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近代史学思想后卷
  •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近代史学思想后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近代史学思想后卷

15 1.7折 89 全新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洪认清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

上书时间2024-07-08

老陈的书窝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未拆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洪认清
  •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9
  • 版次 1
  • ISBN 9787211078110
  • 定价 8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2页
  • 字数 386千字
【内容简介】
新文化运动使史学近代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传统史学体系开始崩溃,经学不再影响史学思想,中国古典史学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由于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深远影响,近代史学思想不再与经学纠缠在一起,同时直接受到西方近代哲学的影响。总的来说,五四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近代史学是多元史学交错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史学和五四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新史学先后交替,体现出了近代史学的走向。《近代史学思想后卷》基本上反映出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大势和史学走向,勾勒出史学发展轮廓。在论说中国史学近代化过程中,也提出了史学的民族性与时代性问题,对于思考新世纪史学思想的走向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洪认清,历史学博士。现为厦门理工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学思想史。著有《抗战时期的延安史学》、《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创新》等专著,在《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
【目录】


题记
导言
  节  史学近代化和新史学
    一、新史学的发展历程
    二、新史学的新方、新史观和新史料概略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崛起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路径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特点

章  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节  对唯物史观的传播及其史学理论成
    一、对唯物史观的传播
    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改写旧作
    三、论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
  第二节  的史学思想史研究特
    一、重视历史观在史学思想史中的核心地位
    二、把西方史学思想史作为史学思想史研究的重点
  附  由开创的中国史学思想史分支学科演进的轨迹
第二章  20世纪20年代的史学思潮(上)
  节  :系统宣传辩证唯物论的先驱者
    一、历史理论研究的特:坚持唯物论与辩证的统一
    二、在学术研究中对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的历史理论及其社会经济史研究特
    一、的历史理论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二、的社会经济史研究及其学术影响
  第三节  的社会进化史和中国史研究
    一、的唯物史观及其社会进化史研究
    二、的中国史和党史研究
第三章  20世纪20年代的史学思潮(下)
  节  胡适的实验主义思想及其史学方论意义
    一、胡适的历史进化论思想
    二、胡适的实验主义思想
    三、胡适的实验主义思想方在中国史学思想的地位
    四、胡适的史学理论
  第二节  近代疑古思潮和顾颉刚的疑古辨伪思想
    一、顾颉刚的古史观念:“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说
    二、顾颉刚疑古辨伪思想的来源
    三、顾颉刚的古史观和史学理论
  第三节  何炳松对西方史学理论和史学方论的传播
    一、何炳松对西方史学理论和方论的译介
    二、何炳松在传播西方史学过程中的理论建树
  第四节  吕思勉的治史特和史学理论
    一、吕思勉的治史特
    二、吕思勉的学术精神和史学理论
  附  顾颉刚的历史教学思想
    一、编纂历史教科书和讲义:“要使得它成为一家著述”
    二、指引学生治史的路径:“努力搜集材料,随时提出问题”
    三、供给学生科学思辨的方:  “历史眼光”和“历史演进的方”
    四、鼓励学生讨论学术和发表作:  “研究学问的兴趣是应当在公开讨论上养成”
    五、历史教育的目标:“两条路都走,两种人才都培养”

第二编
第四章  的史学思想
  节  关于史学工作的理论及其史学研究方论
    一、对史学工作重要的论述
    二、与史学家
    三、的史学研究方论
  第二节  的历史理论
    一、关于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
    二、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
    三、关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四、关于对待中外历史遗产的思想
  第三节  对党史学学科理论的探讨
    一、党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质
    二、党史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重点
    三、党史的分期
    四、研究党史的具体方――“古今中外”
  附  延安史学和延安的干部历史教育
    一、延安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延安的干部历史教育
第五章  郭沫若的史学思想
  节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古史的
    开山之作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揭示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二、论证中国历史发展与世界历史发展的共同
    三、对中国古史分期提出的系统看
    四、开辟《周易》研究新天地
    五、批判继承古今中外关于古史研究的成果
    六、创造地把古文字学和古史研究结合起来
  第二节  郭沫若的历史人物评价观
    一、重新评价先秦诸子
    二、重新认识屈原
    三、开辟农民人物研究新领域
  附  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初步确立
    一、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全面展开
    二、延安根据地中国近代史研究者的治学特点
第六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史学思潮(上)
  节  范文澜的治史路径和贡献
    一、国学研究与范文澜的治史风格
    二、《中国通史简编》与范文澜对中国通史新体系的构建
    三、《中国近代史》与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第二节  吕振羽在社会经济形态研究中的学术创新
    一、“给无人过问的史前期整理出一个粗略的系统”
    二、率先提出“殷代奴隶社会说”
    三、首倡“西周封建说”
    四、全面探讨会发展的合乎规律和特殊
  第三节  翦伯赞的历史哲学
    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历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对各种唯心史观进行系统评析
    三、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各家学说进行评说
    四、探讨历史发展的合则和特殊
  第四节  侯外庐对中国历史的民族特点的研究
    一、《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对会发展特点的新探索
    二、侯外庐对中国思想发展路径的探讨
  第五节  何干之的社会经济史及思想史研究
    一、探讨中国近代社会经济质
    二、结会史论战
    三、评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
第七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史学思潮(下)
  节  陈寅恪的史理论及治史方
    一、自成一体的史观
    二、吸收众家之长的史学方
    三、“为不古不今之学”的治学主旨
  第二节  陈垣的史学研究中的民族特点
    一、在中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国宗教史研究上开拓新领域
    二、著述之间富有爱国之深旨
  第三节  钱穆的史学
    一、呼吁国人对本国历史抱“温情与敬意”
    二、以抉发中国历史和的精神内涵为治学宗旨
    三、在中西比较中凸显中国的特点
    四、强调史学研究要破除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长
    五、学术思想史是其史学的重心
  第四节  陶希圣的《食货》半月刊对经济史学理论的传播
    一、译介国外学者关于经济史学理论问题的观点
    二、搜集经济史材料提出新见解
    三、探究指导经济史研究的理论和方
  附  时期的史学思潮
    一、紧扣时代脉搏,以抗敌御侮为学术主旨
    二、特别注重发挥史学的鉴戒、教育等功能
    三、在抗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展开思想交锋和学术争鸣
    四、寻求求真与致用的统一
本卷主要参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未拆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