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原书 全新修订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季栋梁
  • 海原书 全新修订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季栋梁
  • 海原书 全新修订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季栋梁
  • 海原书 全新修订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季栋梁
  • 海原书 全新修订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季栋梁
  • 海原书 全新修订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季栋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海原书 全新修订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季栋梁

 “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纪念为了不再遗忘 大地龟裂弥合人间爱意坚固

42.9 6.3折 6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季栋梁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20795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616页

字数320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xhwx_1202200988

上书时间2024-06-28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中国好书”“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知名作家季栋梁长篇力作全新修订版海原大地震——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中极大的地震之一1920—2020一百周年纪念为了不再遗忘大地龟裂弥合人间爱意坚固

目录:

一/001

二/023

三/040

四/060

五/075

六/099

七/113

八/125

九/144

十/158

十一/175

十二/191

十三/223

十四/238

十五/249

十六/264

十七/276

十八/286

十九/295

二十/316

二十一/322

二十二/339

二十三/353

二十四/368

二十五/394

二十六/407

二十七/428

二十八/449

二十九/471

三十/483

三十一/504

三十二/516

三十三/535

三十四/555

三十五/571

三十六/584

三十七/595

内容简介:

1920年12月1620时06分,甘肃省海原县、固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致使近29万人,约30万人受伤,数座城池尽毁。
海原地震是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中极大的地震之一,其烈度、伤亡影响甚至超过唐山大地震。海原书便是以海原大地震为背景,以海原近百年来发生的历史事件为脉络,书写幸存者刘鸿儒一家四代自救救人的生活重启之路。灾难无疑给普通人心灵带来了难以复的震动,但他们从未放弃关于生命延续、沿袭的渴望。
海原书是知名作家季栋梁的长篇力作,小说内容厚重,气势宏大,据扎实,重现了海原地区的百年生存变迁史和粗犷坚韧的乡俗原。既是对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的历史纪念,也是对世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的致敬。

作者简介:

季栋梁,1963年生于甘肃张家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500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上庄记锦绣记奔命苍声胭脂巷等,作品集和木头说话人手等。曾获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2014年中国好书、小说选刊奖、北京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并被翻译成英、法、俄、等多种语言。

精彩内容:

    一
    刘鸿儒是六岁上才有的官名。海原人把大名叫官名。没有官名的时候,叫小名。刘鸿儒的小名叫欢庆。刘鸿儒六岁的那天早晨,他爹刘承信与往一样眼睛一睁,两把套上了衣服,照例提着一泡尿往大门外的一个峁上跑。每早晨起来,刘承信要把泡尿送到院外的刺疙瘩峁上。也不单是送一泡尿,院里有后圈(厕所),有粪堆,都可以把一泡尿撒了;他这样送一泡尿是顺带着要瞭一个人;也不是要瞭一个人,而是要嘹一的活计。刘承信嘹的人是五里墩的侯五。每的这个时候侯五也会出现在他家崖顶的墩墩上。那墩墩叫烽火台,五里一个,说是古代打仗传信用的,有了战事在墩墩上弄一堆柴火点了。不让柴火起火焰,只让冒烟,下面柴干,上面柴湿。这个墩冒烟,那个墩看到了,也忙点火放烟,于是便一路的烟柱,消息便这么传出去了。因此,他们也知道冒起来那烟叫狼烟,也知道那个昏君周幽王和狐狸精褒姒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小时候他们经常在墩墩上玩狼烟,你在那墩墩上点火放烟,我在这墩墩上点火放烟,演绎战争气象,却没有想到大了都担上了光阴,在过子中还能派上用场。因了那个墩墩,侯五家的村子叫了侯家墩。刘承信家的村子倚着五更岭坐落。五更岭上也有一个烽火台。两个村子间一个墩的直线距离,也五里。刘承信在干盐池盐湖做盐工,爬上大门外的刺疙瘩峁,看得见盐湖,一片银白,如一块晶莹的玉佩。看上去近,走起来却远,几道深沟大壑把路拉长了,至少过了十里。侯五家离盐湖近,也在盐湖做盐工。没活的时候,刘承信回家来,有活的时候,侯五给他传话。站在墩墩上吼是听不见的,于是这传话的事便借用了放狼烟的手段,不过,是做了改动,点火放烟还得弄柴火,费事,他们改成扬土传信。他们定好了规矩,侯五扬一把土,无活;扬两把土,有活;扬三把土,明天来。刘承信回扬一把土,是知道了;回扬两把土,是干;回扬三把土,是明天到。村子是坐落在五更岭半坡上的,刘承信要到岭顶的墩墩上去还有一段崎岖的路程,费劲,一出大门有个高峁,母猪刺长得茂盛,叫刺疙瘩峁,像个墩墩,爬上去嘹得见侯家墩。刘承信站在上面扬土,侯家墩一目了然。
    因为这几天没活,刘承信才回家来了。传来消息说外面下了场大雪,封了路,商队怕是十天半月进不来。不过,事有例外,或许有些商队已进入海原地界了,不能掉头返回,在车马店待上几,路稍微一开,能上路了。商队做买哪有空跑路的。按说盐工的活一年四季消停不了,越冷越忙,产硝;越热越忙,出盐。但是,盐场掌柜赵大头怕大雪封湖,活逼得急,盐、硝积存得太多,仓库都没处堆放了,这才停了工。刘承信站在刺疙瘩峁上,没有看到侯家墩上扬起烟柱一样的土尘,心想看来外面的雪真是下大了。
    正是十冬腊月天气,天空寡青寡青,像青石板。大地呼出的气凝成了霜,山野银光璀璨,显得格外寂寥空旷。田地冻开一道道宽宽窄窄的裂缝,像手心肆意游走的掌纹,裂缝间蓄着毛茸茸的冰刀霜剑。太冷了,吸一气像老白干一样辛辣,呼出来气像麦草烧出来的浓浓白烟。站在峁上向东望去,南华山上的白雪阳光里像镜子一样晃眼,树却黑乌乌的,那是树过冬的。本清瘦的园河结了冰更瘦了,像一条残损发白的鞋带,斗折蛇行,断断续续。
    刘承信一解开裤子,寒气立刻灌满裤裆,像冰水往里浇,身子抖嗦个不停。还没有掏出家当来撒尿,灰袍先生从峁后走过来。
    刘承信忙又系了裤带,说:“先生好。”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