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stack实战 软硬件技术 (美)v.k.科迪·布姆加德纳(v.k.cody bumgardner)
  • openstack实战 软硬件技术 (美)v.k.科迪·布姆加德纳(v.k.cody bumgardner)
  • openstack实战 软硬件技术 (美)v.k.科迪·布姆加德纳(v.k.cody bumgardner)
  • openstack实战 软硬件技术 (美)v.k.科迪·布姆加德纳(v.k.cody bumgardner)
  • openstack实战 软硬件技术 (美)v.k.科迪·布姆加德纳(v.k.cody bumgardner)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openstack实战 软硬件技术 (美)v.k.科迪·布姆加德纳(v.k.cody bumgardner)

云计算和openstack软件生态的实战指导,云计算技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云计算专家的经验结晶

35.8 4.5折 79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v.k.科迪·布姆加德纳(v.k.cody bumgardner)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50135

出版时间2017-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02页

字数440千字

定价79元

货号400_9787115450135

上书时间2024-06-28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opentack是一个可以让你在自己的物理服务器上创建私有云或者公有云台的开源框架。你可以构建定制化的基础设施、台和软件服务,而不用担心专有的云台(如webervice和microoftazure)的费用和厂商锁定问题。拥有一个opentack私有云,你可以增强安全、增加可控、提高可靠,并降低成本。本书提供了真实环境使用案例和如何构建你自己的云台的一步步的指导。本书能为你提供所需要的物理硬件集群和基础设施服务设计指导。你将会学到如何选择和设置虚拟服务器和物理服务器,如何实现软件定义网络以及在企业设计、部署和运营一个opentack云的技术细节,还会探索如何针对自己的环境对opentack部署做出很好的定制。很后,你还会学到自己的云是如何提供面向用户的软件和基础设施服务的。本书主要内容开发和部署企业级私有云。从it的角度来看私有云技术。自助型云计算对企业的影响。阅读本书不需要拥有opentack或其他云开发经验。

目录:

部分 入门指南
章 介绍openstack 2
1.1 openstack是什么 4
1.2 理解云计算和openstack 7
1.3 关联openstack及其控制的计算资源 8
1.3.1openstack和hypervisor 9
1.3.2openstack和网络服务 11
1.3.3openstack和存储 12
1.3.4openstack和云专业术语 13
1.4openstack组件介绍 14
1.5openstack发展历史 14
1.6小结 15
第2章 体验使用openstack 16
2.1devstack是什么 17
2.2部署devstack 18
2.2.1搭建服务器 20
2.2.2准备服务器环境 21
2.2.3准备devstack 22
2.2.4执行devstack 24
2.3使用openstack
dashboard 30
2.3.1overview界面 32
2.3.2access&security界面 32
2.3.3images&snahots界面 35
2.3.4volumes界面 38
2.3.5instances界面 39
2.4访问个私有云服务器 43
2.4.1为实例分配浮动ip 44
2.4.2允许到达浮动ip的网络访问 45
2.5小结 45
第3章 openstack基本作 46
3.1使用openstackcli 47
3.2使用openstackapi 49
3.3租户模型作 50
3.3.1租户模型 50
3.3.2创建租户、用户和角 52
3.3.3租户网络 55
3.4配额 67
3.4.1租户配额 67
3.4.2租户用户配额 69
3.4.3额外配额 70
3.5小结 71
第4章 理解私有云构建模块 72
4.1openstack组件间如何关联 72
4.1.1理解组件间交互 73
4.1.2分布式计算模型 78
4.2openstack与厂商技术的关系 82
4.2.1openstack使用厂商存储系统 82
4.2.2openstack里使用厂商提供的网络系统 86
4.3为什么要手动部署 93
4.4小结 94
第二部分 手动部署
第5章 控制器部署 96
5.1部署控制器软件 97
5.1.1准备环境 99
5.1.2配置网络接 99
5.1.3更新安装包 102
5.1.4安装软件依赖 103
5.2部署共享服务 106
5.2.1部署身份认证服务(keystone) 107
5.2.2部署镜像服务(glance) 116
5.3部署块存储(cinder)服务 123
5.3.1创建cinder数据存储 123
5.3.2配置cinder的keystone用户 125
5.3.3创建cinder服务和端点 126
5.3.4安装cinder 127
5.4部署网络(neutron)服务 128
5.4.1创建neutron数据存储 128
5.4.2配置neutron的keystone用户 129
5.4.3安装neutron 131
5.5部署计算(nova)服务 133
5.5.1创建nova数据存储 133
5.5.2配置nova的keystone用户 134
5.5.3分配角给nova用户 135
5.5.4创建nova服务和端点 135
5.5.5安装nova控制器 136
5.6部署dashboard(horizon)服务 138
5.6.1安装horizon 139
5.6.2访问horizon 139
5.6.3调试horizon 139
5.7小结 140
第6章 网络节点部署 141
6.1准备网络节点部署环境 142
6.1.1准备环境 143
6.1.2配置网络接 143
6.1.3更新安装包 147
6.1.4软件和配置依赖 147
6.1.5安装openvswitch 149
6.1.6配置openvswitch 152
6.2安装neutron 154
6.2.1安装neutron组件 155
6.2.2配置neutron 155
6.2.3配置neutronml2插件 156
6.2.4配置neutronl3代理 157
6.2.5配置neutrondhcp代理 158
6.2.6配置neutron元数据代理 158
6.2.7重启和验证neutron代理 159
6.2.8创建neutron网络 159
6.2.9关联linux、ovs和neutron 168
6.2.10检查horizon 170
6.3小结 171
第7章 块存储节点部署 172
7.1准备块存储节点部署环境 173
7.1.1准备环境 174
7.1.2配置网络接 175
7.1.3更新安装包 178
7.1.4安装和配置逻辑卷管理器 178
7.2部署cinder 182
7.2.1安装cinder 183
7.2.2配置cinder 184
7.2.3重启和验证cinder代理 185
7.3测试cinder 186
7.3.1创建cinder卷:命令行 186
7.3.2创建cinder卷:dashboard 188
7.4小结 190
第8章 计算节点部署 191
8.1准备计算节点的部署环境 192
8.1.1准备环境 193
8.1.2配置网络接 193
8.1.3更新安装包 196
8.1.4软件和配置依赖 196
8.1.5安装openvswitch 197
8.1.6配置openvswitch 198
8.2安装hypervisor 200
8.2.1验证作为hypervisor台的主机 200
8.2.2使用kvm 201
8.3在计算节点安装neutron 203
8.3.1安装neutron软件 203
8.3.2配置neutron 204
8.3.3配置neutronml2插件 204
8.4在计算节点安装nova 205
8.4.1安装nova软件 205
8.4.2配置核心nova组件 206
8.4.3检查horizon 207
8.5测试nova 208
8.6小结 211
第三部分 构建生产环境
第9章 设计自己的openstack架构 214
9.1替换现有的虚拟服务器台 214
9.1.1部署选择 216
9.1.2使用何种类型的网络 217
9.1.3 使用何种类型的存储 218
9.1.4 使用何种服务器 220
9.2 为什么要构建私有云 221
9.2.1 公有云规模经济的观念 222
9.2.2 全球规模或严格控制 222
9.2.3 不公开的数据引力 222
9.2.4 混合云 223
9.3 构建私有云 223
9.3.1 openstack部署工具 224
9.3.2 私有云的网络 225
9.3.3 私有云存储 226
9.4 小结 227
0章 部署ceph 228
10.1 准备ceph节点 228
10.1.1 节点认证与授权 229
10.1.2部署ceph软件 232
10.2创建一个ceph集群 233
10.2.1创建初始配置 233
10.2.2部署ceph软件 234
10.2.3部署初始配置 235
10.3添加osd资源 236
10.3.1准备osd设备 237
10.3.2创建osd 239
10.4ceph基本作 240
10.4.1ceph存储池 240
10.4.2对ceph集群进行基准测试 241
10.5小结 244
1章 使用fuel进行自动化的高可用openstack部署 245
11.1准备你的环境 246
11.1.1网络硬件 246
11.1.2服务器硬件 249
11.2 部署fuel 255
11.3 基于web的基本fuelopenstack部署 257
11.3.1 服务器发现 258
11.3.2 创建fuel部署环境 259
11.3.3 为环境配置网络 260
11.3.4 分配主机到你的环境 261
11.3.5 完成设置和验证 263
11.3.6 部署变更 264
11.4 小结 264
2章 利用openstack进行云编排 265
12.1 openstackheat 265
12.1.1 heat模板 266
12.1.2 heat演示 268
12.2 ubuntujuju 272
12.2.1 为juju准备openstack 273
12.2.2 安装juju 274
12.2.3 部署charmscli 277
12.2.4 部署jujugui 279
12.3 小结 283
附录 安装linux 284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题是通过opentack来部署企业私有云。本书不只是像技术手册一样介绍如何部署opentack,还会解释各个步骤涉及的以及这项技术对业界的影响。本书分为3个部分,靠前部分(靠前章~第4章)是入门指南,先介绍opentack云作系统,然后让读者直接通过一个快速部署工具和很小化的基础设施来快速体验opentack,再介绍opentack命令行工具(cli),并通过使用opentack来理解组件的功能和整个opentack框架里各个组件之间的交互;第二部分(第5章~第8章)关注整个生态系统,深入介绍opentack的一个核心项目,并带领读者进行多节点环境下的opentack手动部署;第三部分(第9章~靠前2章)阐述在生产环境中如何使用opentack,重点介绍与生产环境中opentack部署相关的架构、组织和策略决策,ceph存储的基本部署和作,使用fuel来进行opentack自动化ha(高可用)部署,以及通过opentackheat和ubuntujuju进行云编排。此外,还有一个附录介绍从裸设备安装linux作系统的详细步骤。

作者简介:

v.k.codybumgardner现在是一家公立大学的首席架构师(cta),主要负责opentack私有云以及云计算的其他前沿技术的架构、部署和长期战略规划。海峰,目前职于hpe,在云计算研发部门担任软件工程师。华南农业大学it研发中心首届成员,也正是在此实验室开始了云计算的奇幻之旅。曾任唯品会企业私有云计算台、网宿弹计算服务的首批研发工程师。

精彩内容:

靠前章介绍opentack一二十年前,很多大型的计算机硬件公司都通过自己生产制造专门的处理器来保持竞争优势。但随着成本的上升,能制造出足够数量的芯片来保持盈利的公司越来越少。于是,专门生产芯片的厂商出现了,它们可以大规模生产通用处理器,并且大大降低了成本。从一开始的只有少数计算机芯片厂商“鼓吹”的基于英特尔x86指令集的标准化台式机和服务器台,到很后形成了采用通用硬件的客户服务器的市场格局。在21世纪初的互联网风潮下,互联网快展,从而出现了大量大规模使用通用硬件的数据中心。虽然通用硬件设备强大且便宜,但它的架构跟我们看到的台式机一样,不是按中心化管理的思想来设计的。没有现成的工具可以用来像管理资源池一样管理这些通用硬件设备。更糟糕的是,在那时,这些服务器缺少硬件管理的能力(辅助管理卡),看起来跟台式机一样。不像大型机和大型对称多处理结构(ymmetricmultiproceing,mp)的机器,这些通用服务器跟台式机一样,需要通过软件管理层来协调其他独立的资源。在这个阶段,公共或者私有的组织在己开发出很多管理框架来管理公共资源。图11展示了跨越多个数据中心的相互连接的资源池。通过管理框架,这些公共资源可以基于其可用或者用户需求来灵活使用。不知道谁创造了这个术语,这种通过管理框架来灵活使用通用硬件设备的计算方式,可以说是拥有了资源“云”。

精彩书评:

“复杂的云计算世界和opentack软件生态系统里专业的启蒙导师。”——摘自opentack技术委员会成员jaypipe为本书写的序“提供足够的理论和实践来恰到好处地理解云计算技术。”——hafizurrahman,kii公司“学、安装和管理这个令人兴奋的云基础设施的基石。”——michaelhamrah,gettyimage“如果你以为aw是专享的玩家,你需要好好读读这本书。”——komachatzimichali,mach7x本书系统地阐述了opentack计算、网络和块存储等节点的部署,内容丰富,得到了jaypipe等人的高度赞扬。及时地将这本书引进靠前并翻译出版,让靠前读者能轻松地理解私有云构建架构和过程,从部署实战的角度出发帮助广大靠前opentack运维人员和开发者深入了解和掌握opentack,意义重大。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广大读者可以为规划和运维基于opentack的企业私有云打下坚实的基础。——王庆,opentack会个人独立董事,英特尔开源技术中心云计算和网络部研发经理一个开源软件的成熟的特征是有相应的中文书籍,opentack也不例外。把国外的优质opentack书籍翻译成中文,可以培养更多的opentack专业人才,大大加快靠前opentack在企业的普及速度。——陈沙,opentack技术博主,九州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裁opentack实战不仅提供了真实案例,供读者学如何开发自己的云台,而且介绍了为什么要构建私有云、私有云技术栈选择、物理硬件集群规划等内容。阅读本书,读者将会系统地了解如何构建面向用户的基础架构服务以及部署和运行opentack云的技术细节。——叶璐,opentack中国区大使,qunardevo工程师动手实践一直是技术人员对复杂技术加深理解的有效途径,这样一本理论和实践结合的opentack指导手册不仅为入门使用者提供快速参,更为深入研究opentack者提供辅助。——郭长波,opentack会个人独立董事,olo项目ptl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