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
  • 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
  • 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

18 5.0折 36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其仁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9

廷箓书轩

六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其仁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44800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3页
  • 字数 25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汇集了周其仁教授2010—2011年在《经济观察报》“其仁其文”专栏发表的51篇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以及作者以往在其他媒体发表的数篇相关评论。作者直面这一年多来货币市场和汇率政策的风云变幻,以其精辟的见解和坚锐的笔锋为读者拨开云雾。“汇率者,货币间的市场之价也。”继“回望改革,面向未来”的《中国做对了什么》之后,本书将教你在如何在新形势下看懂中国的汇率与货币。

【作者简介】

  周其仁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
1978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1991年秋进入UCLA,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起,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并应邀为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长江商学院开设课程。
作者的研究兴趣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制度变迁理论,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


【目录】

第一部分 人民币汇率之争
口水能定汇率吗?
形成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特征
央行购汇的支付手段
央行负债的经济性质
如此辛苦为哪般?
“汇率稳定”与“币值稳定”的纠葛
守不住的固定汇率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争
当代庞统的连环策
这世界刮的是什么风?
人民币不能以美元为锚
人民币盯美元的由来

第二部分 货币是怎样炼成的
被动超发货币的教训
出口导向的国内平衡
货币老虎越养越大
货币无侥幸
政府投资与“货币创造”
银根与“土根”的纠结
货币运动两个圈
货币调控的中国特色
政府主导投资的经济性质
货币是怎样炼成的?
流动性创造流动性
“不差钱”有什么不妥吗?

第三部分 治理通胀之道
通胀没有那么多的类别
高价不抱无缝的蛋
货币稳健不应该是短期政策目标
水多了加面
“货币深化”与改革的风风雨雨
转让权影响货币数量
加息的不同含义
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黄金管得住超发货币的冲动吗?
民间的金本位
从海外代购到境外直购
扩大进口抑制通胀
通货膨胀与农民
伊拉克蜜枣与治理通胀
管价限购无助于治理通胀
财政稳健是货币稳健的条件

第四部分 货币制度重于货币政策
大刀阔斧改汇率
用什么把基础货币换下来?
财政购汇的三条筹资通道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重心所在
在真金白银的约束下利害计算
人民币以何为锚?
美元之锚的历史变化
以央行行长为锚的货币制度
人民币当然要择善而从
货币准则才是问题的根本
货币制度重于货币政策

第五部分 录以备考
毫不含糊地反对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谨防一错再错——在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12次报告会的发言
货币、制度成本与中国经济增长
货币不能大松
还算“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吗?
货币似蜜,最后还是水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是第一要务——对话《第一财经》记者
以货币深化缓解通胀压力——对话《金融周刊》记者
避免最糟糕的政策组合——与《中国改革》记者的对话
过去十年是开放政策收获的十年——《21世纪经济报道》十年专访稿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