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心雕龙:文学的诗学研究 外国文学理论 柳伟
  • 童心雕龙:文学的诗学研究 外国文学理论 柳伟
  • 童心雕龙:文学的诗学研究 外国文学理论 柳伟
  • 童心雕龙:文学的诗学研究 外国文学理论 柳伟
  • 童心雕龙:文学的诗学研究 外国文学理论 柳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童心雕龙:文学的诗学研究 外国文学理论 柳伟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39.4 5.1折 78 全新

库存15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柳伟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72140686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其他

开本16

定价78元

货号701_9787572140686

上书时间2024-05-20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文学需要诗学研究

章诗的诗学研究

节中国当代诗的审美取向

第二节基于文本结构的诗书写

第三节诗的神秘写作

第四节诗的奇观化写作

第二章现实小说的诗学研究

节小说在重大现实题材书写中的困境与经验

第二节镜像、互文、象征:小说复杂文本的创作

第三节文学中主题的写作

第四节成长小说里的心灵困境与成长弧光

117第五节“真实事件”在小说中的艺术化处理

第三章幻想小说的诗学研究

节幻小说的科技观

第二节幻小说的宏大叙事和常叙事

第三节小说叙述张力构建

——以奇幻小说《伊卡狷格》为例

第四节亚瑟王故事体系的内容生成与跨媒介改编

第五节尼伯龙根传说的故事演进、媒介更替与主题流变

第四章少儿普及读物的诗学研究

节中国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创作出版的特征

第二节传统普及传播的创意小说路径

结语

参文献

附永

评他与他评

创造力何来:创造力的实证研究

一读罗伯特・j・斯滕博格《创造力手册》

文艺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

评范玉刚《新时代文论与审美之思》

在理论与创作双栖的路上——柳伟印象/谭旭东

期待中的柳伟/吴俊



内容简介:

“诗学”在文学里指“文学形式论”,研究作品“何以形成”以及“何以”。本书即以诗学视角对文学进行审视。在诗部分,从主题、形式、功能三方面,明确当代诗的审美取向;从文本结构角度探究诗的写作规律;从神秘、奇观化两点入手,揭示诗的特殊魅力。在现实小说部分,探讨了小说如何写作重大现实主题、成长主题、主题,如何写作复杂文本,如何艺术化地处理“真实事件”。在幻想小说部分,分析了幻小说的技术观、融合宏大叙事与常叙事的叙事风格,论述了奇幻小说的跨媒介叙事艺术,并从亚瑟王、尼伯龙根故事的诞生、流变与改编中,探讨传统神话传说题材如何进行现代转化。在普及读物创作部分,本书分析了中国原创少儿科普图书的三大特征、国外疫抗疫普及童书的出版情况、社科类知识普及童书的创意小说路径。之,本书通过对文学各体裁创作规律的提炼与结,希望对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柳伟,笔名“余闲”。中国计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物学学士、文学硕士,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博士。主持社科后期资助项目1项、省级社科项目2项,著有学术专著吴兴华诗艺研究天人之境:杭州城湖共生模式的生态美学解读、教材创意写作12讲小质量教育读本(主笔)、小说三十六只蜂箱你在为谁读书小米多诗词王国漫游记童小萌诗词奇遇记等20余部,曾获冰心图书奖、浙江省文学作品奖、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湖北省出版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李劫人文学奖(入围奖)、何建明中国创意写作理论奖等荣誉。

精彩内容:

绪学需要诗学研究所谓“诗学”,并非只是针对一种文学体裁的“诗歌之学”,而是指面向整个文学创作的研究。这一概念源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该书分析了各种诗的成分及其质,并找出规律,探索它们的创作原则;也概括出悲剧中情节、格、言辞、思想、形象、歌曲这六大艺术成分,并谈论悲剧写作的和方法,包括“事件如何安排”及“悲剧的效果怎样发生”等写作细节①,几乎是一部诗歌与悲剧的创作指南。在历史沿革中“诗学”的意义曾发生过一些变化。它有过概念的外延,出现了建筑诗学、电影诗学、神话诗学、空间诗学等延伸概念,这里的“诗学”更倾向于“关注某事物如何发生作用(how omething work),而非意味着是什么(what it mean)的问题”②。在文学方面,“诗学”指“文学形式论”,这又包括两种观念。种,研究作品“何以形成”。比如里蒙・凯南的叙事虚构作品:当代诗学中重点阐述虚构作品是如何形成的,至于该作品是否出,能否获得广大读者认可,并不在其讨论范围内。结构主义学者普罗普及其追随者也是如此,能分析出叙事作品的功能项及深层结构,但无法判断其优劣。第二种,研究作品“何以”。在这方面,俄国形式主义学者罗曼・雅可布森提出文学作品之特的“文学”理论,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理论,托多罗夫提出诗学要“关心构成文学事实的那种抽象特,即文学”,于是提出“有关文学话语的一种结构与运行理论,这种理论给出有关各种文学可能的一种图表,而现存的文学作品像其被实现的一种特殊情况”。这种诗学观点注重的是捕捉“文学信息中的美感,是能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信息,而不是那种随着信息的传递而立即消失殆尽、在交流的过程中转瞬即逝的东西”②。显然,后一种诗学观念更具实用,强调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以及作品在读者心目中引发的美感体验。那这些“文学信息中的美感”又包括什么呢?勒内・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针对当时文学研究中注重作家生、社会环境、文学创作过程等“外部问题”的研究,而忽视文学作品本身的不良倾向,提出文学研究分为“外部研究”和“研究”两个层面,并重视“研究”,将文艺作品里“与美学没有什么关系的要素称为‘材料’,而把这些要素取得美学效果的方式称为‘结构’”,于是艺术品是一个“为某种特别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符号体系或者符号结构”③。由此可见,韦勒克所谓的“结构”,其实是指让文学作品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在因素,如一些精美夺目的钻石,镶嵌于声音层面(谐音、节奏与格律)、意义层面(语言结构、文体风格)、要表现的事物的层面(通过意象、隐喻、象征与神话等)。这种对文学作品“何以”的核心品质的研究,应该是“诗学”的重要使命。综上所述,“诗学”探究的是“文学创作”,要“关注某事物如何发生作用”,尤其是关注文学的“文学”和“文学信息中的美感”。归纳起来,“诗学”研究文学作品的创作,包括作品创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让作品熠熠生辉的元素,当然也包括作品的内涵与意义,正如徐岱所说,“好故事的功能在于滋润我们的人,好小说的价值在于通过人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