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醒世恒言(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明)冯梦龙
  • 醒世恒言(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明)冯梦龙
  • 醒世恒言(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明)冯梦龙
  • 醒世恒言(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明)冯梦龙
  • 醒世恒言(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明)冯梦龙
  • 醒世恒言(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明)冯梦龙
  • 醒世恒言(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明)冯梦龙
  • 醒世恒言(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明)冯梦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醒世恒言(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明)冯梦龙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41.1 5.8折 71 全新

库存16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明)冯梦龙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38586

出版时间202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984页

字数649千字

定价71元

货号313_9787020138586

上书时间2024-06-28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卷 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第二卷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第三卷 油郎独占花魁
第四卷 灌园叟晚逢仙女
第五卷 大树坡义虎送亲
第六卷 小水湾天狐诒书
第七卷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第八卷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第九卷 陈多寿生死
第十卷 刘小官雌雄兄弟
第十一卷 苏小妹三难新郎
第十二卷 佛印师四调琴娘
第十三卷 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第十四卷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第十五卷 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第十六卷 陆五汉硬留合鞋
第十七卷 张孝基陈留认舅
第十八卷 施润泽滩阙遇友
第十九卷 白玉娘忍苦成夫
第二十卷 张廷秀逃生救父
第二十一卷 张淑儿巧智脱杨生
第二十二卷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
第三十卷 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第三十一卷 郑节使立功神臂弓
第三十二卷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第三十三卷 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第三十四卷 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第三十五卷 徐老仆义愤成家
第三十六卷 蔡瑞虹忍辱报仇
第三十七卷 杜子春三入长安
第三十八卷 李道人独步云门
第三十九卷 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第四十卷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内容简介:

醒世恒言,明末冯梦龙纂辑,始刊于明天启七年(1627)。为白话短篇集,收录四十篇风格名异的故事,或源于史传、小说,更多的来自民间传说故事。除少数宋元旧作外,绝大多数是明人作品,部分是冯氏拟作。人物形象刻画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情节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本书由顾学颉先生精心校注,是宜于阅读的版本。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精彩内容:

    第二卷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紫荆枝下还家,花萼楼中合被时。    同气从来兄与弟,千秋羞咏豆萁诗。    这首诗,为劝人兄弟和顺而作,用着三个故事,看官听在下一一分剖。句说“紫荆枝下还家”。昔时有田氏兄弟三人,从小同居合爨。长的娶妻,叫田大嫂;次的娶妻,叫田二嫂。妯娌和睦,并无闲言。惟第三的年小,随着哥嫂过。后来长大娶妻,叫田三嫂。那田三嫂为人不贤,恃着自己有些妆奁,看见夫家一锅里煮饭,一桌上吃食,不用私钱,不动私秤,便私房要吃些东西,也不方便。夜在丈夫面前撺掇:“公堂钱库田产,都是伯伯们掌管,一出一入,你全不知道。他是亮里,你是暗里。用一说十,用十说百,哪里晓得?目今虽说同居,到底有个散场。若还家道消乏下来,只苦得你年幼的。依我说,不如早早分析,将财产三份拨开,各人自去营运,不好么?”田三一时被妻言所惑,认为有理,央亲戚对哥哥说,要分析而居。田大、田二初时不肯,被田三夫妇内外连连催逼,只得依允。将所有房产钱谷之类,三分拨开,分毫不多,分毫不少。只有庭前一棵大紫荆树,积下,极其茂盛,既要析居,这树归着哪一个?可惜正在开花之际,也说不得了。田大至公无私,议将此树砍倒,将粗本分为三截,每人各得一截,其余零枝碎叶,论秤分开。商议已妥,只待来动手。次天明,田大唤了两个兄弟,同去砍树。到得树边看时,枝枯叶萎,全无生气。田大把手一推,其树应手而倒,根芽俱露。田大住手,向树大哭。两个兄弟道:“此树值得什么,兄长何必如此痛惜?”田大道:“吾非哭此树也。思我兄弟三人,产于一姓,同爷合母,比这树枝枝叶叶,连根而生,分开不得。根生本,本生枝,枝生叶,所以荣盛。昨议将此树分为三截,那树不忍活活分离,一夜自家枯死。我兄弟三人若分离了,亦如此树枯死,岂有荣盛之?吾所以悲哀耳。”田二、田三闻哥哥所言,至情感动:“何以人而不如树乎?”遂相抱做一堆,痛哭不已。大家不忍分析,情愿依旧同居合爨。三房妻子听得堂前哭声,出来看时,方知其故。大嫂二嫂,各个欢喜,惟三嫂不愿,出怨言。田三要将妻逐出。两个哥哥再三劝住。三嫂羞惭,还房自缢而死。此乃自作孽不可活。这话搁过不提。再说田大可惜那棵紫荆树,再来看时,其树无人整理,自然端正,枝枯再活,花萎重新,比前更加烂漫。田大唤两个兄弟来看了,各人嗟讶不已。自此田氏累世同居。有诗为证:    紫荆花下说三田,人合人离花亦然。    同气连枝原不解,家中莫听妇人言。    第二句说“花萼楼中合被时”。那花萼楼在陕西长安城中,大唐玄宗皇帝所建。玄宗皇帝是唐明皇。他原是唐家宗室,因为韦氏乱政,武三思专权,明皇起兵诛之,遂即帝位。有五个兄弟,皆封王爵,时号“五王”。明皇友爱甚笃,起一座大楼,取诗经棠棣之义,名花萼。时时召五王登楼欢宴,又制成大幔,名为“五王帐”。帐中长枕大被,明皇和五王时常同寝其中。    有诗为证:    羯鼓频敲玉笛催,朱楼宴罢夕阳微。    宫人秉烛通宵坐,不信君王夜不归。    第四句说“千秋羞咏豆萁诗”。后汉魏王曹长子曹丕,篡汉称帝。有弟曹植,字子建,聪明绝世。生时所宠爱,几遍欲立为嗣而不果。曹丕衔其旧恨,欲寻事而杀之。一,召子建问:“先帝每夸汝诗才敏捷,朕未曾面试。今限汝七步之内,成诗一首。如若不成,当坐汝欺诳之罪。”子建未及七步,其诗已成,中寓规讽之意。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见诗感泣,遂释前恨。    后人有诗为证:    从来宠贵起猜疑,七步诗成亦可为。    堪叹釜萁仇未已,六朝骨肉尽诛夷。    说话的,为何讲这两三个故事?只为自家要说那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这段话文不比曹丕忌刻,也没子建风流,胜如紫荆花下三田,花萼楼中诸李,随你不和顺的弟兄,听着在下讲这节故事,都要学好起来。正是: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这故事出在东汉光武年间。那时天下义安,万民乐业,朝有梧凤之鸣,野无谷驹之叹。原来汉朝取士之法,不比今时。他不以科目取士,惟凭州郡选举。虽则有博学宏词,贤良方正等科,惟以孝廉为重。孝者,孝弟;廉者,廉洁。孝则忠君,廉则爱民。但是举了孝廉,便得出身做官。若依了的事势,州县个童生,还有几十封荐书。若是举孝廉时,不知多少分上钻刺,依旧是富贵子弟钻去了。孤寒的便有曾参之孝,伯夷之廉,休想扬名显姓。只是汉时法度甚妙:但是举过某人孝廉,其人若果然有才有德,不拘资格,骤然升擢,连举主俱纪录受赏;若所举不得其人,后或贪财坏法,轻则罪黜,重则抄没,连举主一同受罪。那荐人的,与所荐之人,休戚相关,不敢胡乱。所以公道大明,朝班清肃。不在话下。    p20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