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林新话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北京报理论部 编
  • 书林新话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北京报理论部 编
  • 书林新话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北京报理论部 编
  • 书林新话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北京报理论部 编
  • 书林新话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北京报理论部 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书林新话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北京报理论部 编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7.6 2.8折 62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北京报理论部 编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47720509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42页

字数360千字

定价62元

货号130_9787547720509

上书时间2024-06-27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互联网正在重塑中国惯
对乾嘉时代士大夫思想的一个解剖
追索经典常存敬畏
对世界的感悟加深
我的“民法梦”
从美国历史中发现它的道义债务
一次外交事例中的碰撞
道德是市场经济的价值灵魂
张荫麟写通史的五个标准
重温潘光旦的“中和位育”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工程”
老庄道家与环境哲学的会通
新版《师哲回忆录》的看点
中国具亲和特的软实力
未经包裹的“自我”
张之洞的学人圈
官场说官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观书心语十则
还原儒学与科学问的真实关系
图像叙事中的晚清百态
雍正遇到的朋党难题
众寻真知启世人
读经典,收获的不只是粮食,更是种子
“抱不抵抗主义”问题翻不了案
刑事中的国情民意
解开启功生前身后的几个“谜团”
张学良的阅读惯
从学徒、助手到支笔
有“硬颈”基因的项南
回到五四运动的“原点”
书评的怪圈
清官的判案也不足为训
“75后”新体验:中国发展的两次升级
全面认识“官书”“私记”的史料价值
对我起了巨大作用的两本书
吕振羽:史与诗熔铸的情怀
法官能为法治做什么
贤哲的会心之处
重新认识劳动
以权利制约权力是与法治的契合点
阅读也是一种创造
福山“政治菜单”之失
王鼎:清代的“屈原”
古人的乡愁寻寄
北京历史特征新探
中国古代也有“学术规范”
读图时代:国民阅读困境的深层之因
《选主批判》:西方学者反思选举
读懂那些“读不懂”的书
历史教训似在眼前
何谓“政治法学”
古籍今译不宜大力提倡
爱之不增其美,憎之不益其恶
烽火中“长大”的中国大学
《史记》中的法治思想
也要有人懂
谈笑,也是为了思
汉镜铭文体现的价值观
依法治国与历史经验
“沦陷区研究的问题是刻不容缓的了”
当事人的回忆录要这样写
中国“维护了亚洲的集体安全”
亚洲智者留下的政治遗言
五年规划是治理的重要手段
书出得好,反对的声音自然压下去了
鲁迅的“”
探求兴衰的深层原因
闲话《闲话藏书》
看世界秩序面临的挑战
国史研究要遵从真善美的统一
“五四”:砥砺思想与学问的“磨刀石”
合理确定有效的“管理半径”
混得好、合得来是需要规则的
明了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
历史趋势反转的迹象愈来愈明显
公信力呈现“四个交织”
与古圣先贤神交的一个窗
还“西方文明”一个真实的面貌
秘藏文献读之不忍释卷
“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
依法治国的两个层面
重提张岱年的中华精神观
“市场机制”与“官僚体制”的边界
关于《新中国述史(1949―1978)》
“单位研究”:既要回望,更要开新
记妙谈
从“失衡”走向“再衡”
一篇文章与一个王朝
把北京建成全球的书香之都
古代民众对待“父母官”:期望、失望、再期望
“无直接利益”机理剖析
家礼撰作具有敦励良风美俗的价值
“去漫画化”的“蒋介石”
一代人的心灵史
古人的“世界观”
《国富论》的若干面貌
从大历史角度看“中国模式”
话语是“历史忠实的记录者”
我的外交经历、认识和看法
为中国政治经济学增添新内容
“灰皮书”的作用和影响始料未及
读一读《“一路”:机遇与挑战》
我看“得意拜孔”说
政治正义与理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录的,是2015年北京报理论周刊发表的读书类文章,主要为人文社科类著作的书评、书话、札记等,作者皆为品质专家学者和知名人。书中文章既有著者心迹,言书之缘起,书人书事,又有评者书间觅理,探寻书之学术创见,更有阅者兴之所至,随感札记,言及书里书外、书情书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