种含义到学术的两种类型285
且看“四书”是怎样论“学”的288
义理之学:对“学”的进一步发挥293
再看“四书”是怎样论知的296
义理之学:对知的进一步发展301
儒学真的可称为哲学吗?304
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历史后果309
儒学是学说吗?320
关于儒教的各种争论322
乎?哲学乎?326
争论的若干焦点329
飘荡在哲学与之间的儒学334
什么是思维?339
与哲学思维方式之别344
儒学代表典型的思维348
重新定位中学与西学352
中国古代有伦理学吗?
——兼论儒学与知识的关系问题364
道德与知识的基本分野366
道德关怀的两种方式:认知的与实践的370
sophia与phronesis374
伦理学≠道德学说378
中国型态的伦理学?382
传统儒学家犯了重道德、轻知识的错误吗?388
余论:儒学需要与知识传统相结合吗?394
新儒家与现代中国学术402
唐君毅的心灵九境说405
中学的境界比西学高吗?407
牟宗三的“自我坎陷”说410
是需要还是人的理想?413
科学的人论基础416
的社会基础418
儒家没有观念说明了什么?420
儒学:亟待重新定位自身422
不是“坎陷”“暂忘”,而是相辅相成425
重建内圣外王之道的基本思路429
论中国学术未来的三个方向434
跋441
当代中国学人的意义危机441
对中国哲学史的反思447
中国哲学的范式危机450
现代儒学的出路问题455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461
现代化:中国知识分子的巨大困境464
现代化:目的、手段与意义危机466
附录:卡恩、王太庆、王路论“是”/ontology/形而上学470
卡恩论being与希腊哲学470
王太庆对“是”与ontologia的研究483
王路对是、真与形而上学的研究490
参文献497
人名索引528
术语索引535
修订版后记566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希腊以来一开始以哲学为代表,后来发展为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西方现代学术,从根本上代表了一种与中国古代学术迥然不同的学术传统。无论是中学原有的分类体系,还是西学的学科体系,都有其各自的合理;无论用西方的学科范畴来肢解中国古代学术,还是用中学原有的分类体系来衡量西学,都是值得怀疑的。进一步看,通常所谓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不是同一学科的两种思维方式差异,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术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正因为学术类型的不同,人为地追求所谓中西结合,有时也没必要。用现代西方学术和学科范畴来分割和整理中国古代学术,不仅可能包含对西方学术本质的深刻误解,也可能构成对中国学术传统的人为摧残。
作者简介:
方朝晖,安徽省枞阳县人,哲学博士,1996年4月起在清华大学思想研究所、历史系正式任教,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在韩国首尔大学、中国台湾佛光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或客座研究员。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等。专攻领域为中国思想史,以儒学及其与中国现代关系研究为主,主要著作有:为“三纲”正名(2014年)、“三纲”与秩序重建(2014年)、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研究(2011年)、儒家修身九讲(2008/2011/2020年)、“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2002年)、春秋左传人物谱(2001年)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