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城—苏州》(第一辑讨论稿,油印本,1978年苏州市革命委员会外事处,苏州市革命委员会文化局编印)(包邮)
本书详细情况请参阅11幅实物照片
¥
35.98
七品
仅1件
作者苏州市革命委员会外事处,苏州市革命委员会文化局
出版社苏州市革命委员会外事处,苏州市革命委员会文化局
出版时间1978-10
版次1
印刷时间1978-10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62页
货号JHCHUFB7
上书时间2024-12-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品
-
本书详细情况请参阅11幅实物照片
- 商品描述
-
《园林城—苏州》(第一辑讨论稿)是一份关于苏州园林城市特色的资料稿件。
它涵盖了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独特的造园艺术(如亭台楼阁的布局、假山池沼的营造、花草树木的搭配等)、文化内涵(蕴含的文人意趣、哲学思想等)以及其在城市风貌塑造中的重要地位等方面的内容,旨在通过讨论进一步完善对苏州作为园林城市的认知和阐述,为后续正式版本的推出或者相关研究、宣传工作奠定基础。
《到邓尉访柏探梅 》(摘自该书)
苏州市西南三公里,离太湖不远的邓尉山,是苏州此邻的吴县西隅的一个风景区。这里风光秀丽, 物产富饶,人物“洞天福地”,是 一个令人向往的好地方。
在梅花盛开的季节,去邓尉山的路上,是柳暗花明,湖山辉映, 万物沉漫在春天的温啜里。汽车绕过境蜒数里的邓尉山,来到了一个 开阔的山闯盆地,司徒庙就座落在这望。
邓尉山,相传因索汉司能邓禹隐层于此而得名。 司徒庙就是祭礼邓禹的。庙的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庙中现存的建筑,多半是近代所兴建的。
司徒庙黄墙围绕,楼榭亭立,绿树婆娑,花园小巧,相传为邓禹手植的古柏。迄今已一千多年了。它们分别被命名为:“清”、“奇”、 “古”、“怪”。清柏碧郁苍翠,挺拔清秀:奇柏主干折裂,新枝出 于枯本,颜有洁木瓷春之趣古袖纹理靠旋,古朴苍劲;经柏曾道雷击,劈为二爿,卧地三曲,如走地蛟龙。这些柏树,经过千会年风霜雪雨的侵袭,屡经文鸡,却历劫不磨,长成了这样奇特的形态。解放后,这里派有专人管理。省、县又拨款对庭院进行精心的修缮拓地移墙,在庙内陈列吴县出土文物,供广大群众和国际友人尽兴游览。“成看四柏如前渡,荣茂若将历万春”。现在古柏如同祖国其他寧业一样欣欣向荣,更加繁茂了。
司徒庙附近的梅花是很有名气的。花繁而馥郁,人称“香雪海”。 方志中记载:“邓尉山里植梅为业者,十中有七”。探梅的古诗中, 也有“望衡于余家,种梅如种谷”之句,可见梅树之多。沿着梅枝盈 士,暗香浮动的花径,拾级登山,真有“入山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的感觉。 半山的“闻梅馆”掩荫在万花之宁。这里的空气里浮动着梅花的芳香,沁人心脾。就在这山花烂漫的地方,社员们学习大寨人,开山造良田,又种植了更多的梅、杏、桃、桔、杨梅、桂花和其它花果,把这里建成了“四季好花常开,八节鲜果不绝”的花果山。 离开“阗梅馆”,“更上一层楼”,就到“梅花亭”了。梅花亭的建筑别具匠心顶立铜鹤,柱、檐、藻井、栏杆……都呈梅花形。 与周围梅花融成一体。亭旁有御碑,留着乾隆当年游山所书的墨迹。 亭前断崖上有“香雪海”三个大字,为宋代苏州刺史宋荦(音牢)赏梅时所题。 登临“梅花亭”,极目远望,顿觉心旷神怡。远处,邓尉山如黛若翠,足下,梅花似雪似海。右边,一排排高大的厂房依山面筑;左边,明镜般的游湖,鱼帆点点,映衬着塔山。阳光下,绿绒毯般平整 的麦田里,社员们正辛勤耕耘,高耸的湘阁吐出青烟。眼下的司徒庙, 就仿佛公园里的小盆景一般,……所有这些,构成了一幅瑰丽无比的 山水画。放目纵观,可以尽情地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丽。 凭栏向西眺望,可见庄严的烈士墓碑矗立在育峰山麓的绿树丛中。 看到这星,心情总不能平静:是谁绘下了这美丽的画卷?是先驱者酒血抹上了红色!是耕耘者用汗敷上了绿彩,是他们描绘了祖国的春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