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锺书选唐诗(全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作者
  • 钱锺书选唐诗(全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作者
  • 钱锺书选唐诗(全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作者
  • 钱锺书选唐诗(全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作者
  • 钱锺书选唐诗(全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作者
  • 钱锺书选唐诗(全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作者
  • 钱锺书选唐诗(全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作者
  • 钱锺书选唐诗(全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作者
  • 钱锺书选唐诗(全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作者
  • 钱锺书选唐诗(全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作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钱锺书选唐诗(全2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作者

308位诗人 1997首作品 钱锺书选,杨绛抄录 一段历时七载的唐诗课 呈现品读唐诗的独特视野 搜索关键词 唐诗 唐诗选 钱锺书 杨绛 全唐诗 宋诗选注 唐诗注释 唐

64.6 6.5折 99 全新

库存80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6282

出版时间2020-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1208页

字数590千字

定价99元

货号xhwx_1202173885

上书时间2024-06-28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从1983年到1991年,钱锺书先生遴选、杨绛先生抄录了一部唐诗选稿。杨先生在封面上题“全唐诗录,杨绛课”,钱锺书先生又补题了“父选母抄,圆圆留念”八个字。后来由于钱瑗教授不幸早逝,杨先生把这部由她亲笔抄录的稿子,赠给了吴学昭老师。吴老师在征得杨先生同意后,抱着学术为公的态度,决定将其公开出版,以供有兴趣的读者研究和参。
文学出版社很荣幸地得到了出版该书的机会,并受吴学昭老师委托,对书稿做了必要的整理。在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这部尘封数十年的唐诗选稿,以钱锺书选唐诗的面貌正式排印成书。

目录:

唐明皇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二

宣宗皇帝

瀑布联句 三

则天皇后

如意娘 四

江妃

谢赐珍珠 五

章怀太子

黄台瓜辞 六

南唐后主李煜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七

病中书事 七

蜀后主王衍

醉妆词 九

后蜀嗣主孟昶

避暑摩诃池上作 一

李义府

堂堂词二首 一一

虞世南

应诏嘲司花女 一二

王绩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一三

野望 一四

张九龄

望月怀远 一五

咏燕 一五

宋之问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一六

陆浑山庄 一六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寄崔融 一七

题大庾岭北驿 一七

度大庾岭 一八

渡汉江 一八

新年作 一八

崔液

上元夜六首(六优选二) 一九

王勃

咏风 二

滕王阁 二

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一

杜审言

夏过郑七山斋 二二

郭震

塞上 二三

贾曾

有所思 二四

骆宾王

在狱咏蝉 二五

乔知之

绿珠篇 二六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二七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录三首) 二八

登幽州台歌 三

晚次乐乡县 三

张说

山夜闻钟 三一

邺都引 三一

王适

蜀中言怀 三三

沈期

被弹 三四

州南亭夜望 三五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三五

寒食 三六

贺知章

咏柳 三七

回乡偶书二首 三七

王湾

次北固山下 三八

张旭

桃花溪 三九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四

崔国辅

怨词二首 四二

长信草 四二

丽人曲 四三

秦女卷衣 四三

徐安贞

闻邻家理筝 四四

裴士淹

白牡丹 四五

陶岘

西塞山下回舟作 四六

王维

送别 四七

齐州送祖三 四七

观别者 四八

蓝田山石门精舍 四八

青溪 四九

渭川田家 四九

春中田园作 五

西施咏 五

老将行 五一

桃源行 五三

洛阳女儿行 五四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五五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五五

过香积寺 五六

山居秋暝 五六

终南别业 五七

归嵩山作 五七

终南山 五七

观猎 五八

汉江临泛 五八

积雨辋川庄 五九

息夫人 五九

鹿柴 六

竹里馆 六

临高台送黎拾遗 六

杂诗三首 六一

书事 六一

阙题二首 六二

田园乐(七优选一) 六二

崔颢

王家少妇 六三

黄鹤楼 六三

长干曲四首 

祖咏

赠苗发员外 六五

王昌龄

从军行(七优选二) 六六

出塞 六七

采莲曲(二优选一) 六七

长信秋词(五优选一) 六七

浣纱女 六八

闺怨 六八

常建

吊王将军墓 六九

题破山寺后禅院 六九

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七一

新年作 七一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七二

送韩司直 七二

酬李穆见寄 七二

长沙过贾谊宅 七三

登余干古县城 七三

赋得 七四

戏赠干越尼子歌 七五

王翰

凉州词 七六

孟云卿

古挽歌 七七

寒食 七七

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七九

夏南亭怀辛大 七九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八

夜归鹿门山歌 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一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八一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 八二

与诸子登岘山 八二

晚泊浔阳望庐山 八三

过故人庄 八四

岁暮归南山 八四

舟中晓望 八五

闺情 八五

岁除夜有怀 八六

春晓 八六

扬子津望京 八六

宿建德江 八六

李白

蜀道难 八八

将进酒 九

关山月 九一

长干行 九一

玉阶怨 九四

清调词三首 九四

梦游天姥吟留别 九五

金陵酒肆留别 九七

送友人 九八

送友人入蜀 九八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九九

山中问答 一

把酒问月 一

客中行 一一

早发白帝城 一一

秋下荆门 一一

夜泊牛渚怀古 一二

月下独酌(四首录一) 一二

独坐敬亭山 一三

怨情 一三

韦应物

拟古诗(十二首录二) 一四

杂体(五首录二) 一五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一六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一六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一七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

寄府县僚友 一八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一八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一九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一九

对雨寄韩库部协 一一

寄子西 一一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一一一

新秋夜寄诸弟 一一一

寄李儋元锡 一一一

寄全椒山中道士 一一二

西涧即事示卢陟 一一二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一一三

答郑骑曹青橘绝句 一一三

长安遇冯著 一一三

休暇访王侍御不遇 一一四

出还 一一四

除 一一四

过昭国里故一五

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壖,萦带数里,清流茂树,云物可赏 一一六

游开元精舍 一一六

题桐叶 一一七

滁州西涧 一一七

温泉行 一一七

听莺曲 一一八

张谓

春园家宴 一二一

岑参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一二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二三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一二四

包佶

岭下卧疾寄刘长卿员外 一二五

戏题诸判官厅壁 一二五

李嘉祐

早秋京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一二七

送严员外 一二七

包何

和程员外春东郊即事 一二八

高适

登广陵栖灵寺塔 一二九

蓟中作 一三

燕歌行并序 一三

人寄杜二拾遗 一三二

封丘作 一三三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一三三

咏史 一三四

营州歌 一三四

别董大 一三五

送桂阳孝廉 一三五

除夜作 一三五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一三六

游龙门奉先寺 一三八

望岳 一三八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一三九

贫交行 一三九

兵车行 一四

醉时歌 一四一

赠卫八处士 一四二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一四三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一四五

饮中八仙歌 一四五

曲江三章章五句 一四六

丽人行 一四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一四九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一五三

哀江头 一五四

哀王孙 一五六

述怀一首 一五七

彭衙行 一五八

羌村 一六

新安吏 一六一

石壕吏 一六二

新婚别 一六三

垂老别 一

无家别 一六五

夏夜叹 一六六

佳人 一六七

梦李白二首 一六八

前出塞九首 一六九

后出塞五首(录三) 一七三

万丈潭 一七四

石龛 一七五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一七六

戏题画山水图歌 一七九

戏为双松图歌 一七九

百忧集行 一八

戏作花卿歌 一八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八二

短歌行 一八三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一八三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一八五

四松 一八七

古柏行 一八七

缚鸡行 一八八

负薪行 一八九

暇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 一九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一九

夜归 一九二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一九二

夜闻觱篥 一九三

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 一九三

赠李白 一九四

登兖州城楼 一九四

房兵曹胡马诗 一九五

画鹰 一九五

春忆李白 一九六

对雪 一九六

月夜 一九七

春望 一九八

独酌成诗 一九八

曲江二首 一九八

曲江对酒 一九九

曲江对雨 二一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二二

秦州杂诗二十首(录四首) 二二

月夜忆舍弟 二三

遣怀 二四

送远 二四

天末怀李白 二五

独立 二五

野望 二五

蜀相 二六

卜居 二六

梅雨 二七

有客 二七

狂夫 二八

堂成 二八

进艇 二九

江村 二九

南邻 二一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 二一

客至 二一

漫成二首 二一一

春夜喜雨 二一二

江亭 二一二

可惜 二一三

落 二一三

后游 二一三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二一四

行二首 二一四

赠花卿 二一五

行 二一五

绝句漫兴九首 二一六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二一八

三绝句 二一九

戏为六绝句 二二

花鸭 二二二

野望 二二二

水槛遣心二首 二二三

屏迹三首(录二) 二二三

不见 二二四

客夜 二二四

客亭 二二五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二五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二二六

倦夜 二二六

登高 二二六

伤春(五首录一) 二二七

登楼 二二七

宿府 二二八

旅夜书怀 二二九

阁夜 二二九

秋兴(八首录一) 二三

咏怀古迹五首 二三

诸将(五首录二) 二三三

江上 二三四

江汉 二三四

燕子来舟中作 二三五

小寒食舟中作 二三五

贾至

巴陵寄李二户部张十四礼部 二三六

送王员外赴长沙 二三六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二三七

春思二首 二三七

钱起

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二三八

和张仆塞下曲 二三八

归雁 二三九

元结

贼退示官吏 二四

宿洄溪翁宅 二四一

张继

枫桥夜泊 二四二

归山 二四二



送孙泼赴云中 二四三

送客水路归陕 二四三

送陈明府赴淮南 二四四

寒食 二四四

赠李翼 二四五

郎士元

送李将军赴定州 二四六

送张南史 二四六

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 二四七

皇甫冉

婕妤怨 二四八

秋东郊作 二四八

送郑二之茅山 二四九

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 二四九

寄权器 二四九

夜发沅江寄李颍川刘侍郎 二五

春思 二五

刘方

夜月 二五一

春怨 二五一

代春怨 二五一

王之涣

登鹳雀楼 二五二

送别 二五二

凉州词(二首录一) 二五二

郑虔

闺情 二五四

刘昚虚

阙题 二五五

柳中庸

河阳桥送别 二五六

征怨 二五六

凉州曲(二首录一) 二五六

王季友

还山留别长安知己 二五七

宿东溪李十五山亭 二五七

观于舍人壁画山水 二五七

代贺若令誉赠沈千运 二五八

秦系

山中赠张正则评事 二五九

任华

寄李白 二六

寄杜拾遗 二六二

怀素上人草书歌 二

严武

军城早秋 二六七

韩滉

听乐怅然自述 二六八

严维

送李端 二六九

丹阳送韦参军 二六九

顾况

囝一章 二七

我行自东一章 二七一

弃妇词 二七一

上湖至破山赠文周萧元植 二七二

长安道 二七三

梁广画花歌 二七三

行路难(三首录一) 二七四

悲歌一 二七四

悲歌二(一作《短歌行》) 二七五

苔藓山歌 二七五

范山人画山水歌 二七六

宜城放琴客歌 二七六

李供奉弹箜篌歌 二七七

洛阳早春 二七九

题歙山栖霞寺 二七九

归山作 二八

题叶道士山房 二八

山中 二八一

听子规 二八一



过王山人旧居 二八二

秋晚卧疾寄司空拾遗曙卢少府纶 二八二

秋 二八三

戎昱

苦哉行(五首录三) 二八四

早梅 二八五

移家别湖上亭 二八六

古意 二八六

咏史 二八六

桂州腊夜 二八六

窦叔向

夏夜宿表兄话旧 二八八

窦群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 二八九

窦巩

赠阿史那都尉 二九

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二九

张叔卿

流桂州 二九一

陈润

宿北乐馆 二九二

戴叔伦

女耕田行 二九三

屯田词 二九三

除夜宿石头驿 二九四

别友人 二九四

暮春感怀(二首录一) 二九五

转应词 二九五

于良史

春山夜月 二九六

冬野望寄李赞府 二九六

江上送友人 二九六

卢纶

得耿书,因叙长安故友零落,兵部苗员外发、秘省李校书端相次倾逝,潞府崔功曹峒、长林司空丞曙俱谪远方,余以摇落之时,对书增叹,因呈河中郑仓曹、畅参军昆季 二九八

和张仆塞下曲(六首录二) 二九八

早春归盩厔旧居却寄耿拾遗李校书端 二九九

李益

饮马歌 三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三

喜见外弟又言别 三一

同崔邠登鹳雀楼 三一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 三二

江南词 三二

度破讷沙二首 三二

从军北征 三三

写情 三三

句 三三

李端

古别离二首 三五

芜城 三六

赠康洽 三六

妾薄命 三七

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三八

逢王泌自东京至 三八

冬夜寄韩弇 三九

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遗 三九

拜新月 三一

听筝 三一

闺情 三一一

长门怨 三一一

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 三一一

畅当

登鹳雀楼 三一二

杨凝

送别 三一三

司空曙

雨夜见投之作 三一四

贼后送人北归 三一四

观猎骑 三一五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三一五

立秋 三一五

病中嫁女妓 三一六

江村即事 三一六

喜外弟卢纶见宿 三一六

寒塘 三一七

崔峒

客舍有怀因呈诸在事 三一八

王建

凉州行 三一九

寒食行 三二

促剌词 三二

北邙行 三二一

田家留客 三二一

望夫石 三二二

簇蚕辞 三二二

失钗怨 三二三

神树词 三二三

祝鹊 三二四

行见月 三二四

虎行 三二五

原上新居(十三首之五) 三二五

贻小尼师 三二六

惜欢 三二六

岁晚自感 三二六

薛二十池亭 三二七

李处士故居 三二七

寄贾岛 三二八

小松 三二八

新嫁娘词(三首录一) 三二八

故行宫 三二八

酬从侄再看诗本 三二九

江南三台词(四首录一) 三二九

宫人斜 三二九

长门 三三

寄广文张博士 三三

早春书情 三三

宫词 三三一

刘商

胡笳十八拍 三三五

题潘师房 

冷朝阳

别郎上人 三四

朱湾

九登青山 三四一

题段上人院壁画古松 三四一

张志和

渔父歌 三四三

郭郧

寒食寄李补阙 三四四

李约

观祈雨 三四五

于鹄

江南曲 三四六

巴女谣 三四六

古词(三首录二) 三四六

古挽歌 三四七

卢群

淮西席上醉歌 三四八

武元衡

夏夜作 三四九

权德舆

三妇诗 三五

安语 三五

危语 三五一

大言 三五一

小言 三五一

玉台体(十二首录一) 三五二

令狐楚

年少行(四首录一) 三五三

裴度

中书即事 三五四

韩愈

醉赠张秘书 三五五

山石 三五七

忽忽 三五八

雉带箭 三五八

桃源图 三五八

感春 三六

剥啄行 三六一

送无本师归范阳 三六二

石鼓歌 三

调张籍 三六七

庭楸 三六九

次同冠峡 三七

题木居士(二首录一) 三七

盆池五首 三七

晚春 三七二

落花 三七二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三七二

镇州初归 三七三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三七三

嘲鼾睡 三七三

……

内容简介:

近四十年从未对外公布的钱锺书唐诗选本。收录唐诗近2000首的大型唐诗选本。杨绛先生历时七载抄录课,记录钱杨夫妇诗书互动的唐诗选本。钱锺书选唐诗的底本是1983年到1991年间,钱锺书先生遴选、杨绛先生抄录的一部唐诗选手稿,其后近四十年,这部手稿从未对外公布。此次出版,人文社编辑部对手稿进行了必要的整理,对照全唐诗校勘了诗歌正文,增加了诗人小传和难解语词注释,撰写了出版后记。这部唐诗选本收录诗人308位、诗作1997首,体现了钱锺书先生选唐诗的主观立场和独特视角,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比较全面呈现唐代诗歌的艺术特征和风格状貌的大型选本。此外,杨绛先生在抄录手稿时留下了期、诗歌、书法、生活杂记等文字,也体现了钱杨夫妇的品评互动。通过钱锺书选唐诗,读者朋友不仅能研欣赏钱先生选出的可以概括唐诗全貌的2000首诗歌,也能看见两位学人隽永美好的诗书生活。这是一部迷人的充满家庭生活温暖且有学术价值的图书,出版这部书是我们对钱、杨两位远去学人的诚挚纪念。

作者简介:

钱锺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先生被誉为“昆仑”,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成果丰硕,特别对于古代诗歌的研究十分精深。著有管锥编谈艺录七缀集宋诗选注等,并创作了长篇小说围城。
杨绛(19112016),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翻译著作有堂吉诃德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