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湘学统与宋明新儒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湖湘学统与宋明新儒学

23 4.8折 48 九品

仅1件

内蒙古呼和浩特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载光、洪梅 著

出版社湘潭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3

传习堂书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载光、洪梅 著
  • 出版社 湘潭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7
  • 版次 1
  • ISBN 9787811288308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湖湘学统与宋明新儒学》力求理清湖湘学派与宋明新儒学的关系,探索湖湘文化的源流,并在基础上重新认识宋明新儒学。全书除绪论外分为七章,先从学术史、思想史的角度介绍湖湘儒学的传承、发展和哲学特色,然后分阶段分析湖湘儒学与宋代道学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论述了周敦颐以“太极”立“人极”,“以诚立性”的哲学体系及其开创宋代道学之功;胡安国、胡宏父子对北宋道学的传递和开创湖湘学派的史实;张栻对胡宏“明体致用”精神的继承、发展,和对湖湘学派的光大;王船山对陆王心学的批判,对朱熹理学的纠正,对自周敦颐、胡宏、张栻以来的湖湘学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以及湖湘儒学在近代的转型。最后总结了湖湘儒学的理论特色。
【目录】
绪论 宋明儒学的湖湘学——湖湘儒学
第一节 湖湘儒学与湘学
一、需要辨析的几个概念
二、湘学的范围与湖湘儒学的形成
三、湘学及湖湘儒学的超地域性
第二节 湖湘儒学的五个发展阶段
一、湖湘儒学肇创时期
二、湖湘儒学发展时期
三、湖湘儒学兴盛时期
四、湖湘儒学大成时期
五、湖湘儒学转变时期
第三节 湖湘儒学的哲学特色
一、“性气合一”的宇宙本体论
二、以诚论性的道德性命之学
三、明体致用:性道之学与经世学的结合

第一章 宋明儒学的流派
第一节 宋明儒学的学术流派
一、宋代新儒学的道学与非道学之争
二、北宋道学的学术派别
三、南宋的道学派别与事功之学
四、道学兴盛与理学独尊
第二节 宋明道学的思想流派
一、如何划分道学的思想派别
二、周敦颐、张载的“诚学”及其承传
三、程朱理学以理为本的思想路线
四、陆王心学以心为本的思想特色
第三节 湖湘学与宋明道学
一、湖湘学统:从濂学到湖湘学派
二、湖湘儒学与宋明道学的诚学一系
三、湖湘儒学与经世学

第二章 周敦颐道学与湖湘儒学的奠基
第一节 周敦颐建立的道学体系
一、以太极立人极——天学与人学结合
二、以诚说性——道德本体论
三、性道之学的流变
第二节 周敦颐的诚学
一、诚学——天道性命之学
二、以诚立人的人生境界
三、“诚立明通”:诚学的经世实践
四、周子诚学与湘学的精神
第三节 周敦颐道学与湖湘派儒学的特色
一、以太极论道与以诚论性
二、胡宏对“以诚论性”思想的继承
三、王夫之纠正程朱、弘扬湖湘儒学特色
四、以“诚”为中心的性道之学

第三章 湖湘学派的形成:胡安国、胡宏
第一节 胡安国的《春秋》学
一、“严华夷之辨”以安夏服夷
二、维护纲常名教的“尊王之道”
三、经世之学与“穷理之要”
第二节 胡安国、胡宏开创湖湘学派
一、胡安国的《春秋传》传播道学与开创湖湘学派
二、胡氏家学与湖湘学派的恢弘:胡宏、胡寅、胡宁、胡宪
三、湖湘学派与湖湘学统
第三节 胡宏“以性为本”的哲学体系
一、“道之体日性”,“即事以明道”
二、“天理人欲,同体异用”,“本然之善,不与恶对”
三、“以心著性”,“识仁之体”
第四节 胡宏道学对北宋三家的继承
一、以诚立性:胡宏对周敦颐诚学的继承
二、“性气合一”:胡宏对张栽思想的继承
三、心以成性:胡宏对程颢思想的继承

第四章 兴盛时期的湖湘学派
第一节 张械与湖湘学派的光大
一、张拭的学术生涯
二、张拭在岳麓书院教授的湖湘学
三、岳麓诸儒与湖湘学派
第二节 张拭的哲学思想与经世思想
一、太极本体论对周敦颐、胡宏的继承
二、“居敬主一”的工夫论与朱熹的差异
三、张拭的经世思想
第三节 张朱会讲:湘学与闽学的论争与融合
一、张拭对朱熹理学的吸纳与对湘学的坚持
二、朱熹对张拭湖湘学的吸纳与颉颃
三、朱熹对湖湘学派的改造

第五章 明代的湖湘儒学和船山对道学的总结与批判
第一节 明代湖湘儒学:“朱张正学”与“楚中王学”
一、弘扬湖湘道学渊源的“朱张正学”
二、“楚中王学”结合心学与湖湘学
第二节 王船山对宋明儒学的总结、批判与弘扬
一、对性道之学——诚学的弘扬
二、对程朱理学的纠偏
三、对陆王心学的批判
第三节 王船山对湘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节 王船山论诚与性
一、以性为宗的性道之学
二、以诚论性。以中论性
三、气为物之本,性气合
第五节 王船山的“天人合一”思想
一、天人合“气”以立天道
二、天人合“性”以立人道
三、天人相继,下学上达
四、天人合用、“依人建极”

第六章 湖湘儒学在近代的转型
第一节 湘学与晚清经世学
一、实学经世的陶澍
二、理学经世的贺长龄
三、以经世学通变的魏源
四、魏源经世学对湖湘儒学传统的继承
第二节 曾国藩的经世礼学
一、以礼为纲:从程朱理学转向经世礼学
二、以诚为本,弘扬湘学传统
三、以儒为本,综合百家的实践伦理
四、传统儒学向现代转型的艰难选择

第七章 湖湘儒学的理论特色
第一节 湖湘儒学与宋明儒学的诚学一系
一、诚学与宋代新儒学的哲学化
二、诚学的文化意义
三、诚学的边缘化
四、湘学与宋明儒学的诚学一系
第二节 “性气合一”与湖湘派儒学
一、“性气合一”从宇宙本原说明人的本质
二、“性气合一”:湖湘派儒学的哲学特色
第三节 湖湘学派与宋明儒学的流派
一、湖湘学派与性学一派
二、“性学”与“气学”
三、天人合一观与宋明儒学的分派

附录
宋代新儒学的三个文化层面——对传统儒学的文化学释义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