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过岁月的晴空 杂文 关欣
  • 穿过岁月的晴空 杂文 关欣
  • 穿过岁月的晴空 杂文 关欣
  • 穿过岁月的晴空 杂文 关欣
  • 穿过岁月的晴空 杂文 关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穿过岁月的晴空 杂文 关欣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0.2 4.2折 48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关欣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0446281

出版时间2020-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48页

字数170千字

定价48元

货号711_9787550446281

上书时间2024-06-28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本书记录了作者从小到大在学、生活以及工作方面遇到的记忆深刻的事和人。 文笔优美,语言简练,感人至深。可读很强。

目录:

章 一路走来

第二章 从重庆到北京的孩子 (女儿述)

第三章 一个真实的故事

第四章 没有缘分的天空

第五章 思念你, 桂林

第六章 跳动的火苗

第七章 雨衣的故事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回忆录形式,书中内容不仅是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也是作者对自己这一生的美好回忆和结。本书由八篇文章组成,为个人传记、记叙文、散文、杂文的合成本,主要记录了作者从小到大在学、生活以及工作方面遇到的记忆深刻的事和人。

作者简介:

关欣,女,于四川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卫生系77级,曾职于重庆市肿瘤医院,技术职称为主任医师。先后在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室、肿瘤治办公室从事卫生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现已退休。其多篇学术发表于重量期刊。

精彩内容:

    我的童年和青时代
    我的幼年在若干个幼儿园度过。
    早的记忆始于3岁多吧,发生在母亲厂里的幼儿园。那天天气不好,下了一整天的雨。早上母亲送我到幼儿园后,我开始狂哭,老师怎么也劝不住。中午,哥哥头上顶着雨衣遮住脸来看我,我一眼把他认出来了。我大哭:“哥哥,我要回家!哥哥,带我回去吧”哥哥别过脸赶紧走了,我继续哭个不停。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碗肉丸子汤还是挺有吸引力的,可它放在我眼前,我权当没看见。下午母亲下班后来幼儿园接我,老师说我不吃不喝哭了一整天。
    母亲在重纺二厂(原重庆市第二棉纺厂)工作,我家住在沙坪坝区离棉纺厂远的家属区。父亲在江北区三钢厂(原重庆市第三钢铁厂)工作,那时还没有嘉陵江大桥,全靠轮渡往返两岸,所以父亲每周只回家一次。哥哥、弟弟和我都由母亲照料。
    每天早饭后,哥哥去重庆市中学上学,母亲去上班,把我和弟弟锁在家里。中午的饭菜被母亲用饭盒包裹在棉絮里,到了时间我们自己拿出来吃。上午和下午,我和弟弟想找点事情干,要么把哥哥留在家里的书和本子撕得面目全非,要么把家里喂养的兔子拿来乱整。没办法,母亲只好带着我和弟弟去上班,但是弟弟老是调皮捣蛋,分散母亲的注意力,害得她挨车间主任的批评,不准她再带孩子上班了。
    哥哥懂事早,于是他上学的时候带着我和弟弟。上课的时候他进教室上课,我们在校园里玩,下课的时候他跑出来和我们玩一会儿。要是我们表现好,不到处乱跑,不惹是生非,哥哥奖励我们一个可以贴在手上的“印画”。可是我俩没这么省事。有,全校师生在礼堂开大会,弟弟和我从后台登上了台,如入无人之境,一会儿跑过去,一会儿跑过来,弄得全校师生哗然。自此,哥哥再也不敢带我们去学校了。
    父母只好把我和弟弟送去父亲厂里的幼儿园。可能这次有弟弟陪伴的原因,我没像上次那样哭闹不休,在那个幼儿园待了下来。记得那时我4岁,不喜欢午睡,且胆子特别大,又很有脑子。我发现,中午有半个小时无人看守大门,可能看门人吃饭去了。于是,我很快吃完午饭,溜出幼儿园大门,一路逛一路看,一直走到山脚的一所小学,再沿原路返回。回到幼儿园时,小朋友们正好起床。这样一直持续了半个多月,居然没被任何人发现。
    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一个人跑出去不安逸。于是某天中午,约了弟弟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溜出去,这次走得更远,来到了对面山上。结果迷路了,去问路又说不清楚幼儿园的名字。正着急,突然听到了小学的钟声,我急忙循声赶去,终于找到了返程的路。可是这次起床的时间早过了,又差了这么多人,不被发现才怪!此后,幼儿园大门再也没出现中午无人看守的情况,我也再没有机会逃避午睡了。
    记得幼儿园有个地方没有墙,与外界是用竹栅栏隔开的。外面种着一大片藤藤菜,我和小伙伴们可以把手从缝隙间伸出去摘白的像喇叭花一样的藤菜花,还可以伸手出去摘地上的马齿苋来吃,酸酸的,糯糯的。
    后来我和弟弟被送到了重庆市交通局幼儿园,四娘在那里当园长。那是“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后期,由于四娘的照顾,我没有饿肚子的记忆。听母亲说,那时我很挑食,不吃豆腐和豆子。我清楚地记得一个场景:我一个人坐在饭堂旁边的一间小房间里,把罐罐饭里的饭豆一颗一颗挑出来扔到桌上。每周星期六晚上,母亲把我和弟弟接回家。星期天中午,我们去餐厅吃饭。有时吃中餐,我现在都记得那烧白的样子;有时吃西餐,如果冰激凌不好看,我不吃,怎么劝也不吃。
    p2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