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线衍动力学——理论与应用 基础科学 麦振洪 等
  • x线衍动力学——理论与应用 基础科学 麦振洪 等
  • x线衍动力学——理论与应用 基础科学 麦振洪 等
  • x线衍动力学——理论与应用 基础科学 麦振洪 等
  • x线衍动力学——理论与应用 基础科学 麦振洪 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x线衍动力学——理论与应用 基础科学 麦振洪 等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02.8 6.9折 14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麦振洪 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52300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36页

字数401千字

定价148元

货号xhwx_1202089923

上书时间2024-06-27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篇 x线衍动力学理论(1.6章)

章 x线衍动力学理论发展的简单回顾 3

1.1 引言 3

1.2 x线衍运动学与动力学理论概述 5

1.2.1 x线衍运动学理论概述 5

1.2.2 x线衍动力学理论概述 6

参文献 8

第2章 晶体x线衍动力学理论i——面波近似 10

2.1 晶体中周期复数介质常数 10

2.1.1 均匀介质的散公式 10

2.1.2 原子周期分布的散公式 11

2.1.3 有吸收情况下的散公式 12

2.2 晶体内的波动方程 13

2.3 双光束近似 16

2.4 散面 19

2.5 入边界条件 24

2.6 晶体内波场振幅 27

2.6.1 晶体内任意一点的波场振幅 27

2.6.2 入角与严格布拉格角偏离对波场振幅的影响 30

2.6.3 波场振幅的边界条件 31

2.7 能流方向和坡印亭矢量 32

2.8 吸收 35

2.9 从晶体中出波场的边界条件 37

2.10 出波场 39

2.10.1 出束的透系数t和反系数 r 39

2.10.2 出束强度沿出面的分布 42

2.10.3 摇摆曲线 44

2.10.4 积分强度 47

2.11 面波理论的局限 48

参文献 49

第3章 晶体x线衍动力学理论ii——球面波近似 50

3.1 球面波入的双光束近似及其在透明行表面与楔形晶体中的散 50

3.2 有吸收晶体 66

3.2.1 薄片行晶体 69

3.2.2 厚行晶体 70

参文献 72

第4章 畸变晶体x线衍动力学理论 73

4.1 引言 73

4.2 晶体中的调制波 74

4.3 高木方程 75

4.4 高木方程的taupin形式 79

参文献 81

第5章 近晶体x线衍统计动力学理论 83

5.1 引言 83

5.2 基本方程 83

5.3 无限窄入光束在晶体中激发的波场 88

5.4 应用实例 91

5.4.1 外延薄膜嵌镶结构的测定 91

5.4.2 晶体中颗粒物的测定 94

参文献 97

第6章 x线多光束衍动力学理论 99

6.1 引言 99

6.2 多光束衍几何 99

6.2.1 三光束衍几何 99

6.2.2 立方晶系背反中的多光束衍 101

6.3 多光束衍动力学理论和计算 102

6.3.1 晶体内外的电磁波矢量 102

6.3.2 晶体内的本征态电磁波 105

6.3.3 边界条件 107

6.4 多光束衍动力学计算例子 110

6.4.1 主衍是消光衍的迂回衍 110

6.4.2 立方晶系晶体的连续多光束衍入面 114

6.4.3 四光束衍对应的面内衍 119

参文献 121

第2篇 x线动力学衍现象(7.10章)

第7章 异常透 125

7.1 异常透现象 125

7.2 晶体内波场强度 126

7.3 应变晶体内波场强度 128

7.3.1 定量计算 129

参文献 131

第8章 pendellosung干涉条纹 132

8.1 劳厄型 pendellosung干涉条纹 132

8.1.1 pendellosung干涉条纹的间距 136

8.1.2 pendellosung干涉条纹的位置 137

8.1.3 x线偏振的影响——消衰现象 138

8.2 布拉格型 pendellosung干涉条纹 139

8.2.1 布拉格型 pendellosung干涉条纹的定义 139

8.2.2 uragami 实验的质疑 139

8.2.3 反型 pendellosung干涉条纹新的实验 143

参文献 146

第9章 borrmann-lehmann干涉现象 148

9.1 引言 148

9.2 晶体波场的球面波解 149

9.2.1 laue情况下的波场表达式 150

9.2.2 晶体边缘的反和透 154

9.3 吸收效应 158

9.4 波场强度与 b-l 干涉条纹图样 159

9.4.1 波场强度表达式 160

9.4.2 pendellosung干涉条纹和borrmann-lehmann干涉条纹间距表达式 161

9.4.3 强度分布曲线计算 166

9.4.4 不同吸收情况borrmann扇形内x线波场强度分布 167

9.5 borrmann-lehmann干涉条纹的计算机模拟 169

9.6 小结 171

参文献 171

0章 其他衍动力学效应 172

10.1 x线偏振的影响——消衰现象 172

10.2 边缘效应 175

10.3 初级消光、次级消光 176

10.3.1 初级消光 177

10.3.2 次级消光 177

10.3.3 初级消光、次级消光与其他消光的区别 178

10.3.4 按消光效应分类晶体 178

参文献 179

第3篇 x线衍动力学理论应用(11.15章)

1章 外延薄膜和多层膜微结构表征 183

11.1 引言 183

11.2 薄膜双轴晶衍摇摆曲线的理论计算 184

11.2.1 布拉格几何晶体内波场振幅 184

11.2.2 无吸收晶体的反率 185

11.2.3 有吸收晶体的反率 186

11.2.4 双轴晶衍摇摆曲线的理论计算 187

11.3 多层膜结构材料反率的x线衍动力学理论计算 188

11.3.1 概述 188

11.3.2 外延材料反率的x线衍动力学理论解 189

11.3.3 迭代公式中参数的计算 192

11.4 应变弛豫超晶格的x线双轴晶摇摆曲线计算 197

11.4.1 弛豫机制与应变分布 197

11.5 影响x线双轴晶摇摆曲线的因素 199

11.5.1 x线偏振态的影响 200

11.5.2 外延膜与衬底取向差的影响 201

11.5.3 晶体表面偏角的影响 202

11.5.4 晶格失配对衍峰形的展宽 205

11.5.5 薄膜界面粗糙的影响 205

11.5.6 薄膜成分梯度的影响 208

11.6 应用实例 209

11.6.1 薄膜层厚 209

11.6.2 外延膜晶格参数,成分 213

11.6.3 应变弛豫 215

参文献 221

2章 x线谱仪——单器和分析器的和设计 223

12.1 单晶衍计算和 dumond 图 223

12.2 单晶和双晶单器 227

12.2.1 单晶单器 227

12.2.2 双晶单器 229

12.3 四晶单器 234

12.3.1 四晶 bartels单器 234

12.3.2 嵌套切槽单器 237

12.3.3 四晶散型超高分辨单器 239

12.4 x线光谱分析器 241

12.4.1 von hamos分析器 242

12.4.2 高分辨近背反球状分析器 243

参文献 245

3章 pendellosung frings用于晶体结构测量 246

13.1 应用 pendellosung干涉条纹测定晶体结构因子 246

13.1.1 x线截面形貌图 246

13.1.2 x线透扫描形貌图 248

13.1.3 实验结果 250

13.1.4 pendellosung干涉条纹测量方法的误差分析 250

13.2 pendellosung干涉条纹结合干涉仪条纹测定晶体结构因子 254

参文献 255

4章 x线形貌技术 257

14.1 引言 257

14.2 x线形貌实验技术 257

14.2.1 x线形貌术定义和分类 257

14.2.2 柏尔格{白瑞特反形貌术 258

14.2.3 x线透形貌术(lang 透形貌术) 260

14.2.4 x线双轴晶形貌术 266

14.2.5 x线异常透形貌术 269

14.3 x线衍衬成像理论 270

14.3.1 x线与电子线衍衬像的区别 270

14.3.2 x线形貌术衍衬像形成 271

14.3.3 晶体的x线成像衍衬分析 272

14.4 x线形貌像分辨率 287

14.4.1 x线源的大小和波长发散度的影响 287

14.4.2 探测器的影响 289

参文献 292

5章 同步辐光源的应用 293

15.1 同步辐光源 293

15.2 同步辐x线形貌术 297

15.2.1 白光透形貌术 297

15.2.2 单光形貌术 300

15.2.3 同步辐截面形貌术测定晶体中微包裹物 301

15.3 x线干涉仪 305

15.3.1 x线干涉仪的 305

15.3.2 晶体缺陷的研究 308

15.3.3 晶体晶格参数的测量 309

15.4 x线驻波 310

15.4.1 x线驻波产生的 311

15.4.2 x线驻波实验的设计 312

参文献 313

后记 314

《现代物理基础丛书》已出版书目 316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x线衍动力学理论、衍动力学效应、相关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应用实例。全书共三篇十五章:篇x线衍动力学理论(1~6章),先简单回顾x线衍动力学理论发展历程,然后介绍晶体和畸变晶体x线衍动力学理论,并对近晶体x线统计动力学理论和多束光x线衍动力学理论也作了简单的介绍,使读者对x线衍动力学理论有初步的了解。第二x线动力学衍现象(7~10章),主要介绍x线衍动力学理论预言,并得到实验证实的衍现象。这些现象无法应用x线衍运动学理论解释。使读者加深对x线衍动力学理论的认识,同时,介绍这些衍现象的实用。第三篇应用(11~15),主要介绍x线衍动力学理论在外延薄膜和多层膜微结构表征、x线谱仪、晶体结构因子、微应力等准确测量、x线形貌技术以及同步辐光源的应用。使读者初步掌握应用学到的知识用于自己的研究,学而致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