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的法学家 法学理论 编者:(英)约翰?麦克唐奈//爱德华?曼森|主编:何勤华|译者:何勤华//屈文生//陈融
  • 世界上的法学家 法学理论 编者:(英)约翰?麦克唐奈//爱德华?曼森|主编:何勤华|译者:何勤华//屈文生//陈融
  • 世界上的法学家 法学理论 编者:(英)约翰?麦克唐奈//爱德华?曼森|主编:何勤华|译者:何勤华//屈文生//陈融
  • 世界上的法学家 法学理论 编者:(英)约翰?麦克唐奈//爱德华?曼森|主编:何勤华|译者:何勤华//屈文生//陈融
  • 世界上的法学家 法学理论 编者:(英)约翰?麦克唐奈//爱德华?曼森|主编:何勤华|译者:何勤华//屈文生//陈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上的法学家 法学理论 编者:(英)约翰?麦克唐奈//爱德华?曼森|主编:何勤华|译者:何勤华//屈文生//陈融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30.9 3.2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英)约翰?麦克唐奈//爱德华?曼森|主编:何勤华|译者:何勤华//屈文生//陈融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48765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507页

字数621千字

定价98元

货号729_9787208148765

上书时间2024-06-25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世界法学名著译丛序何勤华
译者序何勤华屈文生
凡例屈文生
大陆法制史系列序  大陆法制史系列丛书编委会
美国法学院协会编辑委员会
原编者序约翰?麦克唐奈爵士
引论范维克滕?维德
1.盖尤斯(gaius)
2.帕比尼安(papinian)
3.乌尔比安(ulpian)
4.巴托鲁斯(bartolus)
5.阿尔恰托(alciati)
6.居亚斯(cujas)
7.贞提利斯(gentilis)
8.培根(bacon)
9.格劳秀斯(grotius)
10.塞尔登(selden)
11.霍布斯(hobbes)
12.苏支(zouche)
13.柯尔贝尔(colbert)
14.莱布尼茨(leibnitz)
15.普芬道夫(pufendorf)
16.维柯(vico)
17.宾克尔舒科(bynkershoek)
18.孟德斯鸠(montesquieu)
19.朴蒂埃(pothier)
20.瓦特尔(vatted
21.贝卡利亚(beccaria)
22.斯托厄尔(stowell)
23.边沁(bentham)
24.米特迈尔(mittermaier)
25.萨(savigny)
26.耶林(ihering)
中英索引对照表
本书插图索引
译后记

内容简介:

世界上的法学家是“大陆法制史系列”丛书(共11部)中的第二部;本译著译自美国有名比较法学家约翰?h.威格摩尔(john h.wigmore,1863 1943)组织翻译、编写的“大陆法制史系列”(the continental legal hitoryiere)第二卷,原书名geat jurit of the world。    本卷由英国科学院院士约翰?麦克唐奈爵士(ir john macdonell,18461921,fellow of the britih academy)和比较立法学会干事爱德华?曼森(edwardmanon,ecretary of the ociety of parative legilation)合编。     本书直接涵盖的是世界法学目前很为有名的26位法学家的生、代表著作、法律思想、法学研究成等。本书间接折出的是法学的历史变迁过程。全书介绍的主要法学家有盖尤斯、帕比尼安、乌尔比安、巴托鲁斯、阿尔恰托、居亚斯、贞提利斯、培根、格劳秀斯、塞尔登、霍布斯、苏支、柯尔贝尔、莱布尼茨、普芬道夫、维柯、宾克尔舒科、孟德斯鸠、普蒂埃、瓦特尔、贝卡利亚、斯托厄尔、边沁、米特迈尔、萨、耶林等。    原书附有19幅法学家人像插图,本书予以扫描保留。

精彩内容:

巴托鲁斯:其人其事    是在法学史的这一时期,巴托鲁斯的名字开始为人们所知。对于他的出生期和早年岁月,我们不得而知。他出生在安科纳省的一个名叫萨素弗拉多的镇子,位于森提诺河边(river entino),也是佩罗提(perroti,卒于1480年)的故乡;佩罗提是15世位重要学者,以其对斯塔提乌斯(tatiu)和马提雅尔(martial)作出的而著称,还曾把波利比阿(polybiu)的五部著作翻译成拉丁文。有关巴托鲁斯的出生年月,人们说法不一,集中在1309年至1314年间,但他自己提到他于21岁时获得博士,因为这一事件发生在1334年11月10,所以我们接近可以接受萨的说法,即巴托鲁斯出生于1313年11月10和1314年11月10之间。据兰斯洛图斯(lancellotu)提供的副本,巴托鲁斯的博士上还载有其父亲的名字弗朗西斯(francictl),系伯纳库修斯(bonaccuriu)之子;据巴托鲁斯的传记作者兰斯洛图斯,我们还得知他的母亲名叫桑克塔(ancta),这些记录似乎有力地驳斥了他是弃儿的传闻;兰斯洛图斯是在1576年出版了巴托鲁斯的传记。巴托鲁斯有两个兄弟,伯纳库修斯(随自其祖父的名字)和彼得。他的启蒙老师是另一个彼得,阿西西(aii)市的语法学家,巴托鲁斯对其怀有无比真挚的感激之情,认为他富于才华,纯真而虔诚。14岁时,他在佩鲁贾开始学法律,他的主要老师是奇诺,前文已提及;巴托鲁斯曾告诉他的巴尔杜斯(baldtu),奇诺的讲座对他的法律素养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他随后又到了博洛尼亚,在那里,他跟随四位有名法律家布特里加留斯(buttigariu)、莱内留斯(raineriu)、奥德拉杜斯(oldradu)以及贝尔维素(belviio)研法律。他似乎还在佩鲁贾圭多(guido)的指导下学过几何学,巴托鲁斯称呼圭多为“大学问家”(magnu theologu),此外他还醉心于希伯来语。他在托迪(todi)和比萨担任陪审官一职,另据迪普洛瓦塔修斯(diplovatacciu)说,巴托鲁斯在履行职务时曾因对一件死刑案件判决不公而被流放四年。但萨并不相信这一说法,而且该说法也无同时代的证据加以佐证。1339年秋,我们发现他在比萨履职,成为其师莱内留斯的同事,薪水是150弗罗林;巴托鲁斯告诉我们,这一年他26岁,并且他在比萨居住过的寓所到萨时代仍得以保存,房屋上刻有铭文,是对这一事实的纪念。1343年,他转到佩鲁贾,在那里他很快成为一名享有广泛声誉的法学教师,意大利各地的云集到他的讲堂,其中很为有名的两位是巴尔杜斯和他的兄弟安格鲁斯(angelu)。为表彰巴托鲁斯作出的很好贡献,佩鲁贾当局在他来到佩鲁贾五年后授予他和他的兄弟伯纳库修斯以公民权,再后来到1355年,当巴托鲁斯被派往觐见在比萨的四世皇帝时,佩鲁贾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理由来崇敬他。巴托鲁斯为佩鲁贾争取到了许多,并为佩鲁贾大学争取到了一份确认特许状。他回来时,还为自己带回许多个人荣誉,皇帝为他加官晋爵,任命他为市议员(councillor),还授予他其他皇帝。其中一项罕见的是,他和他的子孙(如也是法学教授)有权力赋予他们处于非婚生子地位的以合法地位或者使他们摆脱弱势群体地位。巴托鲁斯有过两次婚姻,他的任妻子是安科纳省本地人,他们结合时间不长,除此之外,我们对她所知甚少。他的第二任妻子是佩鲁贾阿范尼(alfani)家族的潘丽娜(pellina di bo―varello),她的寿命比巴托鲁斯长,他们育有两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巴托鲁斯于1357年7月死在佩鲁贾,终年44岁,他被葬于圣?弗朗西斯科教堂,人们为了纪念他,在那里树起一块纪念碑,上面的铭文简短有力――“巴托鲁斯的骨头”(oa bartoli)。依其在1356年5月14作出的遗嘱,他指定两个儿子为主要继承人,但他给每个女儿450弗罗林的遗产,同时也有针对妻子制作的合适的条款。他向佩鲁贾一家修道院遗赠了一座中型图书馆,主要有30卷法律书籍和34卷神学图书,这些书籍显示出了他的学术兴趣所在,据说后来有一位修道士走了这些图书,并把它们带到了那不勒斯。巴托鲁斯属于不激进的教权主义派,这并非出于强烈的信仰,更多地是因为他的理,正如他所言,他的生活“受控制”(in terri amici eccleiae),他避自己卷入当时由归尔甫派(guelf,即教皇派)和吉伯林派(ghibelline,即保皇派)之间的世仇所引起的政治漩涡之中。    巴托鲁斯超乎寻常的非常不错    我们所知道的有关他个人生活的信息只有这么多;虑到他的事业生涯也是短暂的18年或20年,在大多数人才开始为自己将来的名声打基础时,他已经为自己的成功确立了极高的声誉,这的确令人惊讶。中世纪再无任何一位法学家曾获得过他这般普遍认可的荣誉。作为解释罗马法的非常不错,他终生都未受到任何挑战。即便在去世以后的几个世纪里,他依旧得到尊崇。他被人们称作“法律之星”或“法律之父”以及“首席法学家”,在很长一段时期中,曾在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有着立法者般的非常不错。在帕多瓦,人们还专设了巴托鲁斯讲席,以阐发他的法律意见。如果说巴托鲁斯的名气随后在法国和意大利确实被历史学派代表人物居亚斯、阿尔恰托(14921550)以及其他学者有所遮盖的话,那么在德国,从15世纪将罗马法作为“普通法”来“继受”的运动起直至现代,他的声望几乎从未受到影响。他无疑是一位实务型法学家,强烈的务实常识促使他决心从他那个时代普遍适用的相互的制定法、惯法和封建法的乱象中抽象出与时代相符的一些原则。这是他一生的目标,但不幸因在年富力强之际英年早逝。巴托鲁斯希望从罗马法、法、封建法和惯法中抽象出某种“普通法”,以避罗马法的专门技术、法的狭隘、封建法的毛糙、惯法的不足和匮乏。如果他能有常人的寿命,留给后世的可能是更多的作为其辛勤耕耘之果的不朽作品。不过即便未能如此,一如我们将在下文要看到的,在他的著作里,仍然可以找到构建“靠前私法”主要理论学说所需的大量材料。        p444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