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中国古代科举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说中国古代科举

套装勿拍 全是单本 极速发货

8.78 3.7折 24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滨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彦、刘志敏 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802144019

上书时间2024-05-08

山东济南三味书屋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高彦、刘志敏 著
  •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4
  • 版次 1
  • ISBN 9787802144019
  • 定价 2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164页
  • 字数 1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科举考试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创始于隋而确立于唐,完备于宋,而延续至元明清,前后历一千三百年之久。科举考试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历代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也的确选拔了不少治国安民的有用之才;但同时,科举考试制度又成为套在广大士人脖子上的一具枷锁、既禁锢思想,又摧残人才,这在清朝后期尤为突出《图说中国古代科举》主要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本身作一些概括性的介绍,以期以古察今。
【目录】
第一章从“世卿世禄”到“九品中正”

——古人这样选官任能

“世卿世禄”行在商周

春秋纷争,各诸侯国举荐贤能

战国时期,盛“养士”之风

两汉时代的“察举制”

可知“九品中正制”?

第二章“九品中正制”不废也得废

——科举开始萌芽

“九品中正制”不废也得废

隋文帝下令举人

隋炀帝凭喜好设“进士科”,沿用千余年

首开士庶人才做文官之路

隋代进士成为唐朝中坚

第三章“登龙门”身价百倍

——科举基本成型

科举制度基本定型

唐代科举考试的“制科”和“武科”

唐代科举与人才

唐代长安城的狂欢节

唐代科举的缺陷

第四章官僚子弟“别头试”

——科举得到完善

宋代科举的发展

宋代科举对后世的影响

宋代科举名人与名人改革科举

宋代科举的弊端

第五章一千年前的“一国两制”

——科举的变通

一项基本政策

南面官与北面官

契丹人禁止参加科举

第六章罕见的非礼之举

——科举得人又伤人

金代科举之“南北选”

“会试”之称始于金朝

女真进士科

录取者多,留名者少

奴隶中状元

科举史上罕见的非礼之举

第七章“臭老九”之称的由来

——科举再罢再复

戊戌选试——似是而非的科举演习

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

四等人

程朱理学定为一尊

“臭老九”一词的由来

有必要提及的两个人物

元杂剧与小说

第八章唐伯虎“塞翁失马”

——科举功过评说

科举取士成为定制

科举考试程序成为定制

明代考中进士的恩荣

明代科举名人

明代科举之“过”

八股取士,人才中举难,庸才做官易

第九章被腰斩血书七“惨”

——科举寿终正寝

清代科举成为工具

清代科举与民间文化

清代科举名人的凋零

科场作弊与科场案触目惊心

八股之废,已成定局

科举之亡,历史的选择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