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仲舒评传
  • 董仲舒评传
  • 董仲舒评传
  • 董仲舒评传
  • 董仲舒评传
  • 董仲舒评传
  • 董仲舒评传
  • 董仲舒评传
  • 董仲舒评传
  • 董仲舒评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董仲舒评传

80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奉贤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永祥 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09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20

飞驰书屋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永祥 著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5-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5025136
  • 定价 44.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4页
  • 字数 31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内容简介】

  《董仲舒评传》从董仲舒所处时代入手,以当时社会矛盾和任务、自然科学状况、秦汉学术思想沿革为依托,简述了董仲舒治经著述、出仕践儒、建构封建理论大厦的一生,重点评述了其改铸的新儒学体系:自然神论的宇宙观,“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变而有常”的天道观,辨物理、发天意的认识论,“待教而善”的人性论,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思想,应天改制和应人制礼的进化历史观,取法于天的王道论,独尊儒学的大一统论,继乱世必须“更化”的改革思想,从而明确了董仲舒在中国历史和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董仲舒评传》突破了以往把董仲舒看作一个反动思想家的框框,重新树立厂一个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勇于改革、治国的进步思想家的形象。

【作者简介】
王永祥,1937年生于河北束鹿。现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河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1987年被授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才”称号,1992年被国务院评为对社会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著有《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毛泽东社会历史观研究》(合著)、《谈谈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几个经济规律》(合著)等书以及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董仲舒生活的时代

一、西汉前期的社会矛盾

(一)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二)残余的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

(三)封建剥削阶级的内部矛盾

二、西汉前期的自然科学

(一)宇宙发生论

(二)阴阳、五行说

(三)天文学

(四)中医学

三、西汉前期的儒法道之争与历史的选择

(一)从秦朝的一尊法术到汉初的崇尚黄老

(二)“独尊儒术”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第二章 建构封建理论大厦的一生

一、生卒与故里

(一)生卒年问题

(二)故里诸说

二、生平事业

(一)治经讲学达王事

(二)出仕践儒相骄王

(三)致仕建言著文章

三、著作简况


第三章 自然神论的宇宙观

一、“天”为元本的宇宙论

二、“天”的构成和宇宙图式

三、封建伦常化的“天”

四、自然神论之“天”


第四章 神秘的“天人感应”目的论

一、自然神论的目的论

二、神秘的“天人感应”论

(一)“天人感应”论的由来

(二)“天人感应”论的实质

三、“天人感应”目的论的社会意义


第五章 “万世亡弊”和“变而有常”的天道论

一、“万世亡弊”的一般之道与可变的具体之道

二、“变而有常”的天道思想

三、“合”“偶”形态的对立统一思想


第六章 辨物理、发天意的认识论

一、辨物理、发天意的名论

二、审得失、著是非的辞指论

三、“无类类比”和“循名得理”的认识方法


第七章 待教而善的人性论

一、性待王教而为善

二、“性三品”说的开山祖

三、较析与评价


第八章 “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观

一、确立封建人伦关系的“三纲

二、作为封建道德原则的“五常

三、重义理、轻功利的义利论


第九章 应天改制和应人制礼的进化历史观

一、新王必应天改制、应人制礼

——“三统”、“三道”的进化历史观

二、承认汤武“革命”的天命靡常论

一封建社会的自行调节机制


第十章 取法于天的王道论

一、王道取法于天

二、王道以教化为大务、刑罚为辅

三、治国以积贤为道


第十一章 继乱世必须“更化”的治国思想

一、汉继秦必须“更化”才可善治

二、政治上的“大一统”与思想上的“独尊儒术”

三、其他诸种具体改革方策

(一)薄赋敛,调贫富,限田塞并兼

(二)省刑罚,本其事,原心论罪

(三)举孝廉,任贤材,广纳儒生

(四)行教化,兴太学,养士求贤


第十二章 董仲舒的历史地位和评价

一、关于董仲舒历史地位的总评价

(一)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建筑师

(二)封建社会初期的改革思想家

(三)封建社会前期的促进作用,后期的精神枷锁

二、董仲舒在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

(一)开一代经学之风的《公羊春秋》大师

(二)先秦诸子的真正综合

(三)“天人合一”说发展的中间环节

(四)“合二而一”辩证法的先驱

附录董仲舒年谱

人名索引

文献索引

其他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